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欠“三角债”趣事

29年前的今天,困扰中国经济发展数年的“三角债”问题宣告正式结束。

那一年,关于“三角债”,也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1991年5月,上海宝钢作为中国最现代化的钢铁基地,一直饱受三角债的困扰。


清欠“三角债”趣事

所有债务累积20多亿元,占到流动资金的三分之一。

在90年代,20亿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自然不用多说。

企业濒临难以为继的境地,国家、地方都在为其想办法协调清欠,但效果始终不佳。

百般无奈下,上海宝钢使出最后一招,将那些主要的欠钱大户(当时一共有113家国营公司和流通企业都与上海宝钢存在债务问题)登在了《工商时报》上。

随后几个月里,在媒体的一一追问和督促下,欠钱大户们才开始纷纷还债。

一位记者还亲自跑去东北吉林长春一汽做采访,迫使后者自行偿还了上海宝钢的800万元欠款。

由媒体来扮演催债的角色,实际上是一个具有黑色幽默意味的事件。

这也在侧面表明,在当时国营企业的调控和管理上,有关职能部门也颇为乏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数年   难以为继   欠款   国营企业   流动资金   百般无奈   黑色幽默   职能部门   乏力   大户   不佳   债务   境地   趣事   困扰   媒体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