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不能受中行“原油宝”事件影响而“因噎废食”

4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中国银行“原油宝”作出了最新回应。水哥认为银保监会的回应至少主要说明了四点:第一,遵循法治精神予以处理。第二,涉事金融机构从产品管理到风险管控等一揽子的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第三,“原油宝”事件的相关情况还在调查中。第四,国际金融市场形势风云变幻,既需要消费者更具投资风险意识,也需要金融机构加强风控,保护消费者利益。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不能受中行“原油宝”事件影响而“因噎废食”


中国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期,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投资出现较大亏损,引起市场和舆论的广泛关注。银保监会对此风险事件高度关注,第一时间要求中国银行依法依规解决问题,与客户平等协商,及时回应关切,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求中国银行尽快梳理查清问题,严格产品管理,加强风险管控,提升市场异常波动下应急管理能力。目前,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银保监会提醒,受当前疫情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形势更加复杂多变,金融消费者要进一步增强投资风险意识。银保监会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督促银行进一步加强账户类产品风险管控,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水哥看来,银保监会的最新回应是积极的,态度也是明确的。要知道,今天的世界政经形势与国际金融市场,要比之前复杂不知多少倍,尤其是疫情全球大流行之下,“黑天鹅”事件频出,这都提升了风险系数。在水哥看来,此次发生的中行“原油宝”事件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而且也同时暴露出了金融机构和国内投资者在全球化金融市场的“海洋”之中的“稚嫩”——用一笔昂贵的“学费”作了代价。但水哥非常担心的是,国内会不会因为“原油宝”事件而让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全球化出现“因噎废食”的情况?如果是的话,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推进会不会出现倒退的可能?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不能受中行“原油宝”事件影响而“因噎废食”


众所周知,金融市场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指各国金融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影响和促进,逐渐整合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金融市场的过程和趋势。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欧洲货币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纷纷放松金融管制以及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日益加强,许多事国金融市场全球化趋势得家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际资本流动日益加快、加强。而中国的金融市场与世界的连接,也不过是数十年的时间,尤其是入世之后五年保护期过了,如何保证金融安全成为重要的问题。与老牌的西方欧美国家相比,的确还是“年轻”,一边实践一边学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中国金融业的冲击无疑也是巨大的。尽管如此,中国依旧表现出了抗风险能力,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


应该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切身积累了相关经验和教训。其中,2007年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动荡。这次金融动荡与金融衍生品之一的信用衍生品交易密切相关,金融衍生品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起到了助推器、加速器的作用。美国次贷危机警示世界各国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不断完善市场基础建设,循序渐进地推出金融衍生产品。但世界并没有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停止金融衍生品的市场。


无论是金融市场还是金融衍生品市场,最核心的是“信用”与“风控”——前者既要讲求规则也要对等,后者涉及产品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管理。尽管金融最终的目的是普惠大众的,但由于其资本投资属性以及风险的不确定性等,过程注定是起伏跌宕甚至是血雨腥风的。但由于因应不同国家的不同意识形态,对于金融市场的态度也是不一的。水哥认为,中行“原油宝”事件会可能会让金融机构基于“零风险”的考虑而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即中止相关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或予以保守推进的态度,其中包括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尽管“原油宝”本质是“纸原油”的期货形式,本就是暗藏风险,更不用说在“黑天鹅”的极致情况下的“一地鸡毛”了。


水哥倒是希望国内的金融机构应该借此事件进行深刻的反思,尤其是确保金融市场继续国际化的前提下,如何建构风险管控体系,而不是“因噎废食”,“裹足不前”。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不能受中行“原油宝”事件影响而“因噎废食”


全球化就是汪洋大海,处于全球化之中的每一个国家都是一艘船,只不过有大有小,大的自然能抗拒惊涛骇浪。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前沿”,国内金融机构更需前瞻和格局意识。因为,中国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稳脚跟,就必须在金融市场领域占有位置。缺失金融的全球化,是没有“血液”的全球化——在国际化中,资本就是流动的“血液”。


当然,涉及金融与金融衍生品市场,自有行业领域的专业性与结构性的一系列研判。容水哥日后有空来写上几笔。


总之,水哥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不能因为中行“原油宝”事件而“因噎废食”,导致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新进程“裹足不前”,甚至“倒退”。毕竟,中国金融市场在茁壮成长的同时,国际化却严重落后,还需“迎头赶上”。


本文为速评,一家之言,仅代表个人观点。头条号首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因噎废食   中行   原油   金融市场   中国银行   事件   金融机构   世界各国   中国   消费者   风险   情况   金融   财经   国际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