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谈谈价值投资(二)——屁股的玩笑

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当与这样一个“成熟”的人交谈时,如果他认同你的想法,大概会表示出一种积极的态度;如不认同,他可能会与你争论,亦或轻蔑的一笑;若你的想法使他内心认同,但又有悖于他的认知体系,那他会启动一种防御机制,从而表现出一种焦躁与抗拒。

某天你下班了,和往常一样,一边看着手机一边等着地铁,这时候有一陌生男子向你走来,从兜里拿出一部崭新的iPhoneXS MAX,并打算以800元的价格向你出售,同时小心翼翼地告诉你,这是内部流通机。

过了很多年,这部“iPhone”上市了,于是你用F10看了一下这部iPhone的曾用名,他可能叫康得新、康美药业,也可能叫保千里或长生生物,不知道你是否会成为他的股东之一。

我们来谈谈价值投资(二)——屁股的玩笑

但真实情况是,投资中你十分愿意购买这种廉价iPhone,同时还美名其曰“价值投资”。

彼得林奇旗下麦哲伦基金同时持有成百乃至上千只股票,但有一次彼得林奇把麦哲伦基金总净值的5%(法律规定的限值)全部买入一家当时非常低迷的汽车行业的股票,还是家即将濒临破产的企业——克莱斯勒。

但最终克莱斯勒起死回生,彼得林奇实现了50倍的收益。

当年爆出“色拉油丑闻”的运通公司一夜间产生了数十亿美元的亏损。然而巴菲特把合伙公司40%的净资产全部用于购买运通的股票,这当时打破了巴菲特25%限值的准则,然而短期内巴菲特就实现了150%的回报。

当时,巴菲特还戏称“如果有什么好消息不必跟我讲,但如果有什么坏消息,请一定要告诉我!”

一只股票下跌并不可怕,但如果没人知道他为什么下跌,才是真可怕。无论巴菲特还是彼得林奇,他们确实买入了大幅下跌的股票,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为什么下跌。

而你不会用800元去购买那部iPhone,是因为你当时就知道那是假的。

如果你相信手机没有问题,那恐怕就会乖乖的拿出800元;如果你无法判断利空只会对企业造成短暂的影响,就不会抄底克莱斯勒与运通。

你既无法获取不对称的信息,同时还没有与众不同的价值观,那么价值投资对你来说,将是一场骗局,因为你无法从中明明白白的获利。

所以说,价值投资并不是一种理念,而是一种不对称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在你我拥有相同的手牌时,我的打法比你的更高明,甚至我可以出老千。

我们来谈谈价值投资(二)——屁股的玩笑

然而我发现不仅仅是投资,在事业与生活上同样如此。

没有资源与人脉,你还可以靠努力和方法;没有存款和颜值,还可以靠勤奋与技巧。就算什么都没有,还可以靠运气,在对方自身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而选择你。

可是在投资中,每个市场、每家企业都有无数个人在和你做同一件事,就是获利。

用钱生钱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游戏,同时也是难度系数最高的游戏。

高手们的价值观以及获取信息的“质量”,区别于市场的“已知”,届时就造成了不同于市场的预期。

这种结果与市场预期的差值,才是你从基本面获利的本源。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投资不是买入好的股票,也不是买入会变好的股票,而是买入比市场预期好的股票。

如何好于市场预期呢?这也是我们近两章反复强调的——不对称的信息与价值观。

如果你有一定的投资经验,那必然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股价并不是跟着业绩走的,恰恰相反,业绩貌似总是跟着股价走。

股价涨完之后业绩开始转好,股价大跌之后业绩开始惨淡。

这其中自然有定期报告滞后于经营情况因素,但更多的是有些人已经提前知道了公司经营情况的变化。

这都无不体现出,不对称的信息在改变预期。

无论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生活工作还是学习,具有这种不对称的优势将是你无法被替代的永久前提。

我们来谈谈价值投资(二)——屁股的玩笑

一位科学家来到南极考察,多年来他一直不断地观察那里的生物,有人问“你研究了这么久,到底想证明什么呢?”他回答道“我并不想证明什么,我仅仅是在观察。”

很显然,大多数人都具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善于通过观察来总结规律,而是希望通过观察来证明自己先入为主的结论。

那你是否也发现了,你的观点也很有可能受到仓位的影响,因为满仓而看多、因为空仓而看空,而不是反过来。

因为国际局势加剧,于是你大量购买黄金(股);巴菲特考虑到运通仍拥有全国性垄断业务,于是疯狂抄底。有些时候,你确实能够找到一条被市场暂时遗忘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你对持有的股票列出了N条被市场遗忘的因素,那说明你把市场当成了傻子,你已经失去了客观。

身处市场,又有谁不是因为屁股决定了脑袋呢?

对于散户而言,只有亏损的股票才适合“价值投资”;

周期行业的分析年年都喊供需失衡、产能反转、价格上涨就是最好的例子。

人嘛,就是乐于相信自己期望的事情,并可以找出无数个支持的理由,而对负面因素可以视而不见。

某散户在买入股票后便立刻获利,那么他会把“交易切忌贪婪”、“只有卖出才是真实的利润”、“盈利的交易不会让你破产”等一系列名言搬出来为他卖出而辩护。

同样,如果买入股票后立刻亏损,那他又会把“价值投资”、“长期持有”、“不打算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一天”的名言挂在嘴边。

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与这样一个“成熟”的人交谈,如果你的想法使他表示认同,那他会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如果你的想法让他无法接受,他或许会与你争论,亦或轻蔑一笑;若你的想法使他内心认同,但又有悖于他的认知体系,那他会启动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从而表现出一种焦躁与抗拒。

若你越是把明摆的事实展现给他,他就越会表现出更大的抗拒与不安,甚至与你分道扬镳、永不相见。这种现象,在交易者爱上自己的仓位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他若能收回这种情绪,冷静分析甚至开始去接受无懈可击的事实,他将是你一生都值得交往的朋友。

我们来谈谈价值投资(二)——屁股的玩笑

我想必,每一位投资者都有如此的过往。

若不能摆正屁股的位置,又何谈通过基本面进行获利。

(如果展开说也许又是另外一个专题了——“我们来谈谈交易心理”)

这两章我们把价值投资的概要描述了一下,但没涉及具体的步骤和方法,下一章开始我们谈一谈获得这种“不对称优势”的方法。

其实在《招商银行惹了谁》末尾,我们就说了一种成本极低来获取“不对称信息”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麦哲伦   克莱斯勒   彼得   抄底   价值   股价   认知   不对称   业绩   屁股   玩笑   想法   因素   体系   股票   财经   市场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