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的钱,真的很好“赚”


这些人的钱,真的很好“赚”

整理 | 小丫
来源 | 小丫投资笔记理自镇南派出所反诈宣传单

最近明显感觉收到的防骗短信多了起来,两部手机都收了不少:

这些人的钱,真的很好“赚”

这些人的钱,真的很好“赚”

不仅如此,附近派出所的民警还特地到各个办公室派发反诈宣传单,提醒我们务必要提高警惕性、预防诈骗——值得点赞。

反诈宣传单把多种如今高发的诈骗形式都罗列了出来,诈骗对象包括老人和年轻群体,还是很值得带回去给家人也看看的。所以我也特地把反诈宣传单上总结的10种诈骗形式整理了出来,出一份力:

1. 兼职刷单诈骗

诈骗手法:首单返利+高佣金诱惑+任务制

利用招聘网站、社交平台发布兼职刷单广告,要求受害人拍买商品,谎称返还购物款并支付高额“佣金”。

温馨提示:找工作或兼职要选正规平台,垫钱兼职刷单的都是诈骗!

小丫点评:这种诈骗方法特别常见,我曾在贴吧、Q群、微信群等多处看到相关的“招兼职”信息,甚至还收到过手机短信,辍学或者待业在家赚钱心急的人相对更容易被这类信息骗到,记住——需要先垫钱的工作多半不靠谱!

2.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手法:自称公检法机关,以你涉嫌犯罪为借口,让你把电话设置成呼叫转移,以防中途有人干扰,阻断诈骗。有些冒充民警的诈骗分子会以做电话笔录为由继续洗脑,甚至发来伪造的“警官证”和“通缉令”增强可信度。最终以各种借口让你转钱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温馨提醒:凡是接到说你涉嫌违法犯罪的电话请直接挂掉,公安机关不会电话办案!公安机关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小丫点评:我曾经接到过类似的电话,称我的邮政包裹涉毒,需要协助调查处理...不过我刚听了个开头就把电话挂掉了。用脚想下,假如真的涉嫌犯罪,警方还会提前打电话通知你啊??早就上门查水表了。但这种电话,容易唬住胆小的人,尤其是老人。

3.冒充领导、亲朋好友诈骗

诈骗手法:冒充领导类骗子往往针对企业财务人员,新建一个高度相似的好友账号去接近受害者,编造紧急事件诱使他人转账。冒充亲朋好友类骗子往往利用部分人对社交软件熟悉度不够的特点,开门见山地套近乎,骗了就立刻消失。大多数能准确地说出受害者的身份,降低受害者的防备心理。

温馨提醒:遇到亲朋好友、同事领导等突然在社交软件上提出借钱、汇款等请求,尤其是要求转至第三方陌生人账户或者直接支付款项的,务必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线下确认,核实对方身份,确认无误后再操作。

小丫点评:我们公司就有几位同事的工作Q曾收到过冒充领导发来的信息,而且骗子的个人页面把领导姓名、职务、公司名以及办公地址写得清清楚楚(估计是从天眼查、企查查这类工具平台上找的资料)。当然同事比较警惕,没有上当,顺便还套了下骗子的话。

这些人的钱,真的很好“赚”

骗子冒充我们公司领导

4. 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赌博诈骗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通过婚恋、社交平台物色目标,伪造身份与被害人建立亲密关系,以“了解投资平台漏洞”、“平台内部工作人员”等理由引诱被害人参与虚假平台炒股、博彩等活动,在被害人获部分小利后,便会进一步诱导大额充值投资赌博,最后后台操作让其输钱或关闭平台。

温馨提醒:网络“恋人”不可轻信,诱导投资、赌博陷阱多。不要轻易在网上理财、充值、下注。不随意添加陌生人微信,不点击陌生链接或二维码并透露个人信息,网络赌博也是违法行为。
小丫点评:公司有位前同事就曾在网上被人诱导参与赌博,输了后到处借钱,甚至还有利息很高的网贷,听说滚来滚去最后欠了五六十万。
类似的骗局还有什么炒股大师课,一整个群里几十号人,就围着一条大鱼宰,还有之前的早起打卡APP,也是先存钱进去然后每天准时打卡会返钱,存得越多返得越多,最后APP后面的团伙直接卷款跑路。
5. 网络招嫖诈骗
诈骗手法:通过QQ、微信、陌陌等社交软件或小卡片发布招嫖广告,添加好友发送服务内容、价格,并承诺不见面不收费。随后诱导受骗人先支付“押金”、“的士费”、“开房费”等费用。
温馨提示:嫖娼是违法行为,要么被骗,要么被抓
小丫点评:话说,之前电视上还演过嫖娼的“仙人跳”,去嫖娼的人被讹诈后往往不敢报警。
6.网购退款诈骗
诈骗手法:不发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谎称网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等,主动提出给买家进行赔款或退款。以受骗人“支付信用不足”、“账户异常无法到账”为由,诱骗受骗人转账或者从互联网借贷平台中借款转账给对方私人账户。
温馨提醒:接到此类电话先联系电商平台官方客服确认是否存在相关情况,不要点开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或退款链接。
小丫点评:这种骗局我同事也碰到过,骗子把她的个人信息和订单信息实在说得太准了。这也说明,个人信息的泄露是多么严重,而且有些钓鱼网站做得特别逼真,包括网址也十分接近,真的需要一双“慧眼”来甄别。

这些人的钱,真的很好“赚”

同事遇到网购诈骗后在工作群提醒我们

7. 网络贷款诈骗

诈骗手法:诱导继续用钱的民众下载APP并注册填写个人信息申请贷款,随后以“提前支付保证金”、“刷流水证明还款能力”、“支付手续费”、“账号信息填错支付解冻金”等为由实施诈骗。

温馨提醒:不要轻信无息、低息贷款,更不要随意在贷款平台填写个人信息资料。凡是放款前先收取费用的行为均属诈骗。如需贷款请到正规银行或知名网贷公司,按正规程序贷款。

小丫点评:网贷诈骗应该也是近几年的诈骗重灾区,甚至不少年轻人为了超前消费也掉进了网贷诈骗的陷阱里,还有的人借了利息过高的网贷,利滚利背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甚至还有裸贷,最终导致家破人亡。

我为什么建议年轻人可以多关注金融、理财知识?

赚钱是其次,最底层的需求是:懂得甄别各种和钱有关的陷阱,守护好个人财富。比起投资的正常亏损,我更难接受钱被骗子骗掉。

8. 快递高额理赔诈骗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受骗者相关信息,在准确报出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和包裹信息后,获得受骗者信任。接着以“芝麻信用分等级不够”等理由,让受骗者开通网贷业务,随后以“操作失败”等理由让受骗者在各借贷平台上借款转账。

温馨提醒:正常赔付不会涉及到“芝麻信用分”,更不需要进行网络贷款。

小丫点评:这种和前面的网购退款诈骗有点像,总之大家不要乱点陌生人给的链接或者扫二维码,先向平台的官方客服求证。
9. 注销贷款诈骗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冒充“贷款平台客服”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当事人配合注销在大学期间曾注册的网络贷款平台账号”、“身份信息被冒用注册了网贷账号,影响个人征信需要配合注销”为由诱骗事主转账到指定私人账户。
温馨提醒:“注销网贷账户”的类似说辞都是诈骗。
小丫点评:这类骗局身边倒是没听人说有遇到过,但之前看新闻,还有一类骗局类似,就是打着“帮你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名义要求受骗者转账,有些人为了贷款买房容易轻信上当。
10. 游戏交易诈骗
诈骗手法:游戏交易诈骗常见类型有:购买游戏币、点券充值、游戏装备买卖交易、游戏账号虚假平台交易、游戏代练等,通过QQ、微信、支付宝、购充值Q币等方式骗取钱财。
温馨提示:不点陌生链接,不同陌生人买卖游戏产品,买卖游戏产品私下交易就是诈骗。
小丫点评:这种骗局身边没人遇到过,不过我有个同事,前几年玩网络游戏时认识了一个网友,组队玩过一段时间游戏,然后对方跟她借钱应急,于是借了人家6000,最后这个网友就蒸发了...猜测这种人应该是专门在游戏上搭讪网友然后骗钱的。
上面这10种骗局就是反诈宣传单里介绍的常见骗局,真心建议让家人也了解下。
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常见骗局呢?欢迎大家留言区分享,多多警示其他小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客服   宣传单   诱导   骗局   账户   社交   骗子   手法   贷款   同事   温馨   点评   电话   财经   平台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