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科技前瞻系列报告之十六:电解液,导锂通极

电池科技前瞻系列报告之十六:电解液,导锂通极

电解液,实际作用和经典体系构建
  分析载流子-研究电极-发明、改进电解质体系环环相扣,共同促进了锂离子电池的实用化与性能提升。电解液需要具备高效导锂及电子绝缘能力;其电化学窗口,化学稳定性,和正负极、隔膜等的界面特性也需要满足使用要求;需要一定程度上抵御滥用;如环境友好/便于后处理更佳。电解液的主流技术路线为适宜的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的综合系统。
  电解液的混合溶剂体系选取高介低粘的溶剂组分。前者对应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后者对应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等。综合性能尚可、成本相对较低的六氟磷酸锂成为现有锂电池电解液中的主盐。多种溶剂/锂盐添加剂也得到了应用。


向高性能进发,电解液的前瞻进展
  以现有材料体系为基础,电解液在提升电极容量、拓展正负极间电压、提升快充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溶剂/锂盐添加剂体现出了显著优于传统体系的综合性能;将材料体系拓展至“锂电池的王冠”锂金属负极,以LiFSI为首的含氟体系表现出了相对较强的综合性能表现和相当的优化潜力。
  

需求爆发&技术进步,电解液大舞台
  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低端、高端纯电动车型共同引领产销规模超预期高增速。至2021年初,高增速势头不改。同期,欧洲新能源汽车高销量增速;美国也有望重回新能源汽车高销量增速轨道。在此背景下,行业景气向上游传导,以六氟磷酸锂为首的核心材料价格持续上扬,有效产能释放与合理扩张成为致胜关键。另一方面,LiFSI添加剂在应用层面崭露头角,也有多个上市/非上市企业产能并扩产。
  2010年及以来,我国锂电池电解液有关发明公开和发明授权专利总计超过1.5万件。住友、丰田、LG化学、三星SDI等国际知名企业,以及ATL、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新宙邦等国内电池/电解液企业相关数量居前。中国以外,LG化学、三星、丰田、巴斯夫等等国际巨头瓜分了电解液领域的主要专利份额。
  

电池科技前瞻系列报告之十六:电解液,导锂通极

参考观点:
  建议关注具备有效电解液/锂盐产能,可以高效配套动力电池企业的电解液/锂盐企业;关注对新型锂盐/溶剂添加剂的合成、应用有技术/产能布局的电池/电解液/锂盐企业。综上
建议关注宁德时代、比亚迪、天赐材料、新宙邦、多氟多、天际股份、石大胜华。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增速减弱;优质新能源汽车产品供给增速不足;新能源汽车降本能力不及预期;多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安全性市场影响超预期;竞争性技术路线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三星   电解液   宁德   丰田   高效   新能源   碳酸   溶剂   产能   锂电池   添加剂   电池   性能   体系   系列   汽车   财经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