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重塑贸易格局 中企全球化发展获更多便利

文/ 本刊记者 刘馨蔚

9月4日,“北京两区建设与企业全球化论坛”(下称论坛)在2021服贸会期间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全球服贸新趋势与北京“两区”新进程、数字经济新视野与服贸产业新生态、绿色发展新动能与中国市场新商机、卫生防疫新常态与数智科技新应用等热点问题进行国际战略对话,寻求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重构进程中的新商机。

“两区”建设给跨国企业带来大量新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国举办服贸会,加速发展服务贸易、搭建合作平台,为中外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提振了世界经济复苏信心。

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中宣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格局,将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在论坛上表示。

王辉耀指出,随着制度性对外开放持续推进,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将获得更多政策便利与支持。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及创新发展是诸多领域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在数字化潮流中占据发展先机,逐渐从跟跑者、并跑者变成领跑者,甚至将成为重要的规则制定者。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智能社会正在路上。同时,为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绿色可持续发展正成为社会新风尚、企业新导向,孕育着一场全方位企业变革、社会变革,对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面临巨大机遇。

跨国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主体中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多年来,外资企业以占市场主体2%的比重,带动了约4000万人口的就业,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1/10,贡献了中国1/6的税收,2/5的进出口。202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

据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21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61%的受访企业将中国作为首选投资目的地,2/3的企业表示将进一步增加在华投资。王辉耀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变革及北京“两区”建设加快推进,跨国企业面临大量新机遇。

“数字经济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服务贸易也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数字贸易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正日益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王辉耀说。

中国对外投资仍需加强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20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近9.67万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617.17亿美元,占比5.63%。与之相比,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约为17%,中国货物贸易总量占全球比重为16.2%。由此可见,中国服务贸易在全球的占比仍然相当低。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发展服务贸易的任务依然艰巨和繁重,但发展前景相当广阔。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加快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消除大循环中的堵点和断点,并且能够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在论坛上表示。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了下一步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数字化,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并指出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服务贸易对外投资是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对此,陈健提出几点建议:推动服务贸易的对外投资;在有关国家进行宏观政策与发展战略对接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参与发展,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作方针;在有序放开外资进入中国服务业投资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对外投资便利化,铲除便利化中存在的障碍;服务业投资要与实业投资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加强中资企业的能力建设,特别是法律知识的学习,加强自律,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努力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数字经济重塑贸易格局 中企全球化发展获更多便利

对外开放助推服贸快速发展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的20周年。WTO原副总干事易小准在论坛上介绍,中国加入WTO的2001年,正值经济陷入低谷之际,WTO成员对中国在开放市场方面提出许多苛刻的要求。而服务业是当时中国经济的软肋和短板。中国领导人将这一挑战视作促进改革开放的机遇,果断作出开放的决定。最终,中国在WTO中承诺开放的服务业分部门高达100个,包括金融、保险、证券、电信等敏感领域,而WTO原有成员承诺开放的服务业分部门迄今平均仍不足50个。

“事实证明,开放带来的外部压力,极大地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和提高竞争力的动力。过去20年间,中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易小准称。

近年,中国政府除认真全面履行WTO服贸承诺外,还主动超越这些承诺,推进单方面对外开放,引入国际先进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减少外商来华投资的限制措施。2020年,中国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上的限制性措施从2017年的63条减至33条。

中国决定继续单方面扩大开放,为外商来华投资创造了开放和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改善,中国备受跨国企业青睐,持续多年保持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地位,而服务业成为投资新热点。受疫情冲击,2020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下降35%,但中国吸收的外资逆势增长4.5%。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服贸发展显著加快,增速已超过货物贸易。据WTO统计,2012—2019年,全球跨境服贸出口占全球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9.5%提升至24.5%,预计2040年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有望提高到30%。

易小准指出,这反映了当前国际贸易的两大趋势:一是货物贸易服务化。在进出口商品中嵌入的服务要素,对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越来越重要,成为产品增值的主要环节。例如,德国每出口一辆宝马汽车,其研发、设计、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所产生的增加值已超过车辆价格的50%。另一个是服务贸易数字化。研发、设计、服务外包、软件、云服务、网络游戏、音乐、电影、远程医疗、在线教育以及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等可以通过线上实现跨境交付的服务贸易正在迅猛增长。

易小准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积极参加WTO多边层面的规则制定,中国一定能抓住服务业全球化新机遇,迎来又一个20年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数字   贸易   经济   中国经济   对外开放   北京   比重   中国   外商   服务业   格局   对外投资   便利   环境   更多   全球   财经   企业   论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