对生猪产能调控政策的解析

9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以下简称《调控方案》)。此《调控方案》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相较于此前的《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有更强的指导性。


一、确定能繁母猪保有量


《调控方案》规定,“十四五”期间,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即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调控方案》中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和最低保有量较8月6日六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的数据分别减少200万头和300万头。这应该是因为,4300万头能繁母猪按2017年数据行业平均MSY=17头计算,出栏商品猪高达7.3亿头,已经接近2014年的历史记录,依然过高。


对生猪产能调控政策的解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首创京都期货


对生猪产能调控政策的解析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首创京都期货


上一次能繁母猪存栏公布具体数据是2021年6月底,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同比增长934万头,增幅25.73%。农业农村部表示能繁母猪7月环比降低0.5%,8月环比降低0.9%,那么8月的能繁母猪存栏应为4500万头。对应《调控方案》的规定,已经十分接近高于正常存栏量的110%(4500万头)的红色警戒区域。从目前情况看,7月与8月的产能去化的并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或许是行业尚未进入深度亏损,规模猪场现阶段淘汰的都是低产母猪,留下的都是高产母猪,整体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此外,多家上市猪企7、8月份仍然发布融资公告,表明将进一步增加产能,扩大产业规模,这也符合目前产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


二、确定规模猪场(户)保有量


通过建立常态化的调控,有利于长期维持生猪产能稳定,从而平滑猪周期,降低猪价波动幅度,未来猪价或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内。农业部规定所有年出栏超过500头的猪场(户)需于2021年11月底前备案,并规定了规模猪场(户)保有量。《调控方案》表示,各地要保持规模猪场(户)数量总体稳定,不得违法拆除,确需拆除的,要安排养殖用地支持其异地重建,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规模猪场(户)自愿退出的,各地要根据减少的能繁母猪产能情况,新建或改扩建相应产能的规模猪场,确保生猪产能总体稳定。从这里我们能发现,农业部的主要关注点还是在规模猪场,希望增加产业集中度。


在政策支持方面,农业农村部表示当本省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减少(低于正常保有量95%)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每头生猪出栏亏损大于100元)3个月(含)以上时,将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同时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和增加对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场(户)的信贷投放。


《调控方案》在长周期上是有利于规模化养殖场发展的。在战略方面,政府从生产端进行调控,在价格预期相对明朗的情况下,帮助企业合理地预测收入以制定经营计划。在经营方面,目前集团化企业在低成本优势下,凭借土地、资金、种猪资源驱动企业快速成长,龙头扩张,增加产业集中度。


三、后市展望


在现阶段看,生产产能仍在惯性增长,生猪产能阶段性供大于求。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8月份,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月均增速2.5%,意味着今年9月至明年2月的生猪出栏量还将持续增长。再比较目前能繁母猪存栏的变化情况,预计生猪价格直至明年6月都将经受考验,难以大幅反弹。后续需继续关注能繁母猪存栏变化、能繁母猪二元和三元的存栏结构及生猪存栏变化。终端猪肉消费恢复情况与冻肉进口与库存也将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农产品集购网特约专稿,作者:首创京都期货赵磐,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依法追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生猪   产能   京都   农业部   猪场   母猪   期货   规模   稳定   农村   情况   政策   产业   方案   农业   数据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