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签署的各项条约,为何几乎不用中文?说出来令人自豪

不管是哪一个国家都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世界上光是语种就有好多个。我们最熟知的语言就是英语、中文。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所以世界上签署的各项条约基本上都是英文。但是世界上使用中文的人也很多,那么世界上签署的各项条约,为何几乎不用中文?说出来原因却十分令人自豪。

世界上签署的各项条约,为何几乎不用中文?说出来令人自豪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底蕴,中国也不例外。近年来中国文化在国外非常受欢迎,很多外国人都加入了学习中国汉字和语言当中,他们都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奥妙实在是太多了,比英文有意思多了。既然中国文化备受推崇,为什么国际签署的合同和条例上却不见中文字样呢,其实答案非常简单。

中国文字非常复杂

第一点,国际上的合约、条例都是非常严谨的,不需要太多的深层含义,只要通俗易懂,如果使用中文就会有很多争议。因为中国文字非常复杂,一个文字,一个词语就会有多种读法,读法不同其中的意思也不相同,然而英语就不同了,只要熟记单词和语法就很容易学会。而且英文单词的意思不会像中国文字那样变化多端,其中的含义也不会太深奥,就是表面上的意思。

世界上签署的各项条约,为何几乎不用中文?说出来令人自豪


就是因为英文没有中文那么复杂,所以就很快在国际上流通了起来,英文表达出来的意思言简意赅,不会像中文那样会引申出多种意思。我们都知道国际上所签署的合同、条约都应该通俗易懂,不能过于复杂,不然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如果在合同上使用了中文,就会有一些国家玩语言文字,曲解合同的意思,这就麻烦了。

容易产生歧义

西方国家在设立他们的语言时,更多的都是一个词语一个意思,根本不会像中文这样如此复杂。而且我们很多中国人都无法参透中文的奥秘,更何况那些从来没接触过中文的外国人呢?所以中文在国际合同上是行不通的,对于那些不熟悉的外国人去了解中文也是相当麻烦的。中文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语法,中文的语法非常多变,有拟人句、排比句、疑问句,这些要是加入了合同当中,相信那些外国人更会晕头转向,这样一来合同签署的进程就会慢了很多。

世界上签署的各项条约,为何几乎不用中文?说出来令人自豪


就比如说“意思”这个词语,就会因为不同的语境你就会领略不同的意思。当你有求于人时,希望别人能够帮助你,但是对方要你“意思意思”,这个时候的“意思”就是想让你有所表示,也就是让你给点好处。“意思”的意义非常的多,不仅如此,它还能有引申的含义,代表了有一份有心意的礼品或者一次邀请。这两个字就有这么多意义,可想而知中文有多复杂。

中国文字意境国外无法体会

其次,中国文字起初刚熟知的时候是非常的难写,但是你多加练习就会摸清其中的规律。中国文字可以靠书写就能够有所提升,但是中国文字的意境是很多外国人都无法能够体会的,就连一部分中文人都要在仔细掂量之后才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

世界上签署的各项条约,为何几乎不用中文?说出来令人自豪


特别是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歌赋,很多时候都是在表带一种情感和美景,都会用夸张或者拟人的手法去描绘当时的心情和所见所闻。唐代诗人唐彦谦所写的一首七律《采桑女》,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描绘,然后再作用拟人化的手法对桑苗进行描写,赋予了桑苗灵魂,使整个诗词读起来非常的有趣。但是它还有引申的意思,这首七律是诗人对人民辛勤劳动的赞扬,对人民的一种“打抱不平”的体现,更是揭露了当时唐朝“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状。

世界上签署的各项条约,为何几乎不用中文?说出来令人自豪


“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嘴”,这里的“努”是用力冒出的意思,“青鸭嘴”意指桑芽。如果让外国人来理解的话是很难参透的,他们肯定就把青鸭嘴就认为是表面上的意思,根本不会将它和桑苗联想到一起。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语言都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我们都应该去尊重。并且更要去守护自己国家的语言,将它发扬光大。

参考消息来源: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条约   中文   桑苗   读法   英文   英语   国际上   中国   词语   外国人   自豪   含义   合同   语言   文字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