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CEO称英伟达收购不涉出口禁令

日前,Arm首席执行官西蒙·塞格斯接收CNBC采访时表示,他希望监管机构能够“看好”该公司与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交易。塞格斯表示,“全球许多司法管辖区都需要通过监管机构的批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监管者必须进行大量互动才能提供他们想要的信息。从技术上讲,中国可以阻止这笔交易”。当被问及是否担心来自中国监管机构的审批压力时,塞格斯表示,“被一家美国公司收购并不会改变我们持续向世界提供技术的初心”。


ARM CEO称英伟达收购不涉出口禁令


ARM CEO说了不算

总的来说,西蒙·塞格斯的的意思就是表示收购不会涉及出口禁令,希望中国批准收购。铁流认为,塞格斯之所以这样表态,主要是屁股决定脑袋,代表的是大资本的力量,先表个态把审批监管机构糊弄过去再说。至于是否会涉及禁令,这个ARM CEO说了根本就不算说,必须是川普或拜登才有资格。

何况从历史上看,ARM可谓是劣迹斑斑。2年前,川普升级制裁,ARM决定遵守禁令,BBC爆料了ARM的内部文件显示ARM断绝一切与H公司的合作。虽然国内ARM CPU厂商和一些媒体鼓吹ARM中立、自主,但从实践上看,ARM也是屈从于西方政客的,谈不上中立,至于自主就更是伪命题。诚然,一些网友认为国内ARM CPU购买了ARM V8指令集的永久授权,但这种商业授权行为根本无法对抗西方政客动用国家力量下达的禁令,西方国际可以用威胁国家安全的名义轻易将授权作废。

ARM CEO称英伟达收购不涉出口禁令

ARM创始人Hermann Hauser就对英伟达收购ARM非常忧虑,认为将ARM出售给英伟达意味着ARM将受到美国CFIUS法规的约束,即便是英国企业也将受制于白宫。在写给英国首相的信中,Hermann Hauser也提到,科技主导地位事关经济主权问题,更是强大的贸易武器。

对于西蒙·塞格斯的表态,网友表示“信你个鬼”。


否决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此前,彭博社报道,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几家科技公司一直在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沟通,希望该部门要么否决这笔交易,要么增加附加条件,确保它们能继续使用ARM的技术。这些公司最担心的问题在于,英伟达可能会强迫ARM停止与中国客户的合作。

对于该事件,铁流认为,即便能够否决收购,也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而且否决之后大陆缺乏反制手段,这会使否决流于形式。长远来看,还是应当放弃ARM技术路线,摒弃美国技术体系,另起炉灶,走独立自主发展路线。

铁流认为,当下,美国在各个环节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此前要求台积电在美国设工厂就是为了加强对制造环节的控制,即便本次英伟达收购ARM被否决,下一次也会有另一家美国财团或企业收购ARM,因为这能大幅加强美国对芯片设计环节的控制,这正是美国政府努力的方向,因此,铁流认为,即便否决收购,也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美国强化对ARM的控制是大势所趋。即便相关部门否决收购,就能完全避免ARM的美国化么?

更为关键的是,我国其实缺乏反制措施。


ARM CEO称英伟达收购不涉出口禁令

缺乏反制措施

有人说,如果英伟达不过相关部门的意见进行收购的话,那么,英伟达和ARM就要自绝于我国市场,因此只要相关部门部审批,英伟达的收购必然功败垂成。

但问题在于,当下对于ARM和英伟达而言,在大陆市场完全是卖方市场,而并非买方市场。现在是我国诸多企业在技术上依赖于ARM和英伟达,而不是反过来。以H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高度依赖ARM授权,国内不少企业都对英伟达的GPU有依赖,如果说PC显卡上还有A卡做备份的话,在人工智能方面,由于英伟达在软件上的高投入,A卡是暂时无法替换N卡的。

当下,一些企业游说相关部门拒绝审批,就是为了避免英伟达收购ARM后带来的卡脖子问题,生怕以后用不了ARM的技术。如果因为相关部门不批准,而英伟达却执意收购,然后相关部门禁止英伟达和ARM在我国开展业务,这对依赖ARM授权的企业而言,无疑是釜底抽薪,彻底失去了购买ARM授权的机会。这么做无疑是给川普送上神助攻。

可以说,我们对ARM和英伟达没有太多的反制手段,最严厉的手段——“禁止在华开展业务”压根没法用,因为一旦使用这项禁令,国内一批ARM芯片就要“休克”或“绝版”。在没有强力反制手段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在决策上会比较被动。


与其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一直以来,国内一些企业非常热衷于将ARM标榜为自主,非常热衷于“跟在洋人身后吃土”,言必“融入国际主流”、“融入全球产业链”。将ARM包装为自主后,还利用政商关系,大肆进军机关单位和国企市场。这会把我国IT产业引向歧路,成为ARM的附庸。

铁流认为,从宏观上看,ARM美国化未必是坏事,因为英伟达收购ARM后,ARM所谓自主的皇帝新衣将彻底暴露出来。从彭博社的报道来看,过去个别公司标榜ARM自主是伪命题,因为如果真能自主,压根就用不着游说相关部门拒绝审批。反而应当是“任由英伟达收购,我自岿然不动”。

个别企业即便手眼通天,也只能在一段时间内骗一部分人,无法做到长期欺骗所有人,特别是在“ARM=自主”皇帝新衣被揭穿后,越来越多的人必然会认识到这个问题,认识到ARM技术路线的风险,认识到必须建立自主技术体系的必要性。

英伟达收购ARM,以及ARM与DAPPA深度合作,反而起到引导国内决策者和企业摈弃ARM,转而建立自主技术体系上来,将极大地有利于构建 除wintel体系和AA体系之外的独立自主的第三极。

如果付出一定代价达成妥协,个别企业反而会继续把ARM包装成自主冲击相关单位和国企市场。正如2019年ARM断绝与该公司合作之后,在两边家长谈判局势缓和后,该公司又找ARM背书鼓吹ARM CPU自主可控。

在当下国内有自主CPU托底的情况下,ARM并不是底线问题,而是一个可选,也可不选的问题。

我们必须对ARM技术路线的风险保持清醒认知,特别是在对自主性有较高要求的市场不宜倚重ARM。不能将建立我国自主的IT体系寄希望于ARM技术路线,而应当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英伟   禁令   西蒙   铁流   反制   美国   中国   路线   自主   体系   国内   财经   市场   技术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