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已经降温!理财资金或将迁移,钱会去哪儿?

楼市已经降温!理财资金或将迁移,钱会去哪儿?


经过一年来的严厉调控,楼市已经进入到了“量缩价减”的状态。一二线楼市成交量明显下降,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被明显抑制,甚至出现了下跌。比如上海、广州、合肥、宁波、无锡、徐州、长沙、武汉、青岛等城市房价明显回落。


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二手房参考价制度、学区房“新政”等政策的出台或执行,未来楼市继续降温是显而易见的。“炒房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很多人都好奇,过去20年,楼市无疑是资金最大的“蓄水池”,那么经过一波调控后楼市资金必定存在外溢,那么钱会去哪儿?


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过去20年,房产投资给人的印象是“稳赚不赔”,因此房产投资首先是“赚钱效应强”,其次是稳健,本金基本能得到保障。


楼市降温后,房产投资资金两大流向基本是明确了。


一、权益类市场


以股票、股票型基金为代表的权益类市场总特征是高风险、高收益,赚钱效应强。因此楼市降温后会有部分资金买股票、买基金来换取更高的收益。


截至9月13日收盘,A股成交量连续39日破万亿,逼近2015年连续43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元的历史纪录。


A股成交量放大,说明有增量资金进场,这些资金从哪里来,当然有楼市资金的贡献。一方面有些投资者直接买入二级市场的股票,另一方面,也通过购买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方式间接进入权益类市场。


当下,虽然目前股价涨幅空间有限,但成交量已明显放大,我们相信A股继续向上的空间还是有的。就好比发动机,一旦踩了油门,惯性作用下还会向前冲一段路程。


二、固收类市场


过去20年,房价较少出现下跌的情况,因此对于许多房产投资客来说,它们的投资风格较为保守,难以接受本金5%,甚至10%的下跌。


在固收类市场中,最成熟的无疑是银行理财,因为银行存款一直是保本,而资管新规以前银行理财也存在过刚兑,所以固收类产品是银行的“看家产品”,其次还有货币基金。


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收益率为 3.52%,这一收益虽然可能低于过往房价涨幅,但明显高于存款利率。对于许多楼市资金来说,在低风险之下,这部分收益基本也是能接受的。因此会有一部分资金分流到银行理财市场或货币基金。


最近有人说A股成交量的放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银行理财资金流入。我认为可能性较小,因为银行理财资金风险偏好较低,还不大可能接受股票这样的高风险投资。


相比较来看,权益类市场的特征是高收益高风险,固收类市场特征是低收益低风险。


个人认为,如果觉得股票风险太高,而固收收益偏低,那么投资风险收益介于两者之前的产品也是不错的。比如混合型基金、指数基金、定投等。


总之,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不同的风险偏好,不同的收益预期就要匹配不同的投资资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楼市   资金   本金   成交量   涨幅   货币基金   收益   房价   特征   权益   风险   银行   股票   房产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