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公司业绩大盘点:招联等头部吊打区域性银行,小米等消金大亏

冰火两重天

作者:南惜

消金公司业绩大盘点:招联等头部吊打区域性银行,小米等消金大亏

《新言财经》梳理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持牌消金企业的业绩数据发现,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邮消金等银行系消金企业发展势如破竹,业绩增长迅猛,赶超多家区域性上市银行。

而此前表现强劲的捷信消金、苏宁消金等,却在走下坡路。小米消金、阳光消金等被行业看好的“年轻消金企业”,更是“出师不利”,成为业绩亏损的“少数”。

此外,中国平安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其去年4月份成立的一家联营消金企业——平安消费金融,账面价值已相较成立之时降低了1.51亿元。若该变动是由于或部分由于亏损导致,那么平安消费金融业绩亏损可能最高达5.0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平安消金更换了首席风控官。

与区域性银行一较高下,20家上市银行被招联碾压

消金公司业绩大盘点:招联等头部吊打区域性银行,小米等消金大亏

数据来源:上市银行、上市企业财报

根据《新言财经》统计,今年上半年可查询业绩或可根据公开信息计算的消金企业中,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邮消金、中银消金、马上消金等至少17家持牌消金企业实现了盈利。

本次业绩呈现出鲜明的特征,譬如:银行系消金企业发展迅速,业绩猛增。

具体来看,银行系消金招联消金一骑绝尘,以上半年15.42亿元的净利润遥遥领先于其他消金企业,同比增长166.8%,蝉联消金行业榜首。单就招联消金而言,本次招联的营业收入超过了锦州银行、哈尔滨银行、重庆银行等2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方面,招联则超过了盛京银行、哈尔滨银行等20家上市银行。

净利润排名第二的同样是一家银行系消金企业,为兴业消金,其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24亿元,同比增长92.5%。中邮消金紧随其后,也是所有消金企业中净利润增速最快的企业,同期实现净利润7.9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5倍。

中银消金和马上消金的净利润分别排在第四第五名,报告期内分别实现净利润5.32亿元和4.41亿元,同比增长425.1%和258.0%。

也就是说,消金行业赚钱最多的前五名席位里,银行系消金企业便抢占了四个席位。而实际上,马上消金前三大股东虽然均不是银行,但其也拥有一定的银行“血统”,重庆银行作为其第四大股东,对其持有15.53%的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净利润排名前五的消金企业中,它们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超过了多家上市银行。

“进退”之间,消金行业或再次迎来大洗牌

消金公司业绩大盘点:招联等头部吊打区域性银行,小米等消金大亏

数据来源:上市企业财报

总资产方面,位列前五名的企业分别为招联消金、马上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和捷信消金。

不过,在银行系消金企业势力不断扩大的同时,捷信消金、苏宁消金等非银行系消金企业在竞争中却是“节节败退”。

在2019年还位居消金行业总资产榜首,且带着“唯一一家千亿消金企业”光环的捷信消金,如今的总资产仅有377.5亿元,已退居总资产第五名,不及如今位列第一的招联总资产的三分之一。

同时,捷信消金近一年半的业绩也大不如前。2019年,捷信消金实现净利润11.40亿元,但在2020年却降至1.36亿元,同比下降88.07%。今年上半年表现则持续低迷,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2亿元,下半年能否继续盈利尚未可知。

此外,苏宁消金也由盈转亏,上半年亏损3400万元,总资产也相较上年末下降53.4%。

“一进一退”之间,消金行业或再次迎来大洗牌。

“年轻企业”多亏损,规模化是关键

本次业绩排行还呈现出一大特征,即一些成立不久却颇受业内关注和看好的的“年轻企业”,从业绩上看,却是出师不利,惨遭亏损

小米消金交出的截至去年6月30日的首份成绩单,便亏损了906.9万元,这次亏损距离小米消金成立开业仅过去一个月。尽管在2020年年底,小米消金扭亏为盈实现了109.4万元的盈利,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却有些惨,

根据《新言财经》计算,小米消金今年上半年亏损超过6500万元,甚至很大可能性领亏整个消金行业。

另一家拥有强大背景的“年轻”企业是阳光消金,其成立于去年8月份,由光大银行持股60%,但光大银行今年中报显示,阳光消金在今年上半年亏损了4300万元,仅次于小米消金。

从已知数据来看,小米消金、阳光消金和苏宁消金,是消金行业里为数不多的今年上半年出现亏损的3家企业。

利息差是消费金融业务的核心利润来源,在监管宽松时期,消费金融业务的利息差极高,但近年来,监管对于消费金融的利率管控极为严格,利息差不断压降。

“如果24%的利率上限规定严格执行,整个消金行业都会受到巨大冲击。从成本层面看,消金企业在开展金融业务时,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获客成本三大主要成本基本要达到7%-8%,再加上管理成本、研发成本等各类成本,基本不可能赚到钱。”一位头部金融科技公司高层告诉《新言财经》。

该高层还表示,“除非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获客成本三大成本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成本可以降低,但是非常难。或者像招联这样的把规模做大,拼硬实力。”

也就是说,消费金融业务想要良性发展必须要是规模化。“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成立的小米消金和阳光消金不可能在规模上一蹴而就,只能等待时间的检验。

中原消金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从数据来看,中原消金2019年、2020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和21.09亿元,但中原银行在这两年里自中原消金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收益均为负值,分别亏损0.27亿元和0.12亿元。也就是说,中原消金在这两年里均是亏损的。但其业务规模却在迅速扩张,在贷余额连续三年持续猛增,并有续增趋势。

今年上半年,中原消金也终于实现盈利,且盈利2.06亿元,赶超至少10家消金企业。

不过,小米消金和阳光消金能否成为下一个“中原消金”,还有待观望。本次2家企业亏损的原因,是因为业务快速增长而导致的阶段性亏损,又或是“风险成本”增加等原因导致?真正的答案,也只有它们自己清楚。

多家消金公司瞄准上市“补血”

规模的飞速扩张,随之带来的是资本问题。受杠杆率限制,拥有多元化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成为影响消费金融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竞争力。

近年来,诸多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增资、金融机构借款、同业拆借、资产证券化等多元渠道进行“补血”。

金融机构借款和同业拆借则是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主要的融资手段。

据各家年报显示,招联、捷信消费金融2017年-2019年同业借款或拆入资金的余额占负债总额的比重均在80%以上。

另外,还有半数的持牌消金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补血”,一方面可以解决中原消金资金问题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优化资产结构,提高公司流动资产的比例,以满足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需求。

今年年初,中原消金获批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成为年内首家、全国第14家获批信贷资产证券化(ABS)资格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截至目前,国内已获批发行ABS资格的消费金融公司还有:中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长银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

不过,消金企业的展业之志远不止于此。当前,已有多家消金企业将目光瞄向了上市融资渠道,其中自然少不了招联消金。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深圳银保监局关于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变更股权的批复》,公告显示,深圳银保监局同意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受让招商永隆银行有限公司持有的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5.85%股份。本次股权变更完成后,招联将由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各持股50%。

而早在今年3月18日,招商银行便发布《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内容显示,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招联IPO及收购招商永隆所持招联股权的议案》,其中第一项为启动招联上市研究工作,具体上市方案成熟后将再行提交董事会审议;第二项为招商银行收购招商永隆银行所持招联25.85%股权。

“招商永隆银行是招商银行在香港设立的100%持股子公司。因此,此次股权变更并未改变招联的股东控制实质。今年3月,招行发布的公告将上市计划和股权收购同时披露,二者之间确实可能有相关关系。原股东永隆银行是香港公司,招联如果在A股上市,股权变更后会使得上市流程更加便利,另外,在日常管理上也更加顺畅。”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向《新言财经》表示。

早在招联启动上市研究工作之前,捷信消金和马上消金便已先行一步。2019年7月,捷信消金母公司捷信集团计划赴港IPO,但随后撤回了上市申请。而这,却与其业绩开始衰退的时间节点颇为巧合。

2021年1月8日,重庆证监局官网发布公告,马上消金已和保荐机构签订辅导协议,拟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此外,中原消金也正谋划着上市这盘棋。

今年3月低,中原银行在公告中透露,中原消费金融计划在“二五”期间上市,形成资本补充的良性机制。

据悉,“二五”战略即中原银行制定的《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二五」战略规划》,2020年是其第二个五年战略规划的起步之年。也就是说,中原消金计划在2024年年底前上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小米   招商银行   银行   中原   区域性   净利润   兴业   头部   股权   上半年   公司业绩   大亏   业绩   成本   阳光   金融   行业   财经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