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蓝伙计荣获再生资源服务企业一级资质证书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支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蓝伙计再生资源回收平台为改善用户生活质量和保障城市绿色环境而努力,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减少环境污染,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特此申报再生资源服务企业一级资质证书!


再生资源服务企业一级资质证书助力蓝伙计再生资源回收平台加深了企业信用资本,降低交易风险,并以诚信的履约能力和高质量的服务信誉获得领先同行业竞争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对再生资源项目申报、投标等商务活动也起到优先享有权。


喜报︱蓝伙计荣获再生资源服务企业一级资质证书


目前,蓝伙计再生资源平台通过不断积累无形资产,开拓市场的服务质量越来越全面,客户一致认同蓝伙计再生资源回收平台高效率扶持力度大。此次评级证明在非价格因素情况下,提高蓝伙计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成功与同等品牌的再生资源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


体系认证对蓝伙计再生资源平台的长远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表明尊重客户权益和对社会负责进行信用管理体系认证表明尊重消费者权益和对社会负责;通过信用管理体系认证推动蓝伙计再生资源平台对广大客户的履行承诺,更是提高企业信誉,树立良好形象。同时,保护企业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起服务于客户与市场控制的企业现代信用管理制度。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为解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从1997年才开始起步,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属于朝阳产业,虽然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但与我国再生资源产生量和需求量相比,与发达国家对再生资源的利用情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再生资源发展还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喜报︱蓝伙计荣获再生资源服务企业一级资质证书


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总量为4亿多吨,年平均回收利用量在80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2%以上,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值超过了65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20%。2007年回收利用再生资源1.82亿吨,其中废钢铁8392万吨,废有色金属999.65万吨,废纸6021万吨,废塑料1488万吨,其他如废橡胶、废棉、废麻、废化纤、碎玻璃等1300万吨。(数据来源:商务部、HGFR)


再生资源以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得到大家一致同意。可持续发展就是,既符合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在注意经济增长的数量同时,又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主要的标志是资源能够永远利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标。


喜报︱蓝伙计荣获再生资源服务企业一级资质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再生资源回收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进行宏观指导。中国招标投标网是工信部指定招标投标和采购信息发布媒体!创办于2002年9月,目前由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采购中心)主管、《中国招标》杂志社主办,是大型招投标和采购信息服务平台之一。


蓝伙计再生资源回收平台的再生资源服务企业一级资质证书已处于公示期,在中国招投标官网( www.cecbid.org.cn)、中国采招网(www.zc168.org.cn)、中小型信息网(sme.miit.gov.cn)、发证单位官网(www.esce.vip)均可查询!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准入备案以及进行登记注册,给予蓝伙计再生资源回收平台顺利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喜报︱蓝伙计荣获再生资源服务企业一级资质证书

喜报︱蓝伙计荣获再生资源服务企业一级资质证书

喜报︱蓝伙计荣获再生资源服务企业一级资质证书


蓝伙计品牌在再生资源行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以安徽地区为企业中心服务全国各地,多年来承蒙广大客户的厚爱。蓝伙计将—如既往继续努力,能够和您合作是我们的荣幸!蓝伙计本着“诚信 高效”的宗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蓝伙计愿与广大的新老客户真诚合作、携手共进!


未来,蓝伙计将继续肩负企业责任,牢记企业使命,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为改善用户生活质量和保障城市绿色环境而努力,潜心研发并生产出更多优质的产品。蓝伙计将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发挥企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为可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伙计   资质证书   再生资源   喜报   企业   广大客户   中国   可持续发展   节能   努力   客户   我国   国家   行业   财经   市场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