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研发经费不够多还真不行,别再科普研发经费多的坏处了

研发经费,是一个科技公司战略定位、产品规划的具体落实。没钱不能办事,有了经费才能配备合适的人才,才能配置研发所需的设备器材。足够的研发经费投入,是研发出合格产品的基础,更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必需。

科技公司,研发经费不够多还真不行,别再科普研发经费多的坏处了

的确,研发经费不是必须更多才更好,研发经费本就是直接投入的成本。对于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产品,有合适的研发经费投入,才能最大化创造销量和利润。投入过少,产品质量不好,或者亮点不足以至于消费者看不上,就会影响销售。但研发经费过度投入,造成浪费,增加了无谓的成本,就是公司的利润损失。研发经费到底投入多少合适,肯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很显然要依据每家公司的不同情况来自己判断。

比如华为公司,是以研发经费高投入来实现其技术超前领先、储备,其研发经费相当一部分并不是为了当前或短期内创利,而是为了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战略需求。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华为在各项财务指标上,完全可以根据公司管理层的决定执行,无需顾虑外部投资人的压力。就如今年华为海思芯片大量"备胎"的转正,对华为来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系到生存问题。但是这些芯片是在10年以上的默默研发过程中逐步积累而来,很多芯片的研发当时就只是为了当"备胎",甚至可能永无出头之日,可能根本就没考虑要有多少直接回报。到了关键时刻,却能挽救公司,这个投入回报率是没法简单计算的。

科技公司,研发经费不够多还真不行,别再科普研发经费多的坏处了

又如小米公司,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为了五年、十年以后的某些战略目标大量投入研发经费,则必定降低当前财报的利润,这会给股市带来不利影响。股东们也必定要来关注为什么现在投入那么多,而这些投入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能根本看不到回报,甚至还有很大的风险。即便是管理层再努力,也未必能说服投资人认可未来可能的价值,所以小米公司就要做出一个权衡:让大家都满意的合适的研发经费投入。这个都满意的合适金额,降低了风险,但是也必定会失去一些对未来的长远投资机会。但是市场本就是如此,风险无处不在,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对于看不准的未来研发进行投入,的确打水漂的可能性很大。

之前小米的老板雷军对大公司与小公司的创新能力、投资差别,以及对华为研发经费高投入的"科普",有些观点我们是不认同的。

科技公司,研发经费不够多还真不行,别再科普研发经费多的坏处了

首先,谷歌、微软、IBM、华为、高通这些大型科技公司现在的研发投入都很大,而且公司规模也很大,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创新能力差,也不意味着它们的研发投入效率就低。恰恰相反,这几个公司基本上一直都是以技术和创新来驱动公司发展的,而非在吃老本,也不是仅靠体量规模来维持市场。它们规模小的时候创新能力很强,规模这么大了还这么强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保持了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相信雷军如果看看这几家公司掌握的海量专利技术,就会知道其实力强大在哪里。

小公司的创新能力是在某个点上,可能因此而爆发成功,但是大多数小公司却因为一个投资失误就关闭了。小部分小公司因创新而成功,是建立在大部分的小公司创新失败而消失的基础上的。

科技公司,研发经费不够多还真不行,别再科普研发经费多的坏处了

这些大的科技公司却不同,他们依据各自的战略定位,长期、高投入研发,大量储备技术和更准确的把握甚至引导未来市场,从而在公司规模大的基础上,保持着全面的领先优势和技术壁垒。这些大的科技公司的抗风险能力都是很强的,这种综合实力才是其核心竞争力。换个说法,创新能力和公司规模不是直接相关的,应该是和公司的基因相关的。应该说大的科技公司的研发投入、创新能力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须,如果一个大的科技公司不投入研发,或者是研发投入明显过少,这才是这家公司的危机。

当然,雷军如果是基于小米公司的实践而评判小米自身,其观点可能是适合的,但是这些评判标准是不能拿出去套在微软、谷歌、IBM、华为、高通等公司身上的。小米和这几家公司差别很大,定位不同,无法直接客观对比。营销驱动模式、技术驱动模式还是有区别的。

科技公司,研发经费不够多还真不行,别再科普研发经费多的坏处了

至于所谓研发投入的效率差别评价,我只能说,这太扯了,人家高投入的收获,并不是外人可以直接看到的。我们能看到这几家强大的实力,这就是回报,这就是效率高的最好证明。九十年代IBM碰到危机能扭转实现大转型,以及微软近几年的困难克服,包括上文提到的海思"备胎"芯片帮助华为度过危机,相信很大一个因素还是其创新能力和长期储备的技术成果。研发投入的效率,绝对不会是外人能简单看清楚的。相信小米公司的研发管理水平也未必就比这几家大公司高很多,效率未必比人家高,只是可能投入产出的不同而已:只看到投入金额大,却不能看到所有真实的收获。

至于雷军指出苹果公司研发经费占比很低的例子,我们要说,苹果公司现在已经尝到了创新能力不够的苦头,近年市场不断遭受侵蚀,就是市场给出的反馈。而苹果一方面在向内容和生态模式转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研发投入。比如最近就花费1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的移动芯片技术和研发人员,以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技术短板。相信如果苹果早重视、早投入,也不至于自己在手机信号方面出现这么大的明显短板,从而导致多年的市场被动。


科技公司,研发经费不够多还真不行,别再科普研发经费多的坏处了


所以对"研发经费多的坏处"的科普,可能适合小米,但是生搬硬套"科普"到别的公司,可能就成了笑话了。反过来再看小米自己,其实也已位居全球500强之列,也是一家大公司了,那是不是创新能力就没了呢?我看也未必,小米也是在不断从创新中获取竞争力的,好像也在不断增加研发经费。因此,该投入多少研发经费,本就是各家公司自己的事,多有多的道理,少有少的说法。

最后再举个小米研发澎湃处理器的例子,尽管一路坎坷,但是这个芯片要是真能搞出来那才是一个巨大的核心竞争力,参考华为麒麟处理器的巨大价值可知。是不是可以考虑适当增加一些经费投入呢?毕竟这需要大量的攻坚克难,或许再坚持一下、再多投一些费用,就成了。当然,具体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也只有小米自己看得清,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决定其成败。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苹果公司   备胎   经费   华为   科技   微软   公司   坏处   小米   芯片   合适   很大   规模   未来   财经   市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