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450个仓库、12万员工…京东争做苦活累活锚定价值坐标

《财经》新媒体 欧阳靖宇/文 潘西/编辑


8月23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港交所股票代号:9618.HK)及港股上市的京东物流(2618.HK)、京东健康(6618.HK)相继发布了2021中期业绩,财报显示,京东集团净收入为2538亿元,经营利润为3亿元;京东物流实现总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53.7%,净利润为亏损15亿元,而京东健康总收入为人民币136.4亿元,同比增长55.4%。

新增450个仓库、12万员工…京东争做苦活累活锚定价值坐标

“净收入同比增长26.2%、活跃用户数达到5.32亿较同期净增了1.15亿、京东物流新增仓库数量450个、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日均在线咨询量超过16万、京东体系解决40万人就业……”一连串增长数字为京东上半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向外界释放更具“实体味”的信号。


在业内看来,从京东物流运营的1200个仓库、7800个配送站,到布局数万个线下实体店,再到京东云服务上百万家中小微企业,京东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正在不断下沉。随着零售、物流、科技、健康等多条产业带所构建的生态体系不断完善,京东集团在网络基础设施、供应链解决方案、技术研发、就业等方面的长期大规模投入,正加速转化为新型实体企业势能,投资回报将在未来逐步得到释放。


新增活跃用户1.15亿 基础设施不断下沉


作为同时拥有实体企业基因属性和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京东半年报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基础设施不断向下沉市场渗透。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5.32亿,较去年同期净增了1.15亿,单季新增3200万创下历史最高增量。过去12个月中,超过70%活跃用户购买的商品,被送到三至六线城市及下沉市场。


下沉市场的快速增长无疑与京东不断推进基础设施下沉的举措密切相关。半年报显示,京东物流持续拓宽在区县、乡镇以及偏远地区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尤其今年618期间,京东物流已在全国超200个城市实现分钟达,92%的区县和84%的乡镇实现当日或次日送达。


早在2019年8月,京东物流对外发布“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速计划,重点针对低线城市城区、县城及周边乡镇,准备对偏远地区的订单实现24小时配送。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超过1200个仓库,仓储总面积超过2300万平方米,服务触达全国超55万个行政村。


事实上,京东在下沉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从介入到生产技术、加工、品牌营销、物流、技术追溯等多个环节的立体化推进。以西藏海拔最低、含氧量最高的林芝为例,在林芝波密县扎木镇东若村,京东帮助波密高原藏天麻公司打造智慧农场,用物联网技术在藏天麻种植基地搭建智能环境、农田作物生长及智能农仓监测等系统,在种植环节实现品质全程溯源。


与此同时,京东的实体网络也在下沉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七鲜超市、京东便利店、京东大药房等数以万计的线下门店扎根城乡社区。


正是得益于持续的投入,京东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第二季度,在自营商品达到900万SKU的基础上,京东将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降至31天,履约费用率降至5.8%,再创历史最优水平。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京东有了区别于平台经济更“务实”的本色,不仅帮助产业链玩家提升了产品品质、优化了供应链效率、提高了销量,还为京东平台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在服务好上游供应端和下游消费者的同时,京东的收入也实现了不断的攀升。


新型实体反哺实体 数智化赋能企业用户


“得服务者得天下。”这句话曾在过去的电商行业转型升级中被奉为圭臬。“服务”一直是京东永恒不变的核心,通过持续十多年的零售、物流、技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量投入,京东的服务体系也由最初的服务用户向服务企业、服务社会转化,由单一化服务向多元化服务进阶。


曾几何时,“企业自建供应链”的这种重资产模式被行业质疑,随着京东转变为了“供应链企业”,并且实体经验反哺实体经济,在零售、物流、科技、大健康领域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时,市场偏见才逐渐偃旗息鼓。


尤其是京东物流将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确定为主赛道后,新型实体企业的增长效能才得以陆续发挥出来。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336亿元,其中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117亿元,同比增长65.6%,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达到5.9万,同比增长58.7%。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超50%。


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已服务众多行业头部客户,包括小米有品、芝华仕、沃尔沃汽车、美的、青岛啤酒等。通过输出仓网规划、销售预测及库存管理、末端配送等一体化服务,京东物流有效帮助客户提升了供应链效率。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一体化供应链是京东物流在半年报中着墨最多的地方,从外部客户增长数据也能看出,京东物流所构建的供应链体系正对外发挥强大的效能,京东物流已成为“比咨询公司能落地,比物流公司懂增长”的技术驱动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商,这亦成为其区别其他供应链企业竞争的护城河。


如果说一体化供应链是一条难以逾越的护城河,作为技术底座的京东云则又为京东树立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城墙。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积累,京东已经形成了极其深刻的产业烙印,实现了“京东的云”到“产业的云”的进化。


据悉,目前京东云已为中联重科、陕煤运销、三一重工、北汽等1300多家大型企业、超120万家中小微企业,在生产、供应链、物流等场景提供一站式的数智化技术服务。


据了解,京东云为北汽搭建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混合产业云平台,北汽蓝谷云上线运营后为北汽节省服务器等IT成本50%。有效地解决了其因业务种类丰富、业务场景复杂,而导致的原有开源方案云平台商用部署实践少,研发与运维成本过高,上云迁移稳定性等问题。在制造业领域,京东云还联手中联重科打造业内首个“泵送机械AI专家诊断系统”,可帮助售后团队每年节省故障排查时间4200小时,单次设备维修时间缩短了20%以上。


京东数智化能力亦拓展至医疗健康领域,据了解,京东健康除了用户提供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体验。对于行业而言,京东健康还通过数智化供应链能力助力线下小微企业降本增效,京东健康-联盟大药房累计合作门店已超过500家,覆盖全国17个省级行政区。


报告期内,京东健康使用了京东集团全国范围的17个药品仓库和超过350个非药仓库,“京东药急送”已覆盖全国超过300个城市,并联合京东物流构建了全国超过100个城市的药品“自营冷链”能力,通过持续加大数智化供应链基础设施投入,得以更大范围扩充药品种类。


由此可见,从实体中生长出来的京东,已经可以把自己的云技术和供应链能力回馈给实体,为大型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中小微企业的降本增效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带动几百个产业带中的各路玩家共同发展。


这也印证了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对新型实体企业的定义,他讲道,“新型实体企业有几个特点:一是立足于实体经济,为实体企业服务,推动实体经济更好地发展;二是具有数字技术能力,通过技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提升实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年累投700亿 坚持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数字时代,技术无疑已经成为企业立命之本。据了解,从2017年初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体系已在技术上累计投入近700亿元。京东已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的新型实体企业。


长年累月投入,京东自研技术遍地开花。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京东物流已申请及获得的无人配送领域相关专利超过500项。北斗新仓作为新一代先进的大规模自动化仓储生产与管理体系,可操作百万级SKU,可以将履约时间缩短2-3小时。在末端配送环节,京东物流建立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测试和运营的完整体系;拥有全自研技术的L4级别自动驾驶智能快递车,已在全国超10个城市投入运营。


正是技术的赋能下,一连串的数字才走向了现实:今年618期间累计下单金额超3438亿元;京东超市开场3分钟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全产业链2000万人参与;帮助近200个产业带实现数字化升级;并帮助12万中小品牌商家销售额同比增长翻倍、230个品牌销售破亿……。


此外,京东技术也走向开放。据悉,京东云已推出行业首个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第一次将混合云的管理推向了操作系统级别;依托云舰开放应用市场,京东云还发布行业首个全面开放的PaaS生态“云筑计划”。京东云也正基于TIES模式【科技(Technology)+产业(Industry)+生态(Ecosystem)+服务(Service)】打造最强的产业云、最低碳的云、最开放的云、最增值的云这“四朵最强的云” 。


正是得益于遍布全国的基础设施网络及底层技术的积累,京东试图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更好地服务人与社会。过去18年来,京东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入,拥有40万名员工,并通过开放自身能力,服务全球19万客户。京东甘于做最苦、最累的事但有价值的事,就是为了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能够享受到与发达地区一样的高品质商品和服务,让广大中小微企业能享受到同样高效的供应链服务。京东一直在为用户、行业、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其自身价值也获得了社会及资本市场的认可。


在公益方面,今年5月份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和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地震时,第一时间将物资送达救灾现场;在7月份河南发生汛情期间,能够从距离最近的仓库调拨大批防汛物资和生活物资紧急驰援灾区;在8月份为南京、郑州等出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提供充足的日用物资供应,确保价格平稳。


京东健康也一直坚持“解决行业痛点,创造社会价值”的理念,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从去年疫情之初,就第一时间全力投入抗疫,持续助力疫情常态化防控。面对突如其来的河南特大暴雨灾害,京东健康第一时间展开防汛援助行动,包括上线24小时免费在线咨询专区;紧急驰援消毒和防疫等五大类物资;组建并派出线下医疗救援队,开展现场诊疗;灾后积极帮扶当地合作伙伴及小微商家。


正如京东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先生所言,“京东成立的18年来,始终坚持把用户、合作伙伴和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长期坚持正道商业价值观。今天,京东已经成长为中国领先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服务着不断扩大的数百万计的业务伙伴和5.32亿用户。京东拥有几十万名全职员工以及现代化的智能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网络,已成长为一家根植于、并服务于中国实体经济长期发展的新型实体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仓库   苦活   累活   坐标   基础设施   实体   员工   能力   价值   客户   物流   产业   社会   用户   城市   健康   全国   财经   市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