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确定多个中心,将形成“一核双轴”格局,全面与上海同城化

我国的城市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地级市等几个级别。在前十强的城市中,9个都是副省级及以上的城市,只有一个是地级市,这就是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确定多个中心,将形成“一核双轴”格局,全面与上海同城化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连上海、南接浙江,境内有长江和太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在历史上,苏州与杭州两地并称“天堂”。

如今的苏州市,经济实力更是全国排名第6的城市,也是我国实力最强的地级市

苏州全市面积8657平方公里,占江苏省的8%。七普常住人口1274.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5.04%。2020年GDP高达20170.5亿,占江苏全省的29%。

苏州市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其区位优势有极大的关系。长三角是我国的第一大经济体,上海市也是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苏州确定多个中心,将形成“一核双轴”格局,全面与上海同城化

苏州不仅处于长三角中三个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3地的三角连线范围之内,东部更是全面与上海毗邻,没有大江大湖的阻隔。因此苏州就成为享受上海近现代高速发展红利最便捷的地区。

而且苏州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乐观,这也将带动苏州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35年,苏州的常住人口将达到1700-1800万,在2020年的基础上再增加500万人。苏州将按照服务人口2000-2100万的标准,建设教育医疗、交通、商业等公共配套设施。

按照城建统计年鉴,苏州市区目前的城区人口大概在300万人左右,还属于大城市的规模。苏州的中心城区体量,与其经济总量并不是完全匹配的。这是因为,苏州的强并不是中心城区一家独大,而是下属各县市均是佼佼者。

苏州确定多个中心,将形成“一核双轴”格局,全面与上海同城化

比如昆山市,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榜首。张家港、常熟、太仓也是排名前十的经济强县。因此苏州市的城市发展,并不拘泥于主城区,而是提出了“一核双轴”,形成多中心、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发展格局

一核:苏州的中心城区,包括姑苏区、虎丘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等。以两个中心城区为核,新区和园区东西两侧布局,相城区、吴中区南北分布,成为苏州全市的核心。

一核里的两个中心城区,继续擦亮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提高生活的居住品质。新区和园区,则是苏州工业的集中地,以产业带动城市发展。

双轴:沪苏发展轴、 通苏嘉发展轴。

苏州确定多个中心,将形成“一核双轴”格局,全面与上海同城化

沪苏发展轴,是横向的苏州-上海发展轴线,包括苏州市的核心区、昆山、上海,这也是江苏目前最关键的发展轴线、尤其是昆山的纽带作用明显,向西融入苏州主城区、向东全面对接大上海。同时昆山还可以与太仓组团式发展,进一步扩大城市骨架。

通苏嘉发展轴,是纵向的南通-苏州-嘉兴轴线,串联常熟、中心城区、吴江、吴中。常熟和相城区融合发展,吴中与吴江形成城市组团。

通过一核两轴的发展格局,苏州形成了多中心的布局,这些中心既可以单独发展,也可以与周边城市组团融合。

苏州确定多个中心,将形成“一核双轴”格局,全面与上海同城化

苏州全面对接上海市,与上海同城化发展,对于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苏州   吴中   上海   太仓   常熟   苏州市   昆山   江苏省   轴线   中心   上海市   江苏   格局   常住人口   城区   城市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