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辉:加快完善区块链金融技术标准、安全规范、认证审核制度

12月17日,以“金融科技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19第三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于今日在京召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出席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

李礼辉:加快完善区块链金融技术标准、安全规范、认证审核制度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

在李礼辉看来,区块链的技术应用已经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等多个领域。不过,就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现状,他认为,区块链底层技术尚未成熟,规模化可靠应用的技术瓶颈有待突破,正处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在底层技术上,作为一种技术创新,区块链的数据库、点对点对等网络、密码学算法等基础组件的技术是相对成熟的,但是要把基础组件的技术集成在一起还需要满足新的要求。同时,区块链特有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新技术,还是有待进一步完善。

另外,发达国家关于关于数字金融的姿态和动向值得国内重视。例如,美国特别关注数字金融市场的规范,美国的监管重点是规范数字金融市场,防范数字金融工具被用于非法领域。

2019年10月29日,德国、法国公布了由德法核心企业参与的“盖亚-X”,旨在为欧洲建立一个安全的可信赖的数据基础设施,德国经济部长说这个基础设施将有助于我国重获数字主权,能够为数字生态系统奠定基础。

在国内,李礼辉认为,应该实施数字经济的国家战略,推进数字金融创新。

一是掌握自主可控技术。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研究,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底层技术上,我国目前缺乏自主产权。大部分应用项目采用开源区块链底层平台进行适用性的调整开发,在并发用户数、吞吐量、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优化,适应业务的需求,实现身份验证、隐私保护、节点管理等功能。

对国外开源程序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技术依赖风险,而且必须遵守开源平台注册地的司法管辖和法律的约束,这就潜藏地缘性政治风险。2019年11月,美日达成数据协定,这个协定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原则上禁止国家强迫企业公开原代码和算法。中国是个数据大国,也是个算力大国,但是我国是个算法弱国,好多原代码,基本的底层算法程序过多的依赖美国等西方国家。所以,应该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力争掌握数字技术的主导权,明确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政策对于数字企业研发和人才给予税费方面的优惠,鼓励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鼓励“中资+外资”,“大中+小微”在数字技术的关键领域掌握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在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的关键领域,建立全球性的竞争优势。

二是加快标准化的建设和制度创新。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数字金融的标准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区块链金融标准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刚刚起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设立了区块链和分布式节点技术委员会,节点标准有11项,涉及术语、参考架构、隐私、个人信息保护、安全风险和漏洞等方面。国际电信联盟设立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相关问题库,涉及安全保障、安全威胁、安全框架等方面。国际电器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标准研制,围绕区块链在物联网的数据管理、数字资产管理、政府部门应用,以及加密货币等领域。我国应该抓紧完善关于区块链金融的技术标准、安全规范和认证审核制度。在法律上应该明确数字资产的法律定义,明确智能合约的合同性质以及它的有效性,明确分布式架构下的责任主体以及行为规范和监管标准。

李礼辉认为,有必要建立数字金融创新的沙盒实验制度,积极探索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新模式、新规范。在数字金融建设中,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并努力争取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促进达成监管共识,建立统一的数字金融国际监管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区块   中国银行   金融   美国   分布式   节点   技术标准   合约   底层   算法   领域   制度   我国   数字   标准   财经   国际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