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IPO 宜兼顾技术和商业模式

此前,北京证监会官网公布,中科寒武纪与中信证券签署 A 股上市辅导协议,将开启科创板发行上市的进程。据IHS Markit发布的数据,到2025年,AI应用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428亿美元激增到1289亿美元。如果寒武纪科技顺利登陆资本市场,按当前25亿美元的估值,势必会成为“人工智能AI芯片第一股"。铁流认为,IPO对于寒武纪来说,既是机遇,还是挑战。


寒武纪IPO 宜兼顾技术和商业模式

创始人技术科班出身技术立业

相对于贾跃亭等会计出身的创始人,寒武纪创始人陈云霁、陈天石兄弟均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都是十四五岁就读大学的少年英杰。博士毕业于中科院计算所,是龙芯创始人胡伟武的学生,陈云霁、陈天石都曾经参与龙芯研发,虽然两人比较年轻,但在芯片设计啊方面均有较丰富经验。

2015年,陈氏兄弟研发了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之后,成立了寒武纪公司并获得多轮融资,据2018年6月的第四轮融资中,估值为2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中科院旗下基金、科大讯飞、国投创业、阿里等。

可以说,寒武纪是当下非常典型的技术立业、知识变现范例。

成也伟华 败也伟华

目前,寒武纪在商业化上并没有达到其在技术上的水平。诚然,在2017年,寒武纪通过与伟华合作,以向伟华出售IP的方式将寒武纪1A处理器集成到了伟华手机芯片中。当年,余大嘴就以人工智能为亮点重点宣传,伟华Mate10也被媒体打上“真正的AI手机”标签,接着人工智能大火的东风,助推了伟华Mate10、mate20等一系列手机的品牌光环、技术光环和商业销量。

不过,在最初德国的发布后上,伟华的PPT里寒武纪变成了麒麟NPU,之后中科院给伟华发了一封“贺信”,非常巧妙委婉的指出,所谓麒麟NPU其实是寒武纪1A。之后国内的宣传上伟华才改了口径。

诚然,这可能仅仅是营销部门偶然为之,但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这其实是伟华与寒武纪分手的预兆。对于AI芯片这样一个新风口,伟华显然不会只满足于采购上游供应商的产品,在接触了寒武纪之后,自己开发一款AI芯片对于家大业大的伟华而言,只是时间问题。

在与伟华分手之后,寒武纪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时至今日,公开市场上也没有出现类似于伟华这种千万级销量的客户,这对于寒武纪在商业上的造血能力和品牌光环而言不可谓不大。可谓是成也伟华,败也伟华。

寒武纪IPO 宜兼顾技术和商业模式

AI芯片的未来在于和应用结合的是否紧密

由于AI概念非常火,国内不少新兴团队和互联网巨头纷纷研发AI芯片,在发布会上,各个都用PPT吊打英伟达,以展示自己的性能优势。然而,这种PPT吊打是有一定取巧成分的。

通用性和专用性来说,从CPU到GPU,再到ASIC,通用性递减,专用性递增。国内大多数人工智能芯片都是ASIC,都是以牺牲通用性,换取专用性。国内一些在PPT上吊打英伟达的AI芯片,其实只是在局部性能上超越英伟达,但其他方面就不行了。

而AISC这种专用性,必须是有足够的量才能够把成本降下来。这导致AISC更适合本身就有AI应用的大公司,比如谷歌,谷歌自己的数据中心就有足够的用量,而且庞大的使用量还能平摊TPU的研发成本。而对于一些小公司而言,英伟达的GPU更加灵活,编程更加方便,生态圈也更加完善,因而更加倾向于采用GPU,甚至是FPGA这种更加灵活的芯片。这就导致寒武纪这类ASIC芯片则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作为大公司,显然是会倾向于自己研发AI芯片,或收购、投资一家AI芯片公司;作为中小公司,则更加倾向于GPU、FPGA这类编程更加方便、更加灵活的芯片。这也是为何龙芯首席科学家在几年前就曾经表示,AI芯片公司未来可能被阿里这样的巨头收购,或伟华这样的整机厂商收购。

这里强调一点,AI芯片的未来不在于PPT上能否吊打友商,而在于和应用结合的是否紧密,能不能被广泛应用,形成自己的根据地、基本盘。如果做不到,最终恐怕难逃被寡头收购的命运。

寒武纪IPO机遇与挑战并存

就IPO来说,寒武纪肯定是能成功的,因为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商业问题,更是一个“ZZ”问题。寒武纪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款AI芯片,在舆论上已经多了很多技术以外的东西,因而相关部门会一路绿灯,IPO只是时间问题。

寒武纪IPO 宜兼顾技术和商业模式

寒武纪IPO 宜兼顾技术和商业模式

不过,IPO对于寒武纪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是挑战主要是当下寒武纪遭遇了一些困难,比如商业市场开拓问题,行业人士告知,由于在商业上没能创造人工智能神话,一些投资人有点急,想趁着芯片热和人工智能热还未消退之际IPO套现。还有网友在Z乎上发帖,称公司内部中科系和伟华系内斗。说是机遇,主要是IPO圈来的资金可以为寒武纪下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弹药,一旦在商业模式上成功的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寒武纪就可以化危为机,扶摇直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寒武纪   麒麟   英伟   通用性   技术   阿里   人工智能   中科院   光环   创始人   商业模式   机遇   芯片   美元   国内   商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