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前几天,北方的朋友们被漫天黄沙包围了。

在网上,我看到有些人说这是中国防沙工程做得不够好导致的,当时我就觉得应该站出来辟这个谣,经过几天的查证和资料搜集,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讲这次沙尘暴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这次的沙尘暴准确来说应该叫“尘暴”,尘暴扬得高、搬得远,从2000米至3000米以上的高空飘来,植树造林根本不可能起到阻挡作用。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哪怕我们把全世界的森林平移过来,它该漫天黄沙还是漫天黄沙,对付这种尘暴只能从沙化源头去治理,而这次的源头在蒙古国,不在中国境内。

而蒙古国是什么情况呢?

根据我查到的数据,蒙古国有超过3/4的国土正在面临沙漠化的威胁,森林覆盖率只有10%,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种沙漠化的趋势还在不断扩大。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上次疫情的时候,蒙古国给我国送了3万只羊,有些人嘲笑说蒙古国这么穷么,几万只羊还要跋山涉水地跑过来。

事实上蒙古国还真就是这么穷,发展了70多年,至今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国内两大支柱产业是畜牧业和采矿业,而这两大产业恰恰对环境的破坏非常大。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蒙古国沙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速,1960年的时候,蒙古国一年只有20多天会出现沙尘暴,到了2019年的时候,蒙古国全年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处在沙尘之中了,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蒙古国人就只能永久的生活在昏黄的世界里了。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而我国建国之初的时候,也面临着和蒙古国同样的困境,北方土地沙漠化严重,所有人记住了这张图片——黄河在咆哮。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但是经过了70年的治理,我国在防沙造林领域取得的成就,让美国NASA都感到震惊,之前NASA发布了一张图,卫星图显示,中国大陆一片深绿,在短短17年里,中国竟然再造了1/4个亚马逊雨林的绿化面积。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为了查证真实性,我特意去NASA英文网站找到了更为详尽的资料。

这是1989年的黄河入海口卫星图。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这是1999年的黄河入海口。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这是2018年的黄河入海口。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事实比任何言语都更加有说服力。

如果这三张图还不足以让大家感受到中国的治沙成果,我再举一个例子,库布奇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曾经漫天黄沙一片荒芜。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经过三十多年的治理,如今出现了5000多平方公里的绿洲,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老百姓根据独特的环境,发明出了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羊的独特生活方式。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根据林业部发布的消息,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变成了现在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总有一天,中国会彻底的战胜土地沙化问题。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业,要知道,过去的30年,是中国飞速工业化的30年,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过,在全面完成工业化的同时,还能同步实现环境全面好转。

中国的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计划,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成功的生态修复工程。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我的老家是湖北中部的一个小县城,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当时的农村人口压力非常大,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去赚钱,远一点的地全部开垦为良田,大面积种植棉花和水稻,近一点的地,要么做菜园,要么种上树,树稍微长大点就卖掉,每年到了初冬之季的时候,一颗树几百块钱,卖完就只剩下光秃秃的土地,显得十分的荒凉,当时的河水,是那种带着深绿的颜色,不知道有多少农药和工业污染流入其中。

但去年我回老家的时候,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场景,老房子被葱郁的树林所包裹。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远处的田地里,土地肥沃,一片绿色,鸟鸣声哇叫声知了声不绝于耳,甚至我还看到许久未见的野兔。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而河水的颜色,随着生态环境的整体好转,也变得清澈见底,能很轻松地看见河底的水草和鱼虾,还有另一个能证明生态环境变好的细节,以前渺无人烟的河边,现在坐满了钓鱼的人,如果不是物产丰盛,真正的鱼米之乡,又怎会有那么多人去没日没夜的钓鱼呢?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反观其他国家。

150年前,英国开展工业化的时候,所谓的“世界中心”伦敦,河里臭气熏天,天空浑浊,空气中充满了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味道。

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在河上沉没,死亡640人,其中许多人并非被淹死的,而是喝了重度污染的河水得病而死。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120年前,美国开展工业化的时候,芝加哥市中心垃圾堆积如山,散发着腐烂的气味,蚊蝇滋生,孩子们只能坐在如山般的垃圾堆上玩耍。

新泽西帕萨力克河,由于污染严重,导致整个纽瓦克市被迫另寻水源,河里鱼类大量死亡,周边居民和工厂只能选择大面积搬离,最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死区”。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再看看我们中国,我们不仅成为了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还是世界上同期治理环境最成功的国家。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成就?

用一位学者的话说就是: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历史学家去研究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伟大工程。

从蒙古国全域沙化背后,看出中国体制的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林业部   中国   蒙古国   入海口   黄河   植树造林   深绿   沙尘暴   尘暴   美国   黄沙   河水   体制   土地   环境   我国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