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1小时电梯神片,居然让金融er看“上头”了

先做个调查,对于各位金融er们来说,早晨上班最讨厌的是什么?

A.挤地铁

B.坐公司的电梯

对于在陆家嘴、金融街、深圳前海那些高楼里的金融er们来说,挤地铁只能排第二,他们最讨厌的是等电梯。

金融业除了销售以外,大家几乎都需要打卡。你昨晚赶报表昏昏沉沉好不容易起床,挤地铁到了公司楼下,还有10分钟迟到,但是等电梯要排半天队,电梯每层楼停一次还伴随着重复性的洗脑广告,搞得你来不及打卡、错过早会罚款。

地铁是囿于成本无法选择,这个时候让你一天都不愉快的,是不是电梯?哦对还有电梯里那首烦人的广告歌,听到就头大。

但是昨天,有在陆家嘴上班的金融er们,居然看电梯广告看“上头”了。

让陆家嘴的网友在上班打卡这个关键时刻都能“看上头”的视频,就是这支“小罐茶中秋节神片”。昨天这支一小时的广告片在全国16城的电梯放了一整天,简直看懵了网友。

这个1小时电梯神片,居然让金融er看“上头”了

如果按电梯一般的速度是1.5m/S来算,一栋30层的楼,电梯需要上上下下走20趟,才能播完这则广告片,每次走进电梯,大家看到的名字大概都是不同的,还有网友为了搞明白这支神片,跟着电梯上上下下坐了十几次,生生把自己搞“晕梯”了。

这个1小时电梯神片,居然让金融er看“上头”了


1.

/ 一小时的神片火速出圈,

大家真的这么“无聊”吗?/


“小罐茶要干啥?”

“谁在那一笔一划写名字呢?”

“为什么写下这些名字?这都是谁?”

昨天看到了这则神片的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有疑惑很正常,因为这则神片的“神”就“神”在,让你摸不着头脑却又想弄清背后的故事。“神片”1个小时一镜到底,内容却只有书写200多个名字,甚至没有旁白介绍,很多人就是想看他下一个名字写啥,才坐错了楼层。这些名字里有大家熟悉的企业家等人,也有一些平常的名字,甚至还有一些带着示亡框的名字。

这个1小时电梯神片,居然让金融er看“上头”了

有人按捺不住让大家赶紧告诉她一下一小时的结尾是啥……

这个1小时电梯神片,居然让金融er看“上头”了

也有人表示不仅看晕了,还没看懂,就只感觉字挺好看……

这个1小时电梯神片,居然让金融er看“上头”了

看懂小罐茶意图的网友问,你这写名字的卡片卖不?我也有很多人需要感谢。(网友种草的点还挺别致)

这个1小时电梯神片,居然让金融er看“上头”了

就像网友们的讨论一样,如果是没看懂这则神片的人,不知道大家上头的原因,甚至觉得有些“无聊”。但是看懂了这则神片的人,很多都觉得被“戳到”了,因为镜头背后的人一个一个庄重写下的名字,都是自己心里要感谢的人。

这个1小时电梯神片,居然让金融er看“上头”了

当写完最后一个名字后,他将感谢卡片,放在了一份小罐茶礼盒中。

因为这次不整懵你,你可能意识不到,除了每天给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保洁阿姨礼节性的说谢谢以外,你已经很久没有真心感谢过一个人了。


2.

/ 在职场,表达感谢的成本,太高了!/


中国人表达情感太含蓄,特别是表达感谢,需要掌握一个“度”,表达过了有点夸张,被你谢谢的人可能还有点尴尬;表达的不够,被表达的人可能还会多想,你这是啥意思啊,我帮了你那么大忙就是个这回报?

你仔细想想,对于职场人儿来说,表达感谢的成本是不是很高?

项目里,你的领导/同事帮了你一把;或者你有什么错,领导/同事发现帮你圆了过去;抑或是有个可以跳槽晋升的机会,领导/同事推了你一下。这时候你肯定是想说句谢谢的,但是只说句谢谢貌似有点轻,下次对方还会不会帮你?但如果你要是隆重的请他吃饭或者送个礼物感谢,对方多半会拒绝,这下你更不好意思了。

最后纠结半天,帮助过你的人都调走了,这句谢谢还没说出口,欠下的人情、准备的礼物或者饭局、长时间纠结的心理压力都堆积在了眼前,所以啊,表达感谢不论是显性成本还是隐性成本可都太高了。

具体到咱金融圈里,由衷地表达“感谢”变得更难,例如基金经理感谢投资者,有人怼说你“装什么装”;上市公司感谢行业政策,有人怼你“得了便宜还卖乖”;银行感谢用户,有人吐槽“谢什么谢,钱还不是都进了你那”。

看来,成年人的世界,表达一次感谢,可是不断考验财商、情商、智商。

但是,大家都把感谢这事儿,想象得太复杂,人与人之间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只是考虑的多了,才拉高了表达感谢的成本。

最真心的感谢,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小罐茶用的不就是“记录”——这种谁都可以做到的方式告诉大家,感谢可以记在心底吗?实在不行这份感谢你就就先存着,不要掺杂其他纠结因素,等合适的时候再表达出来。

正如小罐茶这支视频,书写者记录下的名字,有可能是小时候的伙伴、事业里支持他的朋友、他的亲人……在夜晚的台灯下,视频作者一笔一划地写出这些名字,何尝不是一种怀念和感谢呢?


3.

/“这条路很长,要感谢的人很多。”/


当写完最后一个名字后,他将感谢卡片,放在了一份小罐茶礼盒中。

这个1小时电梯神片,居然让金融er看“上头”了

既然我们很少会直接向对方表示谢意,更习惯于含蓄的表达,那么用文字去传递感受,用茶礼去表达谢意,用行动替我们说出压在心底的那一声真诚的“谢谢”也是不错的选择。

毕竟茶文化的兴起,就是和答谢的赠予分不开,从一千年前白居易的诗中可以看出,中唐茶文化盛行之后,文人之间就喜欢以茶互赠以表达感谢延续感情。到了现代,其实有许多“社会人儿” 最后表达感谢的方式,也都是大家坐下来一起喝壶茶。例如丁磊当年和段永平经常喝茶,段永平在喝茶间听说网易集中力量进行研发、做游戏,鼓励丁磊坚持下去,到现在丁磊都很感谢段永平的支持。

可见用一杯茶来拉近距离,能够“花小钱办大事”。茶在“职场人儿”中真正拉低了感谢和商务洽谈的成本。

对比悄悄地说句谢谢不够表达自己感恩,发出请客吃饭的邀约不被回应,还有什么比一杯茶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呢?

人生这条路很长,要感谢的人很多。希望一壶茶,能够替压抑感情许久的职场人们说出那句心头的“谢谢”。

作为高端中国茶的代表,小罐茶用最真诚又真实的形式,唤起了每个人心中那些珍贵的记忆。特别是在中秋到来之际,把这份“感谢”继续传递下去,让大家都可以翻开记在心里的名字;也可以让一份小罐茶代替你,将没有说出口的感谢,传达给这些记在心里的名字。

在你心里,要感谢的名字是谁呢?可以写在留言板,也可以去微博参与话题#小罐茶1小时中秋神片##记在心里的名字感谢#哦~


##记在心里的名字感谢#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小哥   电梯   金融   上上下下   谢意   礼盒   人儿   卡片   地铁   同事   成本   昨天   名字   小时   领导   网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