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再登央视:升级人数超五千万!未来新品销量才是关键

在六月初,华为正式推出鸿蒙OS2.0的时候,央视就有过相关报道。央视称华为推出鸿蒙系统的意义重大,打破了海外系统的垄断。而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华为的鸿蒙系统再一次登上了央视,由此也可以看出华为鸿蒙系统在国内的影响力。

华为鸿蒙再登央视:升级人数超五千万!未来新品销量才是关键

根据央视的最新报道称,目前华为鸿蒙系统截止8月6日,升级人数已经超过了5000万。考虑到7月29日华为才宣布鸿蒙系统升级人数达到4000万,也就是短短不到10天的时间里,又有超过1000万的用户升级到了最新的鸿蒙系统上。这样一个崭新的系统升级人数之快,恐怕也是前所未有的,不夸张地说这的确算是一个里程碑。

鸿蒙升级速度如此之快,和华为不停将鸿蒙系统覆盖在过去的机型密不可分。从现在可升级鸿蒙系统的机型来看,包括正式版、内测版以及公测版,有接近百款机型都可以升级到鸿蒙系统,甚至连已经独立出去的荣耀,过去的老机型也能升级到鸿蒙系统。不得不说华为为了鸿蒙系统的普及和覆盖,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

华为鸿蒙再登央视:升级人数超五千万!未来新品销量才是关键

从华为的动作来看,华为是希望至少自己过去五年内的手机,都能升级到鸿蒙系统。余承东已经表示华为Mate 9以及P10这样的机型,也会在未来适配鸿蒙系统,并期待有更多的用户加入万物互联的时代。尽管华为目前无法推出5G的手机,但依然希望通过老手机的升级,让鸿蒙系统拥有更多用户,以此来达到快速普及鸿蒙系统的目的。

尽管华为鸿蒙系统的升级速度已经很快,但是我们也要看清楚现实。实际上从华为手机的实际出货量来看,全球范围内在2020年达到了1亿八千万部,在2019年和2018年都超过了两亿部,哪怕是仅在国内,过去三年内华为的手机的出货量也接近了四亿部。但现在即使华为将鸿蒙系统的覆盖机型包括了四五年前推出的手机,但升级数量依然远远达不到自己手机的销量。这主要还是因为手机在某种程度是快消品,厂商换代的速度快,用户更新的速度也很快,几年前的老手机恐怕很少有人使用,所以华为鸿蒙系统覆盖的机型多,但并不代表覆盖的现有用户就一定多。

华为鸿蒙再登央视:升级人数超五千万!未来新品销量才是关键

实事求是地说,一般一个品牌的单一型号手机,用户能保持两三年就算不错了,所以这其实也让所谓的系统升级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华为而言,想要继续加快鸿蒙的普及速度,让老机型升级自然是一个方案,但这对于鸿蒙用户增量来说,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最重要的还是要推出更多采用鸿蒙系统的新机,这样更多用户购买鸿蒙系统的新手机,才能保证使用鸿蒙系统的用户数量进一步增加。

不过就目前华为推出的新机来说,哪怕是P50系列这样的旗舰手机,都存在不支持5G的硬伤。再加上禁令的缘故,华为在芯片及其其他关键零配件的采购上受到限制,出货量无法和过去相比,这很大程度上不但影响了华为手机的销量,也让鸿蒙系统在覆盖新用户的进度上受到阻碍。所以对于华为来说,想要延续鸿蒙系统现有的升级势头,最关键的还是看发布的新机在市场上的表现。

华为鸿蒙再登央视:升级人数超五千万!未来新品销量才是关键

这段时间,华为连续发布了多款手机以及平板,无一例外地都采用了鸿蒙系统。尽管没有5G会影响相当一部分用户的选择,但华为的品牌号召力和产品影响力犹在,再加上中国市场的庞大,哪怕没有5G,但依然能保证华为产品一个不错的销量。但真正的问题是,华为的产品出货量是不是能满足用户和市场的需求?如果市场有这么大,但华为却没有足够的产品,那也是白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5G在国内的普及加速,5G应用逐渐广泛的话,那么华为的手机只会逐渐被用户和市场放弃,这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所以尽管鸿蒙系统再登央视,尽管升级鸿蒙系统的用户已经突破5000万,但华为现在的困境其实并没有什么改变。眼下的成绩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是需要华为继续在未来保持以及延续,而这一切的重心最终还是要靠产品来决定,如果产品功能达不到用户的需求,或者产品数量满足不了市场,我们也很难认为鸿蒙系统未来就一定会成功,毕竟从手机的应用端来说,现在的鸿蒙系统和安卓以及iOS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万物互联这个功能,对于手机用户来说,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华为   鸿蒙   销量   央视   出货量   新机   机型   新品   人数   速度   关键   未来   时间   更多   用户   财经   系统   手机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