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德合作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微纳光学制造”成功举办

第三届中德合作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微纳光学制造”成功举办

9月16—18日,第23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展会覆盖信息通信、精密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激光、红外、紫外、传感等产业链,汇聚了全球3000多家光电企业参展。

从现场的展出情况来看,随处可见“亚微米”“纳米级”“微纳”字眼,可以说,光学相关制造技术已经进入微纳时代。从光通信到光传感,到光显示,从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光学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呈现爆发时增长。微纳制造技术贯穿这些领域,是技术产业化的基础,也将迎来创新和突破式发展。

9月17日,由深圳市微纳制造产业促进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协办的“第三届中德合作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微纳光学制造”在光博会期间成功举办。微纳光学领域的产学研界杰出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微纳制造技术在光学领域的应用,探讨微纳制造技术产业化、国际技术合作路径与产业生态建设等核心议题。

第三届中德合作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微纳光学制造”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盛况

首先,深圳市微纳制造产业促进会会长王大伟作开场致辞

王会长回顾了从七、八年前开展海外技术合作路径探索时的快乐,逐渐锁定我国技术薄弱环节微纳制造领域后,推动中德合作项目落地中的艰辛,再到转而聚集本土已落地生根微纳制造企业,成立深圳市微纳制造产业促进会时,获得的准会员大力支持和多方支援。她表示,从四年前,我们还在质疑“微纳制造”定义的必要性,到今天,我们都在直接面对“微纳制造”材料、工艺、设备及相关人才紧缺的现实问题。我们只能加快速度前进,一方面抬头看世界,一方面埋头自创新。相信再到未来,不仅是我们这些会员企业熟知微纳制造技术,那些科技产品公司,除了生产工厂之外,技术创新实验室也将成为标配,而在那里,也必有我们微纳制造技术成果的身影。时隔三年,重启中德合作创新论坛,一是顺应中德在微纳制造领域合作可实现两国经济共赢的必然性,二是提醒我们自己,国际技术合作的开放机制,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因。。

促进会接下来一年中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产业促进工作。

1、走访全国微纳制造企业和相关需求企业,调研会员企业共性需求,也调研非微纳制造企业所需的微纳制造技术共性服务,积极参与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项目的产业化论证,包括微纳光学领域共性服务方案,MEMS中试平台服务方案等等。

2、对标国际微纳制造技术产业发展脉络,持续开展产业研究,发布微纳制造技术/专利产业化调研报告,为业界提供专业参考;

3、筹备微纳制造技术产业化信息平台——以产业化为导向,集人才、设备、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第三届中德合作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微纳光学制造”成功举办

▲ 深圳市微纳制造产业促进会会长 王大伟

紧接着,王大伟会长与促进会专家顾问共同为“深圳市微纳制造产业促进会国际人才工作站”揭牌。工作站工作站旨在激活国际资源赋能服务能力,为企业寻找、培育微纳制造工程师人才,匹配擅长微纳制造技术资产构建的知识产权人才,建立国内外人才引进通道,提供人才资源对接等精准服务。

第三届中德合作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微纳光学制造”成功举办

▲ 工作站揭牌的专家顾问:郭滨刚、毕亚雷、王大伟、孙晓玉、吴向方

接下来的嘉宾演讲环节,紧扣“技术产业化”主题,按照技术产业化阶段和产业链顺序进行。

首先演讲的是科研机构代表。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微纳系统与仿生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艳博士发表主题演讲:“纳米压印技术及超表面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陈博士介绍了纳米压印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和技术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在生物传感器制造方面的技术发展。

第三届中德合作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微纳光学制造”成功举办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微纳系统与仿生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艳

深圳市微纳制造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姚磊发布:《微纳制造技术/专利产业化分析报告——纳米压印》。报告梳理了纳米压印技术的产业化历程、产业集群与竞争格局、技术路线及专利布局。报告总结认为,纳米压印技术在光学、传感、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大面积产业化应用即将爆发,同时提出了产业集群发展建议。

第三届中德合作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微纳光学制造”成功举办

▲深圳市微纳制造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 姚磊

纳米压印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冀然博士发表演讲“纳米压印光刻:AR衍射光波导生产解决方案”。冀博士指出,纳米压印作为一项平台型微纳加工技术,技术日趋成熟,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AR光波导方面的应用将迎来爆发。

第三届中德合作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微纳光学制造”成功举办

▲天仁微纳董事长 冀然

华天慧创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浩博士发表演讲:“WLO晶圆级微纳米精度集成光学Foundry Service平台”。周博士认集成光学Foundry Service是行业发展趋势,WLO技术是近场光学的最佳制造技术。

华天慧创科技是华天集团设立的高科技企业,建立了WLO foundry service 晶圆全套生产和检测以及COB设备。公司在纳米压印Micro Lens Array的对准控制能力、10mm超微距active alignment贴装能力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第三届中德合作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微纳光学制造”成功举办

▲华天慧创副总经理 周浩

深圳市光科全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州发表演讲:“微纳米结构材料在光学领域的应用”。李总详细介绍了微纳米材料——光子晶体的功能和在显示领域的应用。光科全息公司研制和生产光子晶体型光学薄膜,各种曲面大画面、特殊形状的基于复合层结构和微光学结构的光学投影显示薄膜及器件,全息显示薄膜及器件,下一代车载全息HUD显示系统用光学薄膜成像核心。公司的光子成像薄膜材料已经在投影领域有了大范围的批量应用,进入了一些居于全球头部的投影设备公司的上游供应链。

第三届中德合作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微纳光学制造”成功举办

▲光科全息研发总监 李州

深圳市海谱纳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CEO黄锦标发表演讲“微型高光谱MEMS芯片及产业化”。高光谱成像源于空间科技,海谱纳米开发了高光谱成像微型化(MEMS)芯片,实现了高光谱成像技术民用化,产品面向智能手机、AloT、自动驾驶、安防、医疗等市场,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多种产品,覆盖全光谱,已实现量产,产业化速度全球领先。

第三届中德合作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微纳光学制造”成功举办

▲海谱纳米CEO 黄锦标

圆桌对话环节:“国际规则下的微纳领域技术产业化路径”,由五位具有丰富国际技术合作经验的嘉宾参与研讨——王大伟会长、珑璟光电副总经理康钢、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负责人毕亚雷、瑞典Obducat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张清峰、蓝海优利公司创始人李自军。

嘉宾们就国际技术合作中的国际规则认知差异,根据各自宝贵经验,提出了各自的合作机制建设建议、知识产权收益安排建议、技术产业化协作方案等。嘉宾们就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协同创新平台需求达成一致,“软性”组织平台,“硬性”技术平台,都是微纳制造产业迫切需要的。嘉宾均表达了多方合作意愿,也提出了将开展工程师培训、发布行业技术白皮书等等具体计划。

第三届中德合作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微纳光学制造”成功举办

▲圆桌对话嘉宾:王大伟、康钢、毕亚雷、张清峰、李自军

至此,论坛落下帷幕,明年同一时间再见,有兴趣参与者提前预约各类席位

此次论坛向大家展示了微纳制造技术(特别是纳米压印于光学制造)的发展脉络、技术应用前景、领先企业技术产业化成果,嘉宾们达成共识、与会人员收获满满。我们期待微纳制造技术的相关产业界,一年比一年更加深入的协同创新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光学   压印   全息   光谱   促进会   深圳市   深圳   技术合作   纳米   嘉宾   领域   产业   粤港澳   财经   国际   技术   公司   论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