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官不入民宅,父不进子房”,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人流传着很多俗语,这些俗语有不少是农村人在日常生活、交际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和道理。它们听起来简单直白,其中包含的意义却耐人寻味。

农村俗语“官不入民宅,父不进子房”,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比如说“官不入民宅,父不进子房”,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很简单,但为啥农村老人会这么说呢?有啥人情道理?

官不入民宅,是说当官的不能老是跑到老百姓的家里。虽然说当官要亲民,但是还应该有个度。农村人大多数热情好客的,如果有官员来到家里,通常会准备好丰富的东西来招待,既耽误时间,对老百姓来说还是不小的开支。

父不进子房,是说儿子长大以后父亲的不要随便去儿子房间。人总有自己的隐私,父亲不经允许就进去孩子房间,看到孩子的隐私后,双方都可能很尴尬。而且儿子成亲后,房间里可能还有媳妇的东西,作为父亲再随意进出,就更不合适了,很容易引起风言风语。

“官不入民宅,父不进子房”,简单的10个字,包含着人情世故的很多道理。人应该将自己的身份摆放正确,不要毫无顾忌地插手其他人的生活。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子房   民宅   俗语   农村   风言风语   老百姓   道理   家里   父亲   隐私   房间   儿子   东西   简单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