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5张手绘地图,去新疆旅行至少不会没方向感


有这5张手绘地图,去新疆旅行至少不会没方向感

到底什么是新疆
一句话
专业承包人间仙境
出门就是天堂
从地理上看
新疆具备全球基本地貌
雪山、草原、沙漠、戈壁、森林、绿洲
但是有一样不具备
那就是,新疆没有海
好了,新疆太大
要表达的地形特征太多
需要分几张地图来表达
比如,南疆、北疆、东疆
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绿洲等
下面我用手绘三维地图表达


有这5张手绘地图,去新疆旅行至少不会没方向感


走读地理 | 新疆
每天一个地理问题
新疆对中国到底有多重要




从汉武帝到唐太宗,再到乾隆
但凡有点作为的中原皇帝
没有一个不是斥巨资去统辖这片土地
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
这个问题,左宗棠最清楚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
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一句话,新疆不收,京师不包
可惜,当时的权臣李鸿章却认为
新疆不过是一片荒凉之地
确实,从地形地貌上看来
除了伊犁有塞上江南感以外
其他地区都是灰不溜秋的戈壁
新疆三山夹两盆
两个盆地都是沙漠
尤其是塔里木盆地
有33万平方公里是寸草不生的流动沙漠
这里不仅不能给国家上缴一粒粮食
反而还需要中央政府每年贴补大量经费
你看,典型的文科生思维吧
幸好左宗棠没有退让
并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
当然离不开慈禧的大力支持
不管后世给老太太什么评价
在这里,我要给慈禧点赞
在资金非常吃紧的情况下
不惜向列强借巨资,修复新疆
新疆对中国的重要性
先不论矿产资源,单从边疆角度看
没有新疆,华夏西部屏障彻底坍塌
那样中国的内亚国际环境会非常被动
事实上历代中原雄主
不惜一切代价统辖西域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完美无缺的华夏盆地
今天我们说新疆的重要性
还有其地下的丰富矿产
不说别的,单就可可托海一个坑
就可媲美一个澳大利亚
在这里,竟然发现七种珍稀的新元素
让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改写
在这里,要感谢左公的深谋远虑
向张骞、汉武帝、李广利,班超等人致敬
讲到左公,作为老乡,我想多说两句
没有左宗棠,就没有新疆
中国的地图,将会缺失166万平方公里
(乾隆时期,巴尔喀什湖都在中国境内)
166万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七个英国
十六个韩国,和四个日本,三个法国
假如新疆是一个超大平地
可容纳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
+北京+天津+陕西+山西+安徽+上海
整整13个省市还绰绰有余
如此大的国土,在李鸿章眼里却不屑一顾
李中堂,好大的家当
当左宗棠“抬棺上阵”
在万里戈壁中不顾生死拼杀时
待在北京城里醉生梦死的衮衮诸公
竟然在背后咬舌头
说左宗棠肯定贪污
慈禧一听,架不住
就派个巡视组去查账
先是把历年的账簿摊开
一一对账,结果对来对去
发现中间有一大笔帐对不上
什么账对不上呢
是帐上多出一笔钱
这笔钱根本不是朝廷拨下的军饷
而是左宗棠把历年的养廉银全部贴补给军队
左公与士兵同甘共苦
搞得巡视组的同志很是过意不去
回去一五一十向慈禧汇报
慈禧泪流满面地说
想不到我大清还有这样克己奉公的官员
于是慈禧太后向满朝文武百官下了一道严厉的懿旨:
三十年不准参左
看到这里,再次为老太太点赞
世人都说左宗棠太犟了
在任何时代
最缺的就是这样的钢铁硬汉
这样的纯爷们
才是民族的钢铁脊梁
参考文献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中国地理百科》绿洲篇
《中国边疆地理》科学出版社


有这5张手绘地图,去新疆旅行至少不会没方向感


走读地理 | 楼兰
每天一个地理问题


楼兰到底是个什么样地方
为什么一说起楼兰
那么多诗人都异口同声要斩楼兰




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杜甫: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王昌龄:不破楼兰终不还
可伶的楼兰,到底犯了什么错
一直到宋朝
楼兰都灭亡700多年了
辛弃疾还在转发李白的朋友圈
辛弃疾: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为什么楼兰会成为这么多诗人的假想敌呢
我觉得,主要是为了省字
你想,写诗都追求言简意赅
言简意赅的最高境界就是用典故
一个典故,就是一个信息包
尤其对于抒发满腔报国的诗
信息浓度越高越好
最好是信息炸药包
王昌龄深谙此道,一个不破不还
让他出圈,妥妥占住边塞诗人的标签
后来的诗人多少有点蹭热度
那楼兰到底是什么样地方呢
简单说,就是个戈壁无人区
楼兰旁边就是著名的罗布泊
很多科考者在此无缘无故失踪
彭加木、余纯顺的故事
让更多探险者跃跃欲试
走读地理也曾是其中一员
这是今天的楼兰
要知道古代的楼兰不是这样的
当大禹父子忙着治水的时候
这里也是一片河汊纵横、芦苇密布的沼泽
他们以渔猎和游牧为生
与此同时开启小规模的农业耕作
西亚起源的小麦就是他们从西方引入中国的
太阳墓地出土的十几粒麦子就是铁证
不知为什么,出土物中
并未发现代表古印欧文明的马与车
是楼兰人的先祖离开故土太早
还是他们没有用马与车殉葬的习俗?
至今没有答案
其实中原人第一次知道楼兰
还是从匈奴使者口中得知
那时汉文帝刘恒刚刚当政
西域诸国都在匈奴统辖之下
刘恒此时的心思全在安抚诸刘,痛打诸吕上
对远在天边的西域,木有兴趣
毕竟连河西走廊都不在自己手上
哪有精力去操楼兰的闲心
40年后,汉武帝刘彻出场了
开局很漂亮,三下五除二拿下河西走廊
楼兰近在眼前
你可能会问,西域有36国
为什么汉武帝如此中意楼兰呢
无他,地利也,楼兰西域的门户
是进入西域南北的咽喉要道
更要命的是,这还是一个水草丰茂
人美鱼肥的鱼米之乡
从敦煌玉门关往西
穿越380公里的白龙堆沙漠后
突然有一个鱼米之乡在等你
这算不算上天的诱惑
当年,匈奴右贤王在追杀大月氏时
一路西行,他做梦都没想到
穿越数百公里沙漠后
前方竟然有一片天堂等着他
同样的场景,在赵破奴身上再次上演
结果都是,楼兰王投降
于是戏剧性场景就出现了
一个国家不能同时投降两个敌对国家
要么姓汉,要么叫匈,只能取其一
于是历任楼兰王只能做墙头草
谁强靠谁,这种做派最终激怒一个人
他叫傅介子,大将军霍光派来的刺客
他亲手斩杀一个叫安归的楼兰王
从此,斩楼兰成为后世诗人常用的典故
把一个理屈的行为变成仇深似海事件
楼兰也在这次事件后
迁都到西南300公里的米兰河边
并改名叫鄯善
楼兰故地顺理成章的变成汉的驻军之地
之后这里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
公元400年,当高僧法显路过此地时
这里已是荒漠一片
楼兰古城就此消失
有人说是孔雀河改道
有人说是塔里木河上游过度屯田导致缺水所致
欣喜的是,今天罗布泊又能看到波光粼粼一片
仔细分辨,还能看到一片现代化的工厂
这是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
2002年政府批准设置罗布泊镇
这算不算楼兰新生呢
参考文献:
《楼兰鄯善考古研究综述》
《东汉西域屯田“三废三置”与西北边疆安全研究》
《楼兰啊,楼兰》高洪雷
《中国干旱地区地理》


有这5张手绘地图,去新疆旅行至少不会没方向感


走读地理 | 吐鲁番
一张图搞懂一个历史地理问题
高达80多度的火焰山
当地人到底怎么活



火焰山是怎么火起来的呢
《西游记》是加分项
但西游记不能解释
火焰山为什么火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首先得有火
那火从何来呢
火从天上来
当然这里不全是太阳的功劳
太阳还是那个太阳
主要是地形所致
形象地说
就是是空气打架的结果
你想,一堆空气窝在一个漏斗里
太阳一加热
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升高要上升
上面的空气要下降
一升一降,温度不仅没有减低
反而升高了
为什么呢
因为吐鲁番盆地就像一个地窝
凹陷下去达几千米
当然这个几千米有周边雪山加持
这么大一窝空气整体下降
那相当于排山倒海、火上浇油
我们知道空气每下沉100米,升高0.6度
如果是几千米下降是什么概念
基本等同于火
地理学称之为梵风
焚风下沉进一步抽干地面的水汽
使得火焰山寸草不生
夏季最高温度可达80度
地表水分都被梵风吸干
喝水怎么办呢
吐鲁番的葡萄还怎么玩呀
只能转战地下
一种地下运河出现了
吐鲁番坎儿井,原理很简单
三十米挖一竖井,再把井底挖通,连成暗沟
从天山引来雪水,纵横铺展整个盆底
最终汇集在最低点艾丁湖(海拔-154米)
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其实所有的伟大,都是逼出来的
坎儿井如此,都江堰也如此
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
若非生活所迫
谁愿意弄得一身才华
很多人都想挑战夏季的火焰山
不过我不主张
原因大家都看过《西游记》
唐僧师徒只是路过
热得猪八戒露出肥头光耳
就连一向注意形象的唐僧
也由宝相庄严的高颜值变成汗流浃背的一休哥
也就是说,要想火
千万不能去火焰山蹭热度、搞直播
要去就去火焰山后面的达坂城
哪里凉快得很
为什么凉快
因为绵延2500公里的天山
在这里开了一个小口
而达坂城刚好在风口
夏季穿堂风吹过来确实舒服
要是冬季
那就是茅屋被秋风所破
这还是斯文的说法
事实上,达坂城最高风力接近13级
13级什么概念
火车脱轨,屋顶掀翻
2002年,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1次火车
有11节车厢脱轨
所以这个地方,也不适合人类居住
解放前,整个达坂城不过20户人家
而且还在陆续撤离中
为什么今天达坂城这么热闹呢
这就要归功于《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
可以这么说
内地人对新疆的印象都是来自这首歌
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两只眉毛粗又长
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带着你的嫁妆,带着你的妹妹…
你看这个词写得够诱惑吧
事实上,王洛宾写这首歌时
压根没到过新疆
只是在兰州听到一个维族司机哼几下小调
然后在关在小屋子意淫而成
要是他知道达坂城的茅屋被秋风所破
那可能又是另一个版本
你看,一个不靠谱的想象和几个简单的音符
竟然让一个逃离之地变成人人心目中的天堂
所以说,艺术家比政治家更会做思想工作
比如玉门关,明明是一个土堆
就因为几首众所周知的诗
让人魂牵梦绕
更多地理请关注本头条号:走读地理
同名纪录片《高达80度的吐鲁番,当地人到底怎么活》
参考文献
《沙漠》中国地理百科
《吐鲁番盆地》中国地理百科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
《认识生态》美.莫里斯
《王洛宾》王海成
《王洛宾歌曲背后的故事》人民日报出版社


有这5张手绘地图,去新疆旅行至少不会没方向感

走读地理 | 塔里木盆地
每天一个地理问题
假如塔里木盆地是个淡水湖
那会怎样呢



那会是全球第一大淡水湖(33万平方公里)
远超过了北美五大湖(24.5万平方公里)
比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大
相当于德国+日本的国土面积
还有如果是湖
那西域的历史就得改写
至少没有西域36国一说
可能变成类似罗马那样的海上大一统
暂且叫西海帝国
塔里木湖就是地中海
天山和昆仑山两边会诞生一系列海港城市
比如龟兹港、轮台港、于阗港、精绝港、疏勒港等
丝绸之路,有一段就会变成海上丝绸之路
当然,如果塔里木盆地是湖
那河西走廊很可能也会变成西海帝国的桥头堡
加上北边的草原帝国
那真的会形成草原、中原、西海三强鼎立之势
可是这只是假设
因为让如此大的盆地变成湖泊
需要多大的水量注入呢
除非脑洞大开
天降一块巨型陨冰
恰好填满塔里木盆地
即便真的有这样的事情
以塔里木盆地的年蒸发力度
在没有足够淡水补给的情况下
不消几百年,也会变成咸水湖
最后咸水湖变成干盐湖
最后还是沙化
这是地形先天设置导致
也就是说,塔里木盆地沙化
完全就是三座大山合围的结果
事实上,在5500万年前
塔里木盆地就是海
可惜好景不长
史上最高的拦海坝,帕米尔高原登场了
塔里木海,变成塔里木湖泊
随着帕米尔高原的增高
大西洋的暖湿气流翻过帕米尔高原后
都被蒸干了,俗称爬坡云流汗
过来的气流不仅没有水分
还带来一股火气,俗称梵风
迅速抽走一部分水分
300多万年前
青藏高原启动最近一次快速隆升
进一步加剧了塔里木盆地的雨影效应和沙漠化进程
大量间歇性湖泊消失
沙漠从内向外扩大
于是塔里木湖摇身一变
变成塔克拉玛干沙漠
当第一波人类迁徙到此时
发现一望无际的沙漠中
竟然有一缕缕绿油油的土地
就像中彩票一样兴奋
这绝对上天的赏赐
那是周边雪山融化后与沙漠对抗的结果
于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绿洲小国形成
最初,每个绿洲因为沙漠阻隔
老死不相往来,所以语言、风俗完全不同
毕竟绿洲土地有限,大家都没有余粮
没有哪个绿洲有足够的力量
能够征服并持续地统治其他绿洲
因为要横跨大漠来统治,太费钱了
所以能够统一他们的只能来自外部中央之国
可外部也不能直接统治
只能以西域都护府的形式
而不是像内地一样的郡守、刺史之类的形式
间接统治的好处是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老大
在政治上,相互平等
唯一能比拼的就是做生意
所以,丝绸之路就这样被绿洲小国启动
比如龟兹、鄯善、于阗
正是因为这些小国商人的倒腾
才有亚欧大陆之间的商贸往来
绿洲小国商人的生意规模如此之大,效率之高
以至于他们发行的支票
甚至比政府的支票的信用度还要高
欧洲语言中支票这个词,就是check
最初就是在西域出现
并作为外来语传入欧洲的
西域小国虽然总财富量不大
但是人均财富量很高
这让他们养得起仰望星空的人
他们有能力进行深刻的学术思考
思考这些轴心文明所提出的问题
所以说,西域文明对中原文明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不说别的,单说龟兹的歌舞乐技
整个刷新唐朝的乐坛
成为中原文艺的主旋律
谁说地形地貌对政治生态和文明没有影响


有这5张手绘地图,去新疆旅行至少不会没方向感


走读地理 | 伊犁河谷
每天一个地理问题
孙中山为啥要定都于伊犁呢




原因不排除头脑发热
但细想也有些道理
从地形上看
伊犁地处亚洲中心
把首都设在亚洲中心
才能显示亚洲老大的地位
不过从安全角度看
伊犁是边陲城市
没有战略腹地
除非把沙俄侵占的44万平方公里要回来
事实上,1864年以前的新疆
首府就设在伊犁
那时的乌鲁木齐和喀什都被边缘化
为什么边缘化
原因一目了然
环顾整个新疆,到处是戈壁
就伊犁这个地方风水好
号称塞上江南
为什么伊犁这边风景独好呢
因为人家有“Y型”靠山
大西洋吹来的风
被Y型靠山一夹击就变成水
也就是说,伊犁河谷就是个集雨器
所以这里雨水充足
很适合大规模农业和牧业
Y型山谷其实很偏心
出了山谷,就没有雨水
所以你能看到伊犁河下游地区
竟然有大面积的沙漠
伊犁河的补给主要还是降水
冰川融化只占14%
很多支流还没出山前平原就断流了
也就是说,留在国内的伊犁河谷
才是伊犁河流域最好的一段
但是,这只是针对农业来说
如果是工业那就不一样
工业关心的是地下矿产
要知道44万平方公里的地下
不知道藏着多少宝贝
大家可能对44万平方公里没什么概念
做个比较你就知道有多大
相当于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海南岛+台湾
这么大一块土地怎么说丢就丢了呢
说到底是大清软弱无能
大概是这样的
最开始伊犁与沙俄不接壤
接壤的是哈萨克汗国
边界就在巴尔喀什湖一带
后来,哈萨克汗国被沙俄整个侵占
导致一部分哈萨克牧民东迁伊犁
当时大清在巴尔喀什湖一带设有关卡
但架不住难民太多,所以干脆撤销关卡
并把关卡退回到伊犁河上游
这无疑助长了俄国的侵略气焰
1864年,俄国和清朝划定西北边界线
俄国坚持以“常设关卡” 划界
谁叫你撤销关卡,退回到伊犁河上游
后来阿古柏动乱时,又乘机侵占伊犁
说是帮大清代管
1884年大清讨回伊犁时
又敲诈了伊犁西边的7万多平方公里
相当于两个海南岛没了
就这样,伊犁由腹地变成了边陲
孙中山之所以要定都伊犁
可能是想学明成祖朱棣
天子守国门,期望能收回失地,称雄亚洲
也许在中山先生看来
历代皇帝之所以治理不好西域
主要原因是都城距西域太远
既然这样,我何不直接定都于此
当然这些只是我猜想
当不得真
参考文献
《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历声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中国边疆地理》科学出版社
《中国地貌》科学出版社
《伊犁河畔》中国地理百科丛书 黄荣海
《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


有这5张手绘地图,去新疆旅行至少不会没方向感

走读地理 | 天山
每天一个地理问题
天山对新疆到底有多重要




可以这么说
天山就是新疆的脊梁
或者说,天山就是新疆的天
也是中亚的天
什么意思
就是新疆要靠天山来续命
天山年降水量达到1000亿立方米
差不多3个三峡水库库容量
天山冰川容量接近9600亿立方米
加在一起,超过1万亿立方米
一万亿立方米是什么概念
一旦同时开闸
塔里木盆地顷刻间变成海
从地形上看新疆
就是三山夹两盆,
注意,夹才是重点
因为靠天山续命的大河有373条
在戈壁和荒漠中有373条河流
这意味什么
在古代,一条就是一条绿洲
一条绿洲就是一个小国
围绕天山南北的辨状小国
正是丝绸之路的节点
一条连接东西方文化和商贸的通道
全长超过8千公里
竟然有2500公里是天山在加持
从来没有一座大山
可以决定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塔里木盆地   新疆   塔里木   吐鲁番   伊犁   楼兰   西域   伊犁河   天山   火焰山   方向感   小国   手绘   中国   绿洲   沙漠   地理   地图   旅行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