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带火数据中心,新技术如何引领数据中心“新蓝海”?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人类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此外,移动通信进入5G时代,每秒传输1GB数据,也加速推动着直播和短视频自媒体等行业向高清、便捷、高效全方位升级,以满足人类经验的需要。这意味着大规模的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对人类存储空间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新基建带火数据中心,新技术如何引领数据中心“新蓝海”?

新基建“爆火”,AI产业新机遇来袭

“新基建”不同于“铁公基”传统思路,其本质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用于支撑传统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根据最新的官方定义,它包含了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分析这七大领域,可以将其分成明显的两类,即以新能源汽车、电力、高铁为代表的工业领域;以及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物联网构成的信息化领域。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需要长期的投入,而后者则可以以短期投入换取各行业高效率的产业升级,普遍刺激经济发展,完成产业优化。

所以AI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了新基建体系的主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的规划中,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可见今年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性。

新基建带火数据中心,新技术如何引领数据中心“新蓝海”?

2020年,数据中心被纳入新基建规划,整个行业进入发展加速期,同时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对数据中心发展带来了新变化。业内相关人士也表示,互联网流量的激增以及云计算的爆发使中国IDC产业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放眼未来,新技术的出现将拓宽IDC边界,绿色节能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将赋予IDC行业更大的价值。

此外,供配电力系统是数据中心行业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其中蓄电池作为一种常见的储能设备,在数据中心供电保障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据中心对供电系统的要求总体来说是安全可靠、扩容方便、配置灵活。

未来数据中心制冷将因地制宜,多种技术并存

数据中心能耗的降低,单纯从技术角度而言,传统的风冷已经捉襟见肘。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内普遍认为液冷散热,间接蒸发冷却等方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数据中心通过“靠山吃水”等地利条件减轻制冷系统的能源消耗。比如阿里云千岛湖数据中心,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等莫不如此。但事实上,未来的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很可能是通过多种技术的合力使然。

单纯从技术角度而言,液冷和间接蒸发冷却都是未来的趋势。但液冷目前尚未完全形成生态,所以其发展还尚需时日。但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由于采用间接自然冷,一个部件一次换热,相较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冷冻水系统需要水箱、冷却塔、阀门、水泵、冷机、精密空调和BMS等七大部件四级换热而言优势明显。在北方地区市场前景广阔。

新基建带火数据中心,新技术如何引领数据中心“新蓝海”?

但是从全国市场而言,由于环境差异巨大,所以目前很难有一种制冷系统能够实现放之四海而皆准。未来的数据中心散热,必然是充分考虑地理自然环境,结合自身特点应用多种技术共同作用。比如北方地区在冬天使用风冷,而夏天使用液冷,实现风液融合散热。同时加入AI算法匹配数据中心环境参数,实现从固定散热到弹性散热,从而最大限度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总之,未来数据中心制冷将因地制宜,多种技术并存。

在新基建背景下,数据中心也将会成为企业竞争的资产,商业模式也会因此发生改变。工作密度越来越多,能耗越来越高,发展速度越来越快,IT变化迅速,基础设施需要弹性适配,强安全高可靠,以此为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新基建带火数据中心,新技术如何引领数据中心“新蓝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基建   北方地区   数据中心   因地制宜   人工智能   新能源   新技术   多种   人类   趋势   领域   未来   产业   数据   行业   财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