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时代,生物质能发展正当时

在2020年12月18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介绍,我国将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消费方式转变。

减碳时代,生物质能发展正当时

在传统能源日渐枯竭的背景下,生物质能源是理想的替代能源,被誉为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外的“第四大”能源。纵观全球,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作为维护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


今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为重点率先突破,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推动农村发展生物质能。而发展生物质能既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我国减排承诺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城乡每年产生各类有机废弃物(含农林剩余物、生活垃圾、生活污泥、畜禽粪污、果蔬剩余物和工业有机废渣废液等)约63亿吨,折合标煤约8亿吨。围绕这些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我国已发展出不同的生物质能能源产业,包括生物质发电、供热以及沼气发电、生物天然气等。其中,生物质能发电已成为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三驾马车”之一,成为能源向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


而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有机废水和废渣等,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资源基础。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生物质能利用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显示,每年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约相等于4.6亿标准煤。其中农业废弃物资源量约4亿吨,折算成标煤量约2亿吨;林业废弃物资源量约3.5亿吨,折算成标煤量约2亿吨;其余相关有机废弃物约为6000万吨标准煤。


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相关政策支持下,我国的生物质发电(含农林生物质、垃圾焚烧和沼气发电)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投运和在建项目466个,发电规模仅次于巴西位居世界第二。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生物质能利用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51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20万千瓦(含广西自备生物质电厂)。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新增装机86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农林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57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138万千瓦;沼气发电新增装机8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83万千瓦。与此同时,生物质能非电利用也正在迎来政策与市场利好。


生物质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来源丰富、减碳效果显著等诸多优势。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零碳能源的生物质能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根据业内预计,到2030年,生物质能利用在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将提升至8%左右,碳中和目标带来的市场估值也会一部分倾斜至生物质能领域,未来,生物质能产业规模将有望达到5000亿元。


究竟,生物质能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如何?又有哪些新产品、新技术问世?而又有哪些企业将在碳中和、清洁供暖等大形势下做出让人惊喜的作为?2021亚太国际生物质能展也许,能给到你想要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生物质能   剩余物   标准煤   废渣   装机容量   沼气   废弃物   发展规划   农林   能源   农村   生物   我国   产业   时代   财经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