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为电缆贴上“电子标签”

近日,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正式完成10千伏新城线、温北线两根“手拉手”运行电缆电子标签(RFID)安装。“共计涉及电缆28.258公里,工井114个、共计标签536个。”


“通过给电缆线路安装RFID,就可以实现电缆及通道路径、关键位置的定位查找与确认,不仅减少施工安全事故,而且有效减少电缆通道及设备隐患,提高设备运行、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运检部高压配网专员叶森说道。


武义为电缆贴上“电子标签”

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运维人员为配电柜贴“电子标签”  

电力电缆在城市内的配网系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作为电力重要基础设施的电力电缆通道也越来越庞大复杂,且由于电缆本身的隐蔽性高等特点,电缆的路径寻踪和电缆判别给运维人员带来很大难度。目前电缆通道巡检工作主要依赖书面图纸资料,存在遗失或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抢修时依然需要进行通道开挖,结合电缆路径仪和识别仪等设备对电缆逐一排查,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电缆电子标签(RFID)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技术人员给电缆井、电缆、开闭所分别安装高安全低频电子标识器、扎带式超高频标签、粘贴式超高频标签。通过电缆路径探测仪器进行路径和工井明确,使用掌上电脑PDA实现对RFID数据的采集、存储,最终形成一整套电缆管线地理数据图,并在地理地图上标注每个电缆井位置坐标以及所有电缆走向和中间接头位置,实现每个电缆井内均可以查看完整井内信息。


电缆电子标签(RFID)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电缆通道设计、施工、验收、投运、运行、检修、事故抢修、竣工资料维护的全过程管控,规范并实现数字化、流程化的管理目的,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打下扎实、全面的数据基础,同时标志着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电缆管线运维从粗放型向数字化管理的转型,从而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下一步,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将进一步推进电缆数字化运维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电缆数字化普查结果,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强化数字赋能,结合供电服务指挥系统、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等提高抢修效率、供电可靠性,降低设备运维成本,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武义县   井位   电缆   电子标签   管线   电网   贴上   可靠性   路径   通道   效率   电力电缆   标签   数据   设备   财经   公司   武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