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为啥大清还能硬撑70年?这3场战役给出了答案

清朝在后期时,国力衰弱,和列强的多次交战中也是抵挡不住敌人炮火的猛烈攻击,各方面的损失非常巨大。当经历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已经开始走向了灭亡的道路,而且还被迫把许多领土和大量的钱财赔给各国列强。看起来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是不堪一击,但是为什么它还能够坚持70年后才彻底结束呢?原因来自于三场战役,让洋人不敢小瞧。

鸦片战争后,为啥大清还能硬撑70年?这3场战役给出了答案

第一场战役是收复失地,在1865年时,左宗棠率领军队、抬着棺材前往边疆。在这次战役中,清军有两到三万人的兵力,而阿古柏有四到五万人的大军,在兵力上清军略显不足。但是清军士气高昂,拿着枪支和大炮对战阿古柏军队。经过了两年后,终于将对手打败,收复失地,获得了最终的胜利,甚至这场战役还震慑到了沙俄。

鸦片战争后,为啥大清还能硬撑70年?这3场战役给出了答案

第二场战役是中法战争,主要挑起国自然是法国,刚开始时主战场在东南亚,而法国在军事方面有着很大的实力,很快就占据了优势。之后双方在沿海地区交战,清军也坚决抵抗法军的火力,还因此留下了美名。基于清军在战争中取得的大捷,让很多国家都对清政府有了一定的改观,佩服于他们坚决抵抗的勇气和决心。

鸦片战争后,为啥大清还能硬撑70年?这3场战役给出了答案

在清军和法军交战的这场战争中,清军也输了战争,签订了《中法新约》。但是这次的条约不同于之前的条约,清政府不用再割地赔款,而且法军在这场战争中还损失惨重,以致于当时的总理内阁全都辞职。此外,在和法军交战时,清军拥有几千支火力超强的步枪,还超过了法军的火力,说明清军还是有着让其他国家佩服的实力。

鸦片战争后,为啥大清还能硬撑70年?这3场战役给出了答案

第三场战役出兵帮助朝鲜,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这个事件,因为战役发生在朝鲜。当时的朝鲜国王落入了日本人的手里,其王妃便请求清政府救援。袁世凯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就立即率领军队前往,平定了战乱。当时的清政府已是自身难保,却仍然帮助朝鲜,也因此让西方国家觉得不能轻易地小看了清政府。

鸦片战争后,为啥大清还能硬撑70年?这3场战役给出了答案

除此之外,这些西方国家都想要独自拥有清政府这一块大肥肉,但是又没有那个实力,做不到独吞,因此也让清政府再延续了70年,所以才让我们看到了早已衰落的清朝却依然过了几十年后才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鸦片战争   沙俄   战役   古柏   朝鲜   失地   列强   法国   兵力   条约   火力   清朝   清政府   军队   实力   答案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