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内的生育率滑坡,因为年轻人也不想让下一代更“卷”

意料之内的生育率滑坡,因为年轻人也不想让下一代更“卷”


前几天,2020年的中国人口出生数据公布了。面对这个数据当时我就等着看2件事,一件事是人口出生数据大幅度下滑,这个早在这两年就持续吹风了。根据公安部门公布数据,2020年出生并已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总共1003.5万人,如果考虑到还有一些年底出生还没来得及上户口的(一般允许3个月以内上户口),这个数字有可能会在这个的基础上增加25%左右。即使如此,新生儿也就1250万人左右。

当然,1250万这个数字可能还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实际上的数字大概率会比这个要低。

另一件事就是数据公布以后各大媒体、各路专家的分析,比如放开三胎、全面放开生育、生育补贴、就业平等这一系列的内容。这个依然也是预料之内,这几天我也看了不少分析文章了,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没有啥新的东西,倒是让我感觉到有几分失望。

前段时间,因为帮朋友构思毕业论文,所以看了几篇讲生育率的学术文章。有几篇研究倒是蛮有意思的,简单来说就是使用几个国内知名高校的入户调查数据,然后进行实证分析,看看生育子女数量是不是会影响父母的生活满意度。

从我目前看到的几篇来看,目前的数据结果还算是支持放开生育的。几篇文章也都提到了,虽然生了二胎以后家庭用于娱乐的支出下降了,用于子女教育、医疗的支出提高了,甚至扣除消费后剩余可支配的收入减少了,但是父母这一辈主观打分的生活满意度,和只生一胎的家庭没有明显区别。

换句话说,生了二胎以后,虽然可能因此父母的工作受到了影响、收入也下降了,要花更多的钱和时间用来养孩子了,再用白话来说就是父母的生活质量下降了,但是父母没有对生活不满意。也就是说,从生二胎、带孩子中得到的乐趣,完全可以和这些相互抵消掉。

所以说,就算生了二胎,不会影响大部分父母的生活满意度。但就算是如此,为什么有很多人选择不生呢?我随便翻了翻评论,对于那些已婚但不想要孩子的人来说,答案也已经很明显了——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参与到如此残酷且内卷的社会中

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父母的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即使没有希望子女出人头地,也希望子女平安且衣食无忧地过完一生。特别是通过自己努力,最后能够在大城市扎根的80后、90后,原本应该是生育主力军,然而在自己亲身经历当下的内卷、资本剥削后,还能保持足够生活热情就已经非常不易,还愿意真的让子女再来受一遍同样的苦?

之前就有一个段子说,清北毕业的高知、高薪群体都买不起学区房,那买学区房一路厮杀再考进清北的意义何在?

如果社会是多元的、包容的、流动的,那么下一代也是充满希望的,多生孩子看着他们的未来充满着无限可能,当父母的自然也是高兴。而如今的父母且不说有多高的期望,能不能做到“子承父业”,拿到高薪行业“内卷”的入场券都很难说。不少长辈临近退休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自己还能用得上的人脉,想尽一切办法“留给子女”,以便子女能够在走上社会时还能享受到一点点的好处。

如果子女将来还要面对如此残酷的竞争压力,那么带他们来到这世上又有何意义?不解决这个问题,只怕越来越多的人会在怀疑面前选择不生。没有人愿意做韭菜,也没有人愿意把孩子生下来培养成下一代韭菜。

什么时候这个问题解决了,什么时候生育率回升就真有希望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生育率   高知   人脉   学区   韭菜   新生儿   支出   滑坡   户口   子女   之内   年轻人   父母   孩子   数字   社会   数据   财经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