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亲不怕遇奇葩,就怕遇到老实人

真正介意老实人的,反倒是对相亲有所期待的人。换句话说,有那么一批年轻人,他们幻想通过相亲找到浪漫的真爱。但只要“明码标价”的规则没有发生质变,相亲就始终还是一场没有感情的配对游戏。

文 | 冯蓉

来源|轻拿轻放局(ID:heybecareful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我相亲不怕遇奇葩,就怕遇到老实人


/ 1 /


有相当一段时间,我还挺羡慕那些在网上抱怨自己奇葩相亲经历的网友的。

遇到“普却信”的可以嘲讽,遇到脾气差的可以对骂,遇到没礼貌看不顺眼的甚至可以狂飙祖安话再跑路。

但我遇上的,偏偏都是些温温吞吞泛善可陈的无趣老实人。

无趣到,连截图跟闺蜜吐槽的价值都没有。

曾经见识过一个相亲对象,冷酷得宛如人工智能,每天准时发送“早安”和“晚安”。

我回一句,他问一句,一问一答的节奏踩得比太鼓达人大师级选手还准。

就算糊弄一句“绝了”,他也会锲而不舍地追问:“哪里绝?”

天是没聊死过,但基本也就是半死不活。

跟这种人聊天,最辛苦的就是脚趾,动不动就要抠出三室一厅。

我相亲不怕遇奇葩,就怕遇到老实人

不过比起脚底施工,更让我疲惫的是费脑子的沟通。

尤其是在应付那种有代沟的同龄人的时候。

时下流行的梗一个都不知道,用的表情包比我奶奶还老。

有一回跟一位相亲的男士路过喜茶店,看到很多人排队,对方马上翟天临附身:“喜茶是什么?”

我甚至怀疑,介绍人是不是谎报了年龄。

偶尔跟他聊起最近最火的段子,最后还要解释这个段子到底哪里好笑。

这哪是相亲,分明就是在支教。

所以有时候会特别邪恶地感慨,“难怪你找不到对象”。

还遇到过那种连尬聊都不会的老实人,聊天像是在挤牙膏。

你努力找话题,说最近在熬夜看剧,他也不问你看什么剧,反而叫你注意身体。

这让人怎么聊下去?

这种嘴笨的老实人,在年轻人的相亲局里是处于鄙视链底端的。

尤其是像我这样对相亲不怎么上心的人,耐心基本也就维持在三句话左右。

再长就是纯粹地浪费时间了。

我去网上一搜,有很多跟我一样的95后甚至00后,各种抱怨自己的相亲对象老实无趣。

这类老实人时常会让人忍不住发问,这个世界上能和自己顺畅聊下去的同龄人到底去哪儿了。

他们是都有对象了呢,还是在七大姑八大姨的严格筛选下被过滤了?

或者干脆,不合群的人其实是我们自己。


/ 2 /


曾经在社交平台上不止一次看到过这样的灵魂拷问:

老实人做错了什么?

就我这些年的相亲经验来看,他们其实什么都没有做错。

“老实”这个品质的贬值,本质还是因为一群像我这样不以结婚为目的95后婚恋流氓混入了这个市场。

既然不急着结婚,为什么要相亲?

说得冠冕堂皇一点,无非是年纪到了。

这里的年纪不一定是指该结婚的年纪,更大概率是指“找对象”变成亲戚朋友核心谈资的年纪。

一个今年刚刚留学回国的朋友就跟我抱怨,说自己后悔没有再多上两年学。

以前回家,街坊四邻关心的是她在国外过得习不习惯、工作准备找什么方向。

现在学上完了、工作敲定了,所有人跟她寒暄的话题就只剩下一个:什么时候领个对象回家。

我相亲不怕遇奇葩,就怕遇到老实人

从表面上看,大部分年轻人相亲的理由跟这个市场上的前辈们并没有多大差异,基本都是出于压力。

同辈压力也好、家庭压力也好,反正结果就是不情不愿地被绑上了绞刑架。

对于95后这批新鲜的白菜来说,这种广撒网式的相亲相当于战术拖延——

让自己假装在找对象这件事上忙起来,爸妈也就无话可说了。

但这类人对于相亲对象的排斥是无差别的,不管对方是谁都懒得搭理。

真正介意老实人的,反倒是对相亲有所期待的人。

换句话说,有那么一批年轻人,他们幻想通过相亲找到浪漫的真爱。

这在95后的相亲市场上并不是个例。

公司的00后社恐同事对相亲的认知就非常理想化。

在她看来,通过熟人介绍,大概是自己日常生活中为数不多能够结识异性的方式。

就算最后相亲失败,好歹也能多条人脉,说不准未来就看上了对方朋友圈的哪个靓仔。

表面上看,同意相亲是年轻人做的一次妥协,但本质上,我们从未认同过传统相亲的游戏方式。

大家都有自己的算盘。

反正爸妈还没到真正着急的年纪,短时间内还能由自己掌握相亲的主动权。

没办法带来甜甜恋爱的老实人,更像是刚刚进入新手村的陪练。

如果若干年后各自玩累了,说不定还能成为糊弄婚姻的最优解。


/ 3 /


但相亲的次数越多,我越意识到一个问题:

尽管心里的算盘打得啪啪响,但这场游戏的解释权,压根不归我所有。

相亲,本质是四个人的故事。

你有你的幻想,我有我的期待,但架不住还有两边的介绍人,生拉硬拽地想乱点鸳鸯谱。

左右行情的权利,还是握在长辈们的手里。

我有个奔四的远房表姐,中学老师,在二线城市有房有车,至今仍然对幽默帅气的另一半有着深深的执念。

但亲戚朋友介绍对象的时候,只会嘲笑她的诉求幼稚可笑,没人会当一回事。

说来讽刺,年轻女孩们所抗拒的老实人,恰恰是在相亲市场上最有话语权的妈妈辈们中意的对象。

啥爱情不爱情的,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那些能说会道的小伙,说不定还会因为“油腔滑调”“看着不靠谱”等种种理由,被淘汰出局。

我相亲不怕遇奇葩,就怕遇到老实人

家长就只想当个没有感情的质检员,用自己的标准搞品控。

但年轻人是想淘金,赌自己广撒网说不定能捞到好鱼。

两边对接上的概率,比我微博转发中奖还低。

更何况,这届年轻人分明是因为找不到对象才相亲的,最后反倒毫不客气地拿出“我全都要”做派。

先说颜值。

偶像剧和选秀里的俊男美女、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的高p网红,已经让大众眼里的美貌阈值越来越膨胀。

再看看现实数量最广大的普男、普女,是真的会有落差。

而且脸还只是先决条件。

即便95后对于房、车这样的物质条件暂时还没那么急切,但他们对另一半的道德水准的想象,着实不低。

在号称集合了30万分手大师的豆瓣劝分小组上,冷漠、不够女权、抠门等等特质都能成为女性分手的导火索。

可以看出,不少年轻女性心中“好男人”的门槛已经水涨船高到了严苛的程度。

按照这个标准,就算是把身边所有认识的男性都筛选一遍,也未必能找出3个好直男。

更别说是在你家附近一亩三分地的“剩男”里挑了。

明知概率低,却又对相亲来者不拒,最后在内心鄙夷遇到的老实人。

其实就是抱着碰碰运气的邪恶想法,让各位无辜的老实人成了炮灰。

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有从旧规则里反应过来。

最后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相亲市场上毫无存在感的工具人。

但仔细想想,这场赌局里,明明两方都没有得利。

只要“明码标价”的规则没有发生质变,相亲就始终还是一场没有感情的配对游戏。

我悟了。

某种意义上,谁还不是个困在相亲局里的老实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老实人   介绍人   局里   奇葩   算盘   无趣   概率   老实   说不定   年纪   年轻人   对象   感情   年轻   财经   市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