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暴跌,麻烦大了

国内的信用债,近两日上演集体跳水,打折出售。


随便贴一张债券价格的图给大家看(面值均为100元)。

信用债暴跌,麻烦大了


难道,难道,难道是为了欢庆“双11”?


债券为什么暴跌?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


在通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按照当前中国金融从业者的理解:

货币,就是指央行利率,利率高,就叫紧货币,利率低,就叫宽货币;

信用,就是指社会融资规模变动,如果减少,就是紧信用,如果增加,就是宽信用。

由此,产生了关于债券和股票投资的四象限。

紧货币+紧信用 股票大熊市,债券震荡市

紧货币+宽信用 股票慢牛,债券熊市

宽货币+紧信用 股票慢熊市,债券牛市

宽货币+宽信用 股票大牛市,债券震荡市


根据过去10个月股市和国债的情况,今年大概可以算作股票慢牛,债券熊市,按道理来说,这就是所谓的“紧货币宽信用”


然而,从LPR这个基准利率来看,今年的货币利率其实并没有上升,甚至还下降了一点儿,这显然称不上是紧货币的情况。

信用债暴跌,麻烦大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观察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无论是增速还是总量,人民币广义货币增量都达到了3年来的最高水平,就从2019年12月份迄今,M2就从198万亿元涨到现在的215万亿元,每个月的同比增长都在10%以上,这也丝毫与“紧货币”称不上关系。

信用债暴跌,麻烦大了


至于宽信用,看2017年以来的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和增量,这倒绝对是真的。

信用债暴跌,麻烦大了


换句话说,2020年以来的中国,真实情况是宽货币、宽信用,在这种情况下,居然却出现了多支高评级的信用债券违约,信用债市场整体暴跌的情况——

只能说,这是另外的问题。


从5月份到现在,国内的债市场基本连续跌了半年,一直到10月末才有一波小反弹,但是,当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发话说,“资金要去实体经济,不要去钱生钱的游戏”,立即又稀里哗啦的跌了下来。


实际上,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民营企业债券违约并不是很多,这一波的违约潮以及市场所担心的,都是那些过剩产能和僵尸国企的债券——要命的是,这些国企违约的债券看起来数量不多,但因为金额都极其庞大,导致其市场影响非常糟糕。


某种程度上说,大家心底里都知道,很多国企都是在借新债还旧债,但都憧憬着,这些国企至少在当前低利率时代,可以撑上个几年没有问题,死贫道不死道友嘛,但没想到的是,像华晨和永煤这种AAA级的信用债,居然直接躺下了,这一下子,让市场信心顿失,导致了近两日债券市场暴跌。


有人说了,跌就跌嘛,不就和股市一样,跌跌更健康!


不不不,你不能拿股市的情况来类比债市,特别是信用债市场,不能这么跌。


从大类上说,债券分为两类:利率债、信用债。

利率债,就是有国家和政府信用担保的债券,例如国债、央票、地方政府债等,一般情况下它不会违约,无非就是其价格会跟随利率变动而波动,所以称之为“利率债”;

信用债,通常也称之为产业债,就是由市场上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因为纯粹依赖于信用而发行,如果遇到企业违约,有可能一分钱也不剩——因为有可能会违约,所以投资信用债的收益,要高于利率债(也就是说,信用债的到期收益率大于利率债)。


对于投资信用债的投资者而言(主要是各种债券基金),他们主要是想获取稳定而相对于国债更高的收益,为避免单个债券违约的风险,他们通常选择购买一篮子信用债,只要债券市场整体不出大问题,对个别债券违约的事情,市场是有预期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如果大量AAA级(最高信用评级)的信用债券违约,债券基金价格暴跌,这就会让市场产生极大的恐慌,怀疑会有一大波的企业债券违约潮,这意味着投资者会自动把风险给计价进来,投资者很可能对所有的产业债都格杀勿论——

老子不管你啥评级,都特么是骗炮的,坚决不买。


这样一来,那么正常的企业也很难通过发行债券实现融资了。

信用债暴跌,麻烦大了


要知道,2017年以来,我们国家金融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把以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给转换成以股票融资、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模式,如果产业债券市场暴跌,投资者完全不认可产业债,那就意味着,企业直接发行债券融资的途径产生了梗阻,金融改革无从谈起。


我要强调的是,直接融资中,债券与股票的区别很大——

债券的偿付优先级是高于股票的,股票可以跌为0,而债券在股票价值跌为0之前,理论上说都是有价值的。另外,股民们在购买股票的同时,其心理暗含着接受股权变为0的假设,而购买债券的人,就是为了图安全和稳定,如果债券也像股票一样,跌去50%、60%,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百害而无一利。


因为,这一次市场担心的是那些拥有最高评级的产业债券违约,如果任由这些债券出现问题,那更进一步的情况,有可能是人们对整个中国融资体系的信用产生怀疑了,这可是谁也承担不起的责任。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原因,我个人推断,就在接下来的周五、周六和周日三天之内,央妈或者证监会、银监会,大概率可能就会出台相关的措施,以挽救整个债券市场信心的崩溃——大概率是放水,或者直接出台影响市场利率的政策。


大家等着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信用   熊市   国债   国企   债券   利率   融资   债券市场   货币   投资者   麻烦   稳定   情况   产业   股票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