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到底谁抄的谁?

2020年,比亚迪发布了DM-i超级混动技术,稍微对汽车较为了解的人都知道,它的技术原理,和本田i-MMD混动十分接近,那么这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有传闻说,是本田抄袭的比亚迪,比亚迪还跟本田庭外和解了,但是找遍全网都没有找到相关的新闻,事实究竟如何呢?

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到底谁抄的谁?

我们先来说说,比亚迪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各自的发展史。

比亚迪至今为止一共有四代混动技术,从2008年开始,比亚迪推出了第一代DM技术首款车型比亚迪F3DM。初代的混动技术和比亚迪的DM-i混动,也就是第四代DM混动,走的是同样的技术路线。第一代的混动成本大约在2-3万元,而第四代的DM-i混动成本大约是1万元。而比亚迪的2013年发布的第二代DM和2018年发布的第三代DM,以动力性为基础,采用P3、P4结构,成本介于第一代和第四代之间。

本田的i-MMD混动,前身是本田1999年推出的IMA混动,1996年申请的专利,采用的是并联式结构,其主要特点就是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来源,电机为辅助动力来源,后来本田又推出了,IDCD混动,这是一套单电机,使用DCT变速箱的并联系统。直到后来,推出了i-MMD混动,2013年9月,首台i-MMD混动的车型上市。

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到底谁抄的谁?

为什么说,本田的iMMD和比亚迪的DM-i结构非常相似?因为它们有这样几个共同点。

1、驱动电机和差速器直连,中低速电机直接驱动车辆。对应工况是纯电。

2、发动机和发电机直连,中低速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辆,而是为电池充电。对应工况是串联。

3、发动机可以通过离合器直驱,这时候电机也可以参与驱动,起到辅助的作用,一般在高速行驶的时候直驱车辆前进,对应工况是并联。

所以这种结构一般有两个电机,M1和M2,一个发电机,一个驱动电机,它的结构可以简单概括为“离合器的双电机串并联混动”,和其他主流的混动系统有明显的区别,比亚迪的DM3采用的P0+P3+P4的双电机并联架构,而丰田以及雷克萨斯使用的THS混动动力系统属于混联式架构。

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到底谁抄的谁?

既然架构弄清楚了,我们就去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网去翻翻,来看看到底是谁先提出的这项专利。

先看本田,本田i-MMD成型的专利,专利公开号是CN102007011,在日本申请的日期是2008年4月,在国家专利局申请的时间是2009年2月,结构符合我们所说的,双电机串并联混动结构,只不过在在离合器之后再增加了一组超速挡齿轮。

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到底谁抄的谁?

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到底谁抄的谁?

再看看比亚迪,比亚迪最早的关于DM-i的成型专利是2007年申请的,也就是比亚迪F3dm上的那一套,从结构上来看,采用的是发动机和电机的串并联结构,三点特征都符合,专利全文中说明了,这套结构是在US6209672的专利基础上改进的,同样是增加了一套超越离合器。

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到底谁抄的谁?

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到底谁抄的谁?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搜索US6209672这个专利,申请时间是1999年,申请的公司是Paice公司,同样是串并联混动结构,而且这是市面上最早的类似混动结构。看专利图,、驱动电机和差速器直连,发动机和发电机直连,发动机可以通过离合器直驱,都符合特征。驱动形式和比亚迪DM-i混动,以及本田的iMMD混动一模一样。只不过,比亚迪和本田都在离合器之后再增加了一组超速挡齿轮

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到底谁抄的谁?

那么,Paice公司,是何方神圣?它是由前苏联移民美国的工程师Alex Severinsky创建,骨干成员有两个,一个是前凯迪拉克首席工程师,前通用汽车研究实验室技术总监鲍勃·滕普林,还有一个是通用汽车的元老——Ted Louckes。他们发明了很多混动汽车的专利,对于混动汽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到底谁抄的谁?

也就是说,无论是比亚迪的DMi混动还是本田iMMD混动,都是源自Paice公司的US6209672专利,只不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小的改进,只要是小小的改变都符合专利申请的规范,所以压根谈不上谁抄袭谁。而2019年,这项专利也到期了,所以,无论是国产车还是合资车,都能够免费使用这项专利了。无论是长城还是奇瑞,所使用的混动技术,都是在这套混动系统基础上的改进版本。

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到底谁抄的谁?

当然了,专利是专利,产品是产品,从专利到应用,还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是很难将这套系统真正量产的,曾经的比亚迪F3dm虽然量产了,但是因为发动机技术水平等等原因,导致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比亚迪都放弃了这套混动系统,而采用了一套以动力为主要追求的并联结构。所以说,虽然比亚迪、本田、长城、奇瑞的混动系统,最开始都是基于这套混动架构,但是,各家都做到了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值得肯定的,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关心的是实际效果。无论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对于其他专利合理合法地利用,我们都应该持鼓励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本田   串并联   差速器   工况   长城   离合器   发电机   架构   发动机   电机   专利   结构   动力   财经   系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