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浅谈:剩余价值论&附加价值论

学生时代学到剩余价值论,心中有不少疑惑。但是当年还没有网络,不能方便的查询资料,所以这种疑惑持续了多年。

剩余价值是指剥削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的利润(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工资之间的差异),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如果列一个公式,那么:剩余价值=劳动价值-工资。

剩余价值考察的是劳动过程当中的"价值增殖"。显然,此"增殖"非彼"增值",但决定了经济现象领域中的价格和利润增长运动。剩余价值要在生产中创造出来,还要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实现。经过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实现剩余价值。剩余的一部分转为投资,成为资本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

对于剩余价值的疑惑,可以尝试提出几个问题,学问精深的专家可以做一番解答:

1、一家工厂,因为技术先进,每位员工月薪一万,厂子每月收入百万。另一家工厂技术或者管理落后或者货物没有销路,同样素质的工人,月薪5000,厂长每月干赔20万。请用剩余价值理论解释一下。剩余价值在哪里?

2、一个苹果,个头非常大。农民从树上摘下来,5元钱卖给了一个小商贩。小商贩又用10元钱卖给了一个水果店老板。水果店老板将苹果送给一个朋友。这位朋友将苹果精心包装一番,送上一个小型的慈善拍卖会,最后500元卖出。那么,这个苹果中间几次流转的过程,剩余价值在哪里,为什么价格会变化如此巨大?

3、一颗钻石,被一个小孩子河边捡到。孩子妈妈要去卖掉,有商人出一万元收购,没有卖。孩子长大后自学制作首饰,将钻石镶嵌到一枚戒指上,最终10万元售出。剩余价值在哪里?

一种理论,在某个时期可能会有其先进性,但是如果用于解读所有经济问题,则会显得有些牵强。

任何人,处于有限的空间和时间,眼光都是有所局限的。任何学说如果放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家,就可能很难去解释各种问题。

对于剩余价值论的疑惑,一直持续到若干年后,我看到的一本书《附加价值论

现代经济学浅谈:剩余价值论&附加价值论

日本邱永汉:《附加价值论》

一种资源或者原材料,通过加工,改变形态,被赋予了更多的“附加价值”。工人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取相应的报酬。

而最终的成品,通过运输,以及代理商,最终销售给消费者。这种使得商品靠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和便利,同样赋予了“附加价值”。

而企业家最后获利,可以将利益的一部分上缴税收,留下的可以自己支配,或者增加设备,提升科技含量,扩大生产。

如果企业家不够努力,经营不利,得不到市场认可,则商品的附加价值大大降低,最终就只有亏损一途。但是如果这些商品运送到急需这种商品的地区,有可能还可以高价销售,赚取更多的“附加价值”。

一颗苹果,放在不同的人手中,放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附加价值,就会有不同的价格体现。

一颗钻石,有其相应的市场价值,而经过加工,则产生附加价值,得以更高的价格售出。

这么一来,似乎所有的问题都能解释的通了,一点都不牵强。

一部成本2000元的手机,销售8000元,依然是通过个性化的设计以及软件的优化,加上品牌,形成自己的“附加价值”。

一块芯片,所用的原料最多几元几十元,通过高精尖的科技加工制造,最终成为计算机的心脏,依然是通过科技加工,被富裕了“附加价值”。

这个世界,哪里能够简单的用一个剩余价值就简单的描述剥削与被剥削,又如何能够凭空产生所谓的剩余价值。

相比之下,邱永汉的附加价值论,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去解释各种经济学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价值论   剩余   剩余价值   水果店   小商贩   牵强   劳动者   月薪   经济学   疑惑   钻石   苹果   价值   加工   商品   价格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