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难现非典后的V型反弹

总部位于纽约的研究机构中国褐皮书国际(CBB)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同比出现萎缩,情况较一季度冠病疫情肆虐时有所改善,但经济仍开始衰退。


5 月份中国经济数据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份报告。虽然经济有所回暖,但回升速度有限。5 月份生产上行幅度低于预期,需求的增长仍然疲弱,居民对非必需品消费偏谨慎,经济难以很快反弹。6 月份社会消费品增速可能小幅回正,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正较为困难。同时 2 季度海外疫情影响下,我国出口压力仍然很大。2 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会比 1 季度回升,但仍然负增长,2 季度 GDP 增速预计在-2%左右


中国经济难现非典后的V型反弹

中国经济难现非典后的V型反弹

2003年与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比


第三产业是中国经济的第一大拉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超过50%,但新冠疫情后居民消费恢复缓慢,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滑13.5%。1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 0.8%,实际可支配收入为-3.9%,即使消费限制放开,居民收入下滑也制约了消费增速的上行,2 季度社会消费零售恢复仍然较为缓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2%~-3%左右,与2003年的消费快速反弹完全不同


这预示着新冠疫情冲击后,2020年中国经济不大可能重现2003年非典后的那种V形反弹。


中国经济难现非典后的V型反弹

中国经济难现非典后的V型反弹

GDP季度增幅自2012年后已形成下降趋势


CBB报告指出,中国的制造业利润、资本支出和零售销售额等关键指标仍处在历史低位,与一季度相比几乎没有改善。零售业的表现最糟糕,收入和利润都延续了大幅度的跌势,即便信贷成本急剧下降,但似乎并没有鼓励处境困难的零售商借款,表明该行业持续疲软。相比之下,中国制造业较第一季度实现扩张,服务业则表现最好。


报告称,全球需求疲软仍是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受国际贸易影响较大的沿海地区。相反的,中国内陆地区因国内订单的显著好转获得了提振。


报告认为,经济恢复增长并不意味着能够回到疫情前的水平,除非全球需求更有力地复苏,否则中国经济在2020年全年有出现萎缩的风险。


实际上,由于中国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远高于SARS危机时候,中国下滑会恶化外围经济,而外围变坏也会拖累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会陷入正反馈循环的萧条中。美国经济重启进程、中美经贸关系会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摩根士丹利认为,第四季度的中国经济可能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则预测中国全年GDP增长在3%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中国经济   中美   疫情   疲软   非典   中国   全球经济   缓慢   季度   社会消费品   困难   利润   居民   需求   报告   经济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