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正成为投资新热土

文 / 本刊记者 郭艳

2021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颁发文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纲要》中强调,同世界湾区比较,在将来,粤港澳大湾区将做五件事情。第一,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城市群;第二,建立国际的创新中心;第三,建设港澳与内地融合的先行示范;第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第五,支撑“一带一路”重要战略发展。

日前,由香港启迪中心主办的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致辞中指出,特区政府致力于推进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协助香港的科技初创企业在大湾区拓展业务,并为有兴趣进军海外市场的内地科创企业提供支援,积极发挥香港“引进来”“走出去”的关键角色。

大湾区GDP占全国七分之一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比2017年增加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粤港澳大湾区创造了占全国近13%的GDP,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香港特别⾏政区政府投资推⼴署署长傅仲森表示,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下,香港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能促进国际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聚合,帮助内地企业进入世界舞台。同时除香港以外的其他10个城市都蕴藏着丰富的机会,应该充分挖掘大湾区的合作机遇。

⼤湾区有着全球独⼀无⼆的创新体制,5所世界100强⾼校,49个国家级实验室,33家独⾓兽,在全球区域创新集群指数中,粤港澳⼤湾区连续5年蝉联第⼆位。据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州是全球排名第⼆的科学技术集群经济体,其中香港发展创新科技的家底更是不可小觑,其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在131个经济体中位列第11,如今随着区内互联互通持续得到提升,⼤湾区协同发展效应将进⼀步激发科技创新活⼒。

在今年两会审议通过的“⼗四五”规划纲要中有14次提到了⼤湾区。对此,汇丰香港⼯商⾦融主管⽅啸表示:“我们必须把握好这些⻩⾦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局,加强与⼤湾区其他城市的创科合作,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同时让香港有更⼴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大湾区内的科创合作取得良好进展,例如广东省于2019年开展了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计划,在两批共20所实验室中,19所由香港的大学参与建设。另外,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的有关部门至今已批出超过1.6亿元人民币给香港的大学及科研机构进行研发项目或建立实验室,大大促进了区内科研资源的流动。

为香港科创带来难得发展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及强大的科研和创新实力,正成为投资的新热土。联想创投董事总经理梁颖在投资主题的圆桌中表示,大湾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硅谷,香港高校研究成果突出,人才优秀,广深产业基础好,前研后产模式将助力大湾区成为世界发展新中心。

香港启迪中⼼总经理⻩⼦华表示,香港正引领着推动粤港澳⼤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并推动香港成为中国科创企业出海以及海外企业进入中国的⾸选⼀站。

作为粤港澳⼤湾区的核⼼城市,香港在科技创新领域同样承担着重要的引领作⽤。

陈茂波认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是⼤湾区发展中的⼀项重点⼯作,为香港的创科发展带来难能可贵的机遇。据他介绍,本届特区政府在创科⽅⾯已承诺投放超过1100亿元,循⼋⼤⽅向致⼒完善创科⽣态环境,⾄今渐有成效。

多元化和⾼素质的研发平台有助推动创科⽣态圈的蓬勃发展。陈茂波表示:“我们正全⼒推动在香港科学园建设两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分别是聚焦于医疗科技的HealthInnoHK和聚焦于⼈⼯智能及机械⼈科技的AIRInnoHK。它们将会汇聚各地顶尖科研⼈员,巩固香港作为环球科研合作中⼼的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正成为投资新热土

要发挥大湾区金融创新科技双引擎

科技发展需要具备多⽅⾯要素,⽽⼤湾区在产业、研发、⼈才等领域的优势明显,尤其是⾦融与产业的联动机制发展得较好。

香港如何利⽤其国际⾦融中⼼的优势?对此,⽅啸认为,应集合⼤湾区和⾃⾝的资源,通过多元⾦融产品和服务,推动⼤湾区的科技发展,发挥⾦融创新科技双引擎的作⽤。

⾦融科技是推进⼤湾区进⼀步实现⾦融互联互通的核⼼途径。据汇丰在2020年对300家位于⼤湾区的企业进⾏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企业普遍认为⾦融服务的互联互通能推动他们在区内的业务发展,其中超过7成企业希望在区内使⽤跨境资⾦管理服务。随着跨境商务发展越发蓬勃,企业对北上或南下的⽀付服务需求将⽇益增加,香港可通过加强与内地电⼦⽀付系统的互联互通,推动跨境⽀付平台向产业延伸,为湾区创造更⾼效的跨境⽀付和营商环境。

随着⼈⺠币国际化⽔平不断提⾼,⼤湾区将成为⼈⺠币跨境⽀付的全新增长点。方啸表示:“未来如果我们能在⼤湾区内实现数字⼈⺠币的跨境⽀付,这将进⼀步推进香港与内地⽀付结算的互联互通,为⼤湾区内个⼈和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便利。区内科创⽣态圈也必将因此受益。”他还指出,未来会进⼀步推出特⾊跨境⾦融产品和服务,进⼀步⽀持⼤湾区企业的资本运作和融资需求。

无论是科技还是⾦融创新,最终的⽬标都应指向为实体经济服务。方啸表示,在整个粤港澳⼤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布局⾥,香港应充分发挥⾦融+创新科技双引擎的⾓⾊,⼤湾区具有巨⼤的潜⼒,但若要成功在区内站稳脚步并把握海外发展机会,企业必须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资⾦安排和业务⽬标。

加强资金、人才等制度建设

启迪控股董事长王济武表示,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科技、投资、产业等环节,缺一不可,其中科技及资本的结合是关键,而大湾区拥有足够的创新资源和要素环节,目前需要的是打通各环节及融合区域产业,并协同全球。

在如何实现大湾区创新协同方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在演讲中指出,目前在协同方面还有一些挑战,比如,在科研物流跨境方面,由于科研样品、实验试剂、遗传资源等物资种类繁多,出入境流程比较烦琐,两地的药品、医疗器械、设备进⼝、科研材料等审评审批⼿续标准不⼀致。在软环境对接方面,存在知识互认、标准对接、数据共享等⽅⾯不协同。此外,在科研资⾦、科研经费管理、两地税收制度以及知识产权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

要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湾区协同创新,王福强表示,可以尝试创新协同的试点,探索共建共管共享的治理模式,实现科创发展的配套环境上的协同及财政金融支持、人才使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制度和标准协同。这样⼀定程度上会促进深港的科创合作,有效⽀撑国际科技创新中⼼的建设,并为香港发展提供长远的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粤港澳   热土   香港   区内   启迪   机遇   科研   内地   产业   全球   经济   财经   国际   资源   世界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