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饰北斋:席卷世界的艺术巨浪

(文:ARTYEP/童易)他称自己为“画狂老人”,并在他70年的创作时光中绘制了最好的艺术作品,让我们追随他所演绎龙凤、神灵、诗人及摔跤手,一窥这位“海报男孩”对日本艺术的痴迷。


葛饰北斋:席卷世界的艺术巨浪

《神奈川冲浪里》,葛饰北斋,图片:ARTYEP

关于葛饰北斋的出生日期已无从考据,但人们相信他出生于1760年。12岁那年,父亲送他去一家图书馆学习,这是日本城市中最受欢迎的机构之一,在那里读书是中上层阶级普遍的一种娱乐方式。直到14岁时北斋一直是木雕工的学徒,到了18岁,进入了胜川俊昭(Katsukawa_Shunsho)的工作室,俊昭不仅是浮世绘(Ukiyo-e)艺术家还是胜川学派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在这里北斋将要掌握的重要的木版画技艺和当时日本最主流的绘画风格。

1793年胜川俊昭逝世后,北斋也改变了他的作品主题,摆脱了浮世绘传统主题的歌舞伎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他的作品聚焦在各种社会层面的日本人日常生活的风景和图像上,主题的改变不仅是北斋的事业突破,更是浮世绘的突破。

作为胜川俊昭的首席弟子,北斋却认为真正使他风格发展的,是所遭遇的种种的“为难和窘境”。

如果,仅仅是如果 – 葛饰北斋于50岁时(1810年)死于那场雷击,那么他或将作为日本浮世绘或“浮生世界”流派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而被人们铭记 – 但如果那样,就不会是我们今天所能认识到的伟大人物。因为直到70多岁时,他才创作出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版画系列作品:《富士山三十六景》 – 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席卷世界风尚的《神奈川冲浪里》,葛饰北斋却曾以孔子的口吻写道:“我的作品都不值一提”。

葛饰北斋:席卷世界的艺术巨浪

《鲤鱼水草游》,葛饰北斋,图片:ARTYEP

鲤鱼水草游,葛饰北斋,图片:ARTYEP

这似乎是一句完美的自夸,但又不完全真实:葛饰北斋在50多岁时就开始创作由木板制作的素描漫画书(《万物绘本大全图》),这些画书长达15卷,其中三卷直到北斋去世后才得以出版,其内容涵盖了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所有主题:真实或想象的人物和动物、植物和自然场景、风景和海景、龙凤、诗人和神糅合在一起,万物皆备从而无视其他所有围绕它们编织故事的尝试。

翻阅原版或后期版本以及作为装饰画展示的北斋漫画是一种十分愉悦且大大拓展思维的体验,就像人们眼中的伦勃朗和梵高一样,成为了所有志向高远艺术家的必读之作,也毫无疑问地向世人展开了一个触动心魂和世界和北斋漫无边际的想象力。

如果说怪志漫画成就了北斋的名声,那么《富士山三十六景》(实际有46幅作品)则成就了他的伟大。

1830年,70岁的北斋开始创作一系列木版画。当时,德川家康幕府日益严格的政治和道德审查制度使艺术家将工作重点放在景观上,而不是描绘人物与社会。北斋则选择以36幅不同的版画来纪念古老的富士山朝圣地,北斋创作《富士山三十六景》,既是对日本国内旅行热潮的回应,也是表现了他个人对富士山的痴迷。在这一系列画作中,富士山是每个场景的主角,无论是远景还是近景,在不同的天气条件、季节以及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到。

葛饰北斋:席卷世界的艺术巨浪

《富士山三十六景之常州牛掘》(节选),葛饰北斋,图片:ARTYEP

富士山三十六景之常州牛掘(节选),葛饰北斋,图片:ARTYEP

北斋对富士山的痴迷是他对艺术不朽的向往的显露,在日本佛教和道教传统中,富士被认为隐藏着不朽的秘密,正如一个流行的名词解释所暗示的:“富士不死”。如果人们去过狭长的日本都市圈,无论是从空中还是车辆的车窗里,很快就能体会到这座山是如何在各种景观中占据主导地位的 – 随着远去或靠近、转弯或遮蔽,富士山也时而耸立在森林的葱郁中、都市的摩天大楼后,以及一望无际的原野上 – 富士山在日本的景观和文化中无处不在,就是为什么北斋的主题在富士山上往往复:这里定是他无限翻腾的想象力的枢纽。

富士山以三十六个不同的形象出现在北斋的画作,有时位于舞台中央,时而充当背景细节。早期《富士山三十六景》中的前五幅完全使用传统靛蓝及当时新出现的 – 普鲁士蓝制作而成,让我们在黎明时分、在海滩上、邻近的岛屿上、以及驶过江户海湾的船只上看到“一致却不乏”味的富士山景。

后来,北斋逐渐将更丰富的色彩引入到《富士山三十六景》中,以精致的粉红以及更深的阴影表现太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是光照世界的镜像。《骏州江尻》中,马路贯穿东海道的一片荒凉地带,简单线条勾勒出富士山的轮廓,前景中的一群旅者被阵风吹的措手不及,帽子和书稿随风飞舞 – 在日本,人们最爱晴朗的天气和南季候风,正如这幅版画在北斋监制的早期很容易感受到日出时的微妙气候,后来复制的作品却直接体会不到了 – 也许是北斋已经不在了,他人亦无法感受这种用心才能感知的气候风情。


葛饰北斋:席卷世界的艺术巨浪

《富士山三十六景之甲州石班泽》(节选),葛饰北斋,图片:ARTYEP

2020年2月,日本护照全面改版,十年期及五年期护照以北斋的《富士山三十六景图》作为主题画面,这本免签通达世界191个国家的护照是衡量北斋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重要见证,放眼全球,从T恤衫、咖啡杯再到乐高积木,北斋的作品仍“全球通用”。

不论是早期印象派调的《海浪中》还是后期创作的《神奈川冲浪里》,它们都有同样微妙的色调:粉红和随色的大气弥漫在海面上空,海中浪看似深暗的蓝调,渔船迷失在海浪中,而海浪似万指巨掌,眼看就要吞没渔人和远处的富士山,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之所以成为世界最著名的版画,更多程度上有赖于北斋在欧洲艺术方面的研读和造诣。

除了其无与伦比的艺术效果之外,最引人注目的也许算是北斋大量使用了一种叫做“柏林蓝”的颜料,该颜料在表现许多天空和水的颜色中都会令画面独具特色。不幸的是,我们无法永久保留这副作品。许多日本的木刻版画如果长期暴露于光照条件,颜色会慢慢褪去,纸张也会如灼烧一般受损。

北斋是日本艺术家中较早具有西方线性视角的实验派,亦受雪舟等杨(Sesshu Toyo)和中国画风格的影响。有欧洲评论家认为,北斋早期的版画创作生涯中似乎是“笨拙”地尝试应用法国或荷兰商人带去日本的数学透视法及铜版画,而到了《神奈川冲浪里》的时候,深空的感觉要更加微妙,欧洲透视画法的死板线条收敛成为富士山的缓坡,这种作品在当时的欧洲看来却变得遥不可及,尤其是北斋那些对比度和现代感极强的作品,仍影响着那些非常令人钦佩的后印象派画家,不论是日本的畦地梅太郎和歌川广重,就连欧洲的奥古斯特·罗丹和梵·高都是北斋作品的藏家。印象派艺术家梵·高在给兄弟的信中描写了他所感受的《神奈川冲浪里》:“海浪就像巨爪,小船被困在海的掌心,你可以感觉到北斋要让你尖叫”。

葛饰北斋:席卷世界的艺术巨浪

德彪西《La Mer》封面,1905,A.Durand&Fils

《月光曲》的作者 – 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在他的墙壁上保留了一张《神奈川冲浪里》的装饰画。大海波浪强烈的动态和丰富的色彩对于德彪西撰写著名的作品“ La Mer(大海)”至关重要。 1905年,《La Mer》问世,德彪西将北斋的巨浪作为封面。

在《富士山三十六景图》中,北斋署名“ 前北斋为一”(Saki no Hokusai Iitsu)。日本承袭中国文化,艺术家在职业生涯中使用不同的艺名十分常见,不同的把名字标志着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于以艺术为生的人来说,这也是给予观众心意的一种方式,北斋一生用名至少可达28个,他在40岁时辞去教职、独立“创业”,成为了一名独立艺术家,并改款为“北斋工作室”。

等到北斋第二次以艺术向富士山致敬时,他在共计三卷《富士山百景图》(实际为102景)中使用了“画狂老人”和符号“卐”(佛教万字符)作为自己的艺名。这部漫画向世人展现的“一百种景观”本身就充满了作者寻求表达的疯狂猎奇和对眼下风景的无限好奇,加之其精湛技艺不输《富士山三十六景图》,令人对“画狂”这一称谓感同身受。大英博物馆展览馆长蒂莫西·克拉克(Timothy Clark)认为《富士山百景图》是“有史以来出版的最伟大的画册之一”,当我们见到其画作很难不同意这样的观点:这些画面构思精妙、版画制作精美,木版雕刻家把北斋的线条复刻得如此精确,以至于我们认为我们在看的是原作的图样本身而不是雕刻或印刷的副本。

“从六岁起,我就热衷于临摹事物的样子,从五十岁起,我出版了许多版画,但是到我七十岁时,我所绘制的所有东西都一文不值。在73年的时间里,我有限地了解了动物、鸟类、昆虫、鱼类以及芳草和植物的世界。因此,我将在八十六岁时继续前进。到了九十岁,我将进一步理解他们的秘密,到一百岁,我也许将真正达到奇妙而神圣的水平。当我一百一十时,我所作的每个点、每条线都会拥有自己的生命。”


-葛饰北斋写在《富士山百景图》中的话

如果要认识北斋,请记住更重要的一点:他是一位纯粹的商业艺术家,他的一生依靠批量且廉价的印刷品和插画或漫画图书获得收入,尽管他本人在艺术上获得了成功,但一直处于破产边缘,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他对理财的无能。

1828年北斋的第二任妻子去世后,三女儿葛饰应为(Katsushika Oi)回到父亲身边并给予大力支持,应为本人是一位才华横溢且经验丰富的艺术家,曾与父亲一起在狭小且凌乱的工作室里创作,葛饰应为曾在1827年离婚,她认为她不仅得到父亲分享的艺术才华,更得到了其自由的精神,他们都不是特别在乎物质财富和体面的堂皇。

葛饰北斋:席卷世界的艺术巨浪

《北斋假宅之图》,露木为一,18世纪,图片:ARTYEP

北斋的学生露木为一(Tsuyuki Kosho)曾在《北斋假宅之图》中以素描的方式保存了北斋与家人工作生活处境的图像:在租住的住所中,主人披着棉被,蜷缩在榻榻米上的一幅水墨画前专心地作画,应为在一旁拿着长烟斗凝视着他。素描上的题词说:”垃圾堆在工作室里,房间角落里满是食物包装和其他碎屑,墙上挂着一幅标语“我们拒绝为图书或藏家作画” – 有意思地是他们现在就在做着这份工作。

葛饰北斋:席卷世界的艺术巨浪

《关羽割臂图》(节选),葛饰应为,1840,图片:ARTYEP

葛饰应为的一些较小尺寸的手绘作品有幸保存至今日且彰显出了她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杰出才能。后人的研究认为,葛饰晚期的绘画风格带有女儿应为的元素,例如细长的手指以及美丽女性的画像。葛饰应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画作之一:《关羽割臂图》是中国历史名著《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去毒的一幕,关羽将军的手臂上喷出鲜血,随从们畏缩不前时他却饮下一碗黄酒继续下棋,此画气势恢宏令人备受冲击,是应为为数不多的流传名作之一,1849年北斋去世后,应为也从历史中离奇地消失了。

北斋绘画的名声与版画并列,他却极少向人们展示其晚期的绘画,那时他偏爱绢本(丝绸)和纸本大型挂轴绘画,而且通常有着非常奇幻的主题内容:巨龙在富士山上空的云雨中盘旋、日莲和尚(日本佛教比丘,法华宗、日莲宗、日莲正宗皆以他为始祖)坐在山顶阅读经卷时七头的神龙在天上飞翔…

据说,在80多岁的时候,北斋每天早上都要画一只中国狮子或舞狮人并把它扔出窗外以防厄运。许多这样的“每日驱魔”图仍然存在(可能有时女儿会跑出来收集它们),这些小画是他最生动和迷人的作品之一。若是有厄运,那么北斋唯一的厄运就离自己所期许的最光辉的时刻的前10年就去世了,而且他在自己的头脑中永远也不会达到所谓“艺术不朽”的境界 – 他曾估计这将在110岁时出现,正如他曾经写过的那样,“每一个点线都将拥有自己的生命”。(文:ARTYEP/童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富士山   富士   佛教   艺术   印象派   世界   版画   画作   欧洲   巨浪   日本   海浪   艺术家   作品   主题   财经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