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F结束与美企合作是正常商业操作

日前,一家美国半导体企业自曝与英国芯片工厂Newport Wafer Fab(NWF)的合作生变,不得不寻找新工厂代工芯片。Newport Wafer Fab在7月被中资旗下企业安世半导体收购,由于安世半导体被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持有,美媒报道标题中曾出现“中资收购英国芯片工厂伤害美企”的字样,暗指NWF中断与美国半导体企业的合作是由中资股东授意的。铁流认为,这种揣测是毫无根据的,完全是将商业问题政治化。


NWF结束与美企合作是正常商业操作

NWF结束与美企合作是正常商业操作


闻泰是NWF大股东

本次是一家美国Fabless设计公司和一家英国Foundry之间中断了商业合作,之所以和中国企业产生牵连,根源就在于NWF被NEPTUNE全资持有,NEPTUNE又被安世半导体全资持有,安世半导体又被闻泰全资持有,经过多层套娃后NWF被闻泰全资持有。

闻泰原本是一家类似富士康的ODM厂商,专门给小米等手机企业做代工,闻泰与小米的合作使双方均获得高速发展,由闻泰代工的红米系列手机堪称价格屠夫打的一票山寨机基本退出市场。在此之后,闻泰成为了全球最大的ODM厂商之一,ODM全球出货排行中,闻泰基本排在前几位,2015年更是依靠借壳上市成为了A股ODM第一股。

由于ODM大厂之间竞争激烈,整个行业利润微薄,闻泰在兜里有些钱之后积极转型,曾经打算收购豪威入局COMS传感器。不过,由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韦尔股份与奥视嘉创等33位北京豪威现任股东签署了《重大资产重组框架协议》,闻泰收购豪威的计划胎死腹中。

在收购豪威的计划搁浅后,闻泰把目标瞄准安世半导体,安世半导体的前身为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2019年12月,闻泰通过“蛇吞象”的方式以268亿元的价格拿下了安世半导体74.46%的股份,在2020年6月和9月,闻泰分两次收购了安世半导体剩余股权,实现了100%控股。

在2021年7月,安世半导体与NWF的母公司NEPTUNE及其股东签署了有关收购协议,交易完成后,安世半导体将持有NEPTUNE 100%股权,并通过NEPTUNE持有NWF 100%权益。英国当地时间8月12日,安世半导体收到英国公司注册处的股东权益确认通知书,确认了安世半导体持有NWF母公司NEPTUNE全部股东权益。

从这几次收购来看,闻泰的转型意愿是非常强烈的,相对于联想这类沉迷于ODM的厂商而言,闻泰显然更有野心和闯劲。


NWF中断合作完全基于商业逻辑

从将NWF出售给闻泰,到这次NWF中断与美国Fabless公司之间的合作,其实都是非常正常的商业操作,美媒的报道完全是将商业问题政治化,人为制造对立情绪。

NWF和其母公司NEPTUNE及其股东之所以愿意出售,根源还是NWF在当时已经沦为烫手的山芋。从公告上看,NWF 2020财年末总资产为4470.76万英镑,净资产为-517.73万英镑,2020财年实现营业收入3091.10万英镑,净利润为亏损1861.10万英镑。

从以上数据看,NWF就是一个资不抵债的赔钱企业,虽然NWF 的芯片制造能力对于很多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是非常稀缺的,但对于资本家而言,无法赚取高额利润的企业就不是优质企业,对于NWF这种净利润为亏损1861.10万英镑的企业完全就是“负资产”,因而将其出售给白衣骑士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之所以会卖给中国买家,主要还是因为中国买家这几年在国际收购中可谓一掷千金,加上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本身就有不少公司具备很强的芯片制造技术水平和芯片生产能力,自然对NWF不感冒,全球买家中仅有中国企业会对欧洲这些已经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边缘化且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感兴趣,并愿意给出高溢价。

NWF本次中断与美国公司的合作,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商业操作。自2020年年末以来,全球全球“芯片荒”愈演愈烈,小到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大到汽车这类动产均深受其害。在今年年初,大众汽车公开表示,2021年第一季度削减汽车产能10万辆,丰田在中国的数条生产线曾因芯片缺货而关闭,还计划将德克萨斯州生产的坦途卡车的产量削减40%......在全球“芯片荒”的大背景下,市场需求激增,整个芯片制造产业链都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硅晶圆供应商信越、胜高、环球晶圆、Silitronic、LG的产能均已吃紧;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制造产能均供不应求,联电、世界先进(VIS)等芯片制造商开工率保持在接近甚至达到100%的高水平。

安世半导体产品包括分立器件、逻辑器件、MOSFET器件三大类,年产销器件近1000亿颗,其汽车用低压功率MOS管市占率第二,仅次于英飞凌。从NWF年营业收入3091.10万英镑可以看出,NWF其实是一家小公司,与台积电、三星、联电、格罗方德、中芯国际等晶圆厂在体量上差距巨大,芯片的产能非常有限。安世半导体是NWF的大客户兼全资股东,特别是在闻泰已经全资持有NWF和安世半导体的情况下,俨然成为一家IDM厂商,在全球芯片产能吃紧的情况下,必然会挤占NWF的产能。何况美国芯片设计公司流片渠道广泛,NWF这类欧洲的小公司在议价上非常被动,往往只能给出“友情价”以吸引美国客户。

总之,在全球“芯片荒”的大背景下,NWF产能吃紧,仅安世半导体的需求就足以让生产线高负荷运转。在中国市场已经被闻泰打开且在闹“芯片荒”的大背景下,安世半导体则根本不愁找不到买家,NWF中断与美国客户的合作关系也就理所当然了。

NWF结束与美企合作是正常商业操作

结语

相对于联想从IBM那里买PC和服务器业务,闻泰收购安世半导体和NWF是比较有野心的。安世半导体虽然名声不显,不像设计CPU、GPU的英特尔、英伟达、AMD、ARM等公司这么有名,但在很多细分市场还是有很强竞争力的,其小信号晶体管和二极管、小信号MOS管和接口保护器的市场份额均为第一,汽车用低压功率MOS管市占率第二。在整合安世半导体和NWF形成IDM后,在量产能力和工艺的成熟度方面,国内同行是存在较大差距的。闻泰的这几次收购,对于提升本土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与联想的那些“捡垃圾”式收购是天渊之别。

有鉴于“大英自有国庆在此”,英国对于出售半导体企业几乎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的状态,ARM被卖给了日本软银,Imagination被卖给了一家中资背景的基金,作为中国高铁核心组件的IGBT芯片技术也是源自于英国。当年,中车先是收购了一家英国公司,然后在收购获得的原始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新一代IGBT芯片。在2012年底,国产3300伏IGBT芯片通过了技术鉴定认证,可以满足高铁使用标准,成功打破国外垄断。从过去的例子上看,只要美国政府不过度干涉,中国企业或中资背景基金从英国收购半导体公司还是有一些成功先例的。

本次事件的最大启示是中国的媒体走不出去。过去几十年,中国商品畅销全球,中国企业和中国资本也登入欧美市场,但中国的媒体始终走不出去,很多时候甚至沦为西方话语权下的复读机和传声筒,导致媒体可以肆意造谣抹黑中国误导西方民众。很多事件明明是商业问题,大家商业上谈不拢那就好合好散,但在国外媒体一通添油加醋的报道后就变成了政治问题,造成美国民众“无脑式”的仇恨中国,美国政客之所以喜欢打“中国牌”,喜欢煽动“反华情绪”,而不敢煽动“反犹太情绪”,就是因为反犹太成本高昂,而反华则无本万利。

当下,中国“硬实力”蒸蒸日上,但在“软实力”和“巧实力”方面依旧与美国有一定差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三星   商业   吃紧   中资   英国   中国企业   美国   英镑   产能   半导体   中国   股东   芯片   结束   操作   财经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