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7)

点击蓝字“阿宝哥”关注我们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7)

——————接(6)章节————

正文

你的叛逆孩子在如何影响着你

孩子的问题让你和其他家庭成员有多沮丧?作为叛逆孩子的父母,你极有可能经历了下面一些或所有感受。

逐个检验一下并标出你曾有过的感受。

( )你首先会质疑你为什么会要孩子。

( )你对孩子的叛逆怨声载道:抱怨他如何让你和家人精疲力竭。

( )为了能跟上生活的节奏,你感觉有点儿疲于奔命了。

( )你对于如何才能控制局面一点头绪也没有。

( )你感觉疲惫不堪。

( )你感觉受到了操控。

( )你感觉有些悲哀,你对婚姻生活失去了热情。

( )你觉得内疚。

( )你觉得自己做父母真是太失败了。

其实,这个清单并非把你所有可能的感受都列出来了。正如我在下一章将会讨论的那样,父母正受着这些想法的折磨,甚至对其叛逆孩子持有非常强烈的消极看法(我把这些想法称为“毒害性思想”)。 现在,你需要停止把自己与其他父母进行对比。请相信我,他们的家庭生活看起来非常幸福美满,他们的孩子看起来都是金童玉女,可是一旦关上家门,里面发生的事情恐怕就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了。

每个家庭都有问题,你和家人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接受你们自己所处的境况。

你的孩子就是一个温度计,孩子公开的反应、要求这样要求那样、精神不振,都能让你感觉到。不管你是否想对孩子的基因(DNA)、过去生活里发生的事情、你父母的行为和你的家族史提出责难,孩子就是现在的这个样子,这是你必须面对的事实。

但是,如果你接受自己现在的处境,并积极寻求帮助,你就可能把全家带回到幸福快乐、和谐相处的日子。

作出改变

现在,你对叛逆孩子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你对如何应对他也有了充分的认识,那么你也应该知道,你自己需要作出一些改变,并且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局面。获得控制局面的能力的第一步就是,你要做一个敢于创新的父母。

与其他许多父母一样,你要敢于承认你犯过的错误。总是对叛逆孩子的叛逆行为进行责备的父母,会受到这样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的叛逆孩子在家庭之外是个“良民”。许多叛逆孩子(虽然不是全部,但绝大部分),在学校里成绩非常优秀,与教师非常合作,对朋友的父母彬彬有礼。

一些孩子甚至会说服治疗医师相信,他们的问题完全是由父母引起的。在治疗期间,我的确听到过一些这样的孩子跟我讲述他们的充满创造性的、跌宕起伏的、生动形象的故事。

识别你为人父母的积极行为

为了帮助你停止自我责备和获得控制感,让我们开始积极的行为。

读一读下面列出的清单,检验一下作为父母你在这些方面表现得如何。

( )微笑 ( )握手

( )眨眼 ( )参加学校会议

( )拍拍孩子 ( )给予表扬

( )站得很近 ( )给予赞美

( )说“我爱你” ( )敦促上课

( )目光接触 ( )给予奖励

( )拥抱 ( )安排生日聚会

( )点头 ( )敦促参加活动

你每做一项,就给自己一个肯定的评价。

当你做到了以上所有方面,即使你的孩子口头上不承认,但也会在心里非常高兴、非常感激。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表现不满意,那么就从现在开始付诸行动吧。一些行为可能与你的性格非常吻合,一些则不太吻合,如果需要时,你必须刻意表现这种行为,如果能改用其他方式表达,当然也是可以的。

比如,你可能并不是一个外向型的人,你要拥抱孩子实在是觉得有点难为情。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改用口头表扬。父母的这些积极行为,有助于你开始与孩子保持联系,有助于你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对于解决叛逆行为来说是个关键因素,我们在第二天的计划中会详细讨论。

识别你为人父母的消极行为

现在让我们来谈一谈你为人父母的消极行为。

读一读下面的清单,检测你表现出来的为人父母的消极行为。

( )吼叫 ( )内疚

( )嘲笑 ( )刺激挑衅

( )讽刺挖苦 ( )撒谎

( )打骂 ( )跟别的父母说闲言碎语

( )忽视 ( )威胁

( )唠叨 ( )贬低

( )说教 ( )扔东西

( )打断 ( )否定感受

( )羞辱 ( )没有耐心

( )停留在过去 ( )不切实际的期望

( )批评

如果你检查出上面的许多行为你都有份,也不要太难过。

我们为人父母,并非圣贤,作为父母我们当然也会犯错误,当然就会表现出一些负面的父母行为(有的表现得更多)。作出上面的任何行为都没有什么好处,而且对你们的亲子关系而言,一些行为比另一些更具有破坏性和杀伤力。

吼叫和打骂 ,没有什么比吼叫和打骂更会让孩子产生叛逆行为了。

当你对孩子大喊大叫,而且还大打出手时,你的情绪处于失控状态,你会把孩子当作出气筒任意发泄胸中的怒火。这会带给我们什么生活教训?说实话,大多数父母都对孩子大喊大叫过,我也不例外。甚至对早已过去的几件小事,我也会抓住不放。

我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感到不好意思。我想让你意识到,当我们对孩子大喊大叫或大打出手时,其实我们是在欺侮自己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你成功地阻止了他们的冒犯行为,事实上这只是暂时的停止,从长远而言,你倒真正是在助长孩子的叛逆行为和挑衅行为。

与打骂相比,越来越多的吼叫则是父母问题中最为常见、最为普遍的消极行为。

第三天的计划会帮助父母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大喊大叫以及如何停止这些消极行为。批评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批评孩子,请马上停止。

批评意味着你对孩子的思想、体会感受、观点和他们的自我观是持否定评价的。

孩子常常把这些批评当作贬低。贬低包括骂孩子、嘲笑孩子、评判和责备孩子。这些做法确实会伤害孩子,事实上就是如此。贬低孩子对亲子之间的有效交流是有害无益的,而且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被父母打压的孩子,经常会有被拒绝和不被爱的感觉,会觉得特别无助。

理所当然地,你应该针对孩子的行为或他所做的事情提供建设性的反馈,而不要批评孩子本身。

唠叨 唠叨意味着你反反复地对孩子说一些你已经说过许多遍的事情。我接待过许多孩子,他们坐在我的办公室里,耷拉着眼皮和耳朵听父母谈论他们,而父母并不是在和他们进行对话,只不过是在唠叨而已。

俗话说“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你在对你的叛逆孩子唠叨个不停时,结果肯定就会是这个样子。

当你要告诉你的孩子什么事情时,讲一次就足够了,最多两次,用不着反反复复地说。唠叨会让孩子拒绝倾听,或变得更具有防范性,或者变得厌烦。从今天开始,一直贯穿于整个10天之中,我会给你提供许多策略和例子,告诉你如何用不着唠叨孩子就会听你的。

我的计划会帮助你与孩子达成一致,改进你们的亲子关系的质量,让你成为有效能的父母。到时你就会看到,如果他觉得与你关系亲密的话,你的孩子很可能会遵照你的要求,去做他本来要做的事情。

打断 打断孩子是父母问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当你的孩子在说话时,你应该给他机会,让他把话说完,然后再说你想说的。这是最起码的礼貌。

如果孩子觉得他们说话总是被打断,或他们没有机会说话,就可能慢慢变得不与父母进行交流了。

纠缠过去的冲突 一旦一个问题或冲突已经得到解决,你就不要再提起。

应该允许孩子以一个全新的面貌重新开始。喜欢翻旧账的父母,等于是一长段时间都在对孩子耿耿于怀,不能释怀。

这对孩子、对自己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其实,孩子需要知道,一旦一件事情得到了解决,这件事情就成了过去,用不着总是去追究。

引发内疚 某些时候问一问你的孩子,如果他处在你或其他人的位置,他会有什么感受,这样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如果父母经常这样做,就是在走极端了,就等于是让孩子觉得非常内疚,为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感受和行为而内疚。父母用内疚来控制孩子,会导致疏远孩子的危险。

我的一个来访者叫罗英,她过去经常采用这种方式管教她14岁的儿子小罗,因为邻居发现小罗在抽烟。

在10分钟里,罗英连珠炮式说出“我觉得现在邻居知道了我们的问题,我简直是无地自容到了极点”、“难道你没有意识到你是怎样损毁你的信誉吗”之类的话。小罗被激怒了,而且大发雷霆。

这个时候,我引导罗英暂时把她那受伤的自我放在一边,要她给儿子真正需要的:支持与理解。

罗英使用了冷静、坚决和非控制的方法,这也是我在本书中教你使用的方法,让小罗对她敞开心扉,坦诚应对来自那个拉他下水的同伴的压力。他们不断地沟通交流,最后,小罗离开了那些对抽烟感兴趣的问题同伴。

使用尖酸刻薄的挖苦 如果你说出来的话并不是你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你说的话与你在说的口气意思相反的话,那么你就是在讽刺挖苦人了。

比如说这样的例子,当你的孩子作出了错误选择时,你说:“哦,你可真是聪明啊。”使用讽刺挖苦非常伤孩子的心。讽刺挖苦是父母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的一大障碍。

说教 当父母跳出来告诉孩子他们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让孩子想出具体解决办法采取行动时,父母就是在进行说教了。

当众指挥和控制你的叛逆孩子,我敢保证,他绝对不会听你的。而且极有可能,他会反其道而行之。

你总是告诉孩子,他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会认为他们自己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这些孩子最终会认为,父母不信任他们。

他们会讨厌父母告诉他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之类的,结果就是拒绝按照父母的指令做事。

威胁 威胁孩子,特别是威胁叛逆孩子,一点效果都不会有。事实上,威胁常常会让孩子感觉无能为力,并怨恨他们的父母。对于叛逆孩子而言,威胁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撒谎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撒谎,比如说,避免谈论令人觉得浑身不自在的性问题,你也不应该撒谎。最好的方式就是对你的孩子坦诚相待,持开放心态。这样做会鼓励孩子对你敞开心扉,坦诚相待。其实,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一般都能觉察到什么时候父母对他们是不真诚的。这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不信任他们。

否认孩子的感受 当你的孩子告诉你他有什么感受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千万不要轻视孩子的这个感受。

比如说,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输掉了一场足球比赛时“不应该”觉得伤心,你可千万不要这样说。

在这个情况下,你最好说一些鼓励性的话,比如说“我知道你真的非常想赢。可是,有时候失败了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对于4~6岁的小孩子,你可以用更为简单的、具体的词语(如“爸爸和我明白,小兔子死了你很伤心”)。

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时,需要得到父母的支持与理解。作为父母,在孩子表达感受时表示你的理解,就等于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件特别漂亮的礼物。作为叛逆孩子的父母,理解真的非常重要,所以我在第二天中会专门探讨这个问题。

上面描述的所有父母的消极行为,都可能增加你孩子的叛逆行为。

说“我绝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了”真是太容易了,但孩子还会旧病复发。

其实也可以有例外情况发生的。当你表现消极行为时,就等于是在向孩子示范消极行为。

许明是一位单亲爸爸,最近他高兴地告诉了我他在应对13岁儿子小安时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许明自称自己是个“旧病复发的犟驴”。他有过在家里和足球场上向儿子小安大喊大叫的经历。许明不怎么用批评方式已经好一段时间了,他在与儿子建立良好关系上取得了很大进展。

可是,有一天晚上,当小安和许明出席一个足球颁奖会时,因为小安领奖时没有抬头,许明批评了儿子。

我耐心劝导许明不要被自我给打败了,因此,他决定继续减少对孩子的控制,要对孩子更为坦诚。

因此,许明走向小安,对他说:“儿子,我为刚才批评你的事情向你道歉。我看到你站在那里领取奖励时,让我觉得,我是你的父亲,我真是光荣!”

小安后来告诉我:“爸爸现在真的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向孩子示范你对自己消极行为的负责态度越强,你就越能影响你的孩子,让其采取同样的方式。

————————————

☞下章节更加精彩☜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电子书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J_hhWf1op8oT3yAdCDM4A 提取码:47p9

————————————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号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叛逆   孩子   旧病复发   目的   坦诚相待   教养   用不着   消极   内疚   批评   为人   儿子   温暖   事情   父母   感觉   方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