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悉尼墨尔本大战

阅读导航


1

边境线

2021,悉尼墨尔本大战


2021年8月19日,一辆新州牌照的越野车,狂奔着穿过州际高速公路到达维州边境。


驾车人是40多岁的Mike ,他是持有新州驾照的悉尼人,母亲却是800公里之外的墨尔本人。


几日前,母亲病危, Mike 急急如热锅上的蚂蚁, 即使知道边境全封,他也全然不顾要赴火线。


他已经是打了二剂辉瑞疫苗,更加“确信”,自己可以成功破关。


先是悉尼的关卡,新州警察居然给他放行了, 理由是“紧急家庭事物”处理。


临近黄昏的时分,Mike 终于来到维州边境,排队的车辆几乎都是货柜车,他们都有边境特别通行证。


一排警车闪着警灯, 天空却是起风了, 维州还是凛冽的冬天,Mike 慢慢接近着持枪的警察。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澳洲境内,而是异国他乡的冒险之旅或是阿富汗的逃难关口,对面的警察也更像包了头巾的“塔利班”武装份子。


2021,悉尼墨尔本大战


维州警察不再耐烦听他的任何解读或借口,他需要立即掉头, 否则“军法处置”,因为你是新州人。


Mike 迷茫的回到新州境内,熄火停在路边,夜色已浓,高速公路却是寂静无声,这可是澳洲最繁忙的经济动脉。


这是澳洲历史上从没有的一刻,也必将永载史册,二个城市 ,悉尼与墨尔本在2021年成为陌路...


2

分裂


澳洲大地的“民族”团结正受到疫情的“精准”打击,患难见真情几乎没有见到奇迹。


短短一年多前,澳洲东海岸在丛林大火燃烧的时刻,悉尼与墨尔本人齐心协力,互相提供帮助的美好回忆已经消失。


那时,二个城市的志愿者,从消防员到直升机飞行员再到围栏修理工,他们像英雄般开车穿过州际线到达最需要的地区。


十八个月后,这个国家,或者至少是它最大的两个城市,正在分崩离析。


首先发难的是维州,来自新州的疫苗请求被断然拒绝了,回复的是挖苦讽刺的政治旋风。


在社交媒体上,二个城市的人互相攻击,辩论变得越来越界限分明。


二个地区的媒体也加入了战团,墨尔本人的沮丧和悉尼人的不安,夹杂着媒体的推波助澜, 助长着“民族”仇恨。


伤痕累累的墨尔本人尤其感到愤怒的是,悉尼在本轮应对 Delta 变种病毒爆发方面行动之缓慢。


起初,悉尼拒绝通过快速封锁来处理疫情,因为这是墨尔本的老黄历了,理由是缺乏证据表明宵禁等措施可以遏制病毒传播。


2021,悉尼墨尔本大战


墨尔本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州长丹尼尔.安德鲁,他曾敦促悉尼从墨尔本的“痛苦经历”中吸取教训,并全面推荐墨尔本严格封锁中实施的严厉措施。


悉尼代表队的队长,女州长贝瑞吉克莲( Gladys Berejiklian)怎会甘心一个“敌对势力”的建议,她不管疫情多严重,仍在吹嘘悉尼规定“是澳洲面临过的最严厉的措施”。


2021,悉尼墨尔本大战


澳洲最大的二个城市,裂痕为何如此不堪?


2021,悉尼墨尔本大战


3

裂缝并不新鲜


其实自澳洲实力最强两个州成立,他们的“敌意”就已形成,丝毫不是新鲜事。


虽然澳大利亚的六个独立殖民地已经组成了一个联邦,但裂缝仍然存在,看看动辄想独立的西澳即可窥见一斑。


只不过,一场大流行病的到来,暴露了澳大利亚社会结构的本质。


我们貌似有一套澳大利亚价值观的外衣,在比如奥运会等某些体育运动胜利或其他时期起着了不起的作用。


但在其背后,存在着过去 150 年来一直根深蒂固的分歧。


比如丛林大火中,新州和维州边界沿线的社区一直处于危险之中,但他们都“无视”这些地区的应急管理,有些甚而无线电网络都没有。


澳洲著名的悖论之一是,在灾难面前,需要一个替罪羊的出现,所以,边界地区就是很好的留白。


去年 10 月,墨尔本著名作家戴夫·米尔纳写道:“我罕有觉得自己更像墨尔本人,而不是澳大利亚人。”


维州人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即联邦政府与墨尔本危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否则堪培拉政客会“引火烧身”。


墨尔本人并没有忘记,去年总理莫里森将墨尔本的疫情描述为“维州磨难”,并称赞新州政府的接触者追踪系统才是“黄金标准”。


同时,安德鲁被悉尼同行描述成澳洲最无情、最自私的政治危言的传播者,即使维州州长那时躺在床上养病。


当墨尔本在第四次封锁时,联邦政府最初拒绝提供收入支持,称不想刺激封锁,在维州政府的压力下,莫里森“不情愿”地随后宣布每周 500 澳元的灾难支付。


到了悉尼封城,莫里森第一时间递上雪中送炭的笑脸,给新州人的补助提高到 600 澳元,随后,这一数字增加到每周 750 澳元。


去年,“出身”墨尔本的联邦财政部长乔什·弗莱登伯 (Josh Frydenberg) 将延长封锁描述为“维州政府最大的公共政策失败”。


上周,墨尔本 ABC 主持人帕特里夏·卡维拉斯 (Patricia Karvelas) 再次面对财长,他决定主持公道,问“墨尔本错误”与悉尼相比,哪个更失败,哪个才是黄金标准时,财长咬着牙,罕有的“失声”了。


去年墨尔本最糟糕的时刻,悉尼每日电讯报与AFR的标题是“墨尔本人被封锁了”,而封面故事则是新州女州长 Berejiklian -- “拯救澳大利亚的女人”。


这是一幅傲慢的肖像,悉尼媒体用另类方式制造了一个假的救世主,背景板居然是墨尔本人的倒下,而如今,女救世主也倒下了。


2021,悉尼墨尔本大战


现在,每当莫里森召开新闻发布会,许多墨尔本人就会把 #PMforSydney 的标签贴在评论里。


悉尼某些媒体对于检讨“自己”选择了禁声,虽然新州已经像巨人般倒下。


墨尔本人感到一种被平反的感觉,这有一种奇怪的状态 。同时,墨尔本一样在封城,一样“五十步笑百步”般的存在。


墨尔本政府在电视和广播频道上支付了巨额广告费,警告人们不要去悉尼旅行,这项运动去年同样在悉尼轰轰烈烈的展开,内容是反了的:“千万别去墨尔本”。


这场大流行病中的“狭隘主义”横扫澳洲,毫无疑问是由某些政客推动着的。


人们支持他们自己的州,反对“隔壁邻居”的做法,自己州长的一言一行才是政治正确,各州拥有的才是对付大流行病的权威方案。


墨尔本人认为悉尼是联邦政府的宠儿,在政客的反复叫嚣下,这已经有了一定的“道理”,效果超出了政治效忠和团结澳洲人的范围。


4

未来

查尔斯·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著名的《双城记》开篇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书中也继续说道:“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绝望的冬天。”


澳洲冬天将尽,春天已在前方,这是最好的澳洲,也是最坏的澳洲。


我们在澳洲大陆看到了两者的并存,令人振奋的经济数据还有无数的压抑。


澳洲每个城市都像出水芙蓉般亭亭玉立,何况还有悉尼墨尔本这样明星般的国际化城市。


悉尼是澳洲最大、最国际化的城市,但墨尔本正在迎头赶上。


堪培拉的“异端邪说”总想着悉尼像是“澳洲”的宝贝,是自由党的宠儿,不容任何人诋毁。


于是把墨尔本抛向世界,让它变得更像地球村的墨尔本,澳网、 F1、墨尔本大学一切都是属于外人的。


一场疫情,让澳洲变得如此苦涩,也让绝代双骄的悉尼与墨尔本人该认真思考“共融还是为敌?”


希望这场苦涩的双城记尽快剧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墨尔本   悉尼   堪培拉   双城记   澳洲   联邦政府   澳大利亚   州长   政客   疫情   裂缝   边境   大战   去年   媒体   城市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