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从未停止过创新

中国戏曲的历史能追溯到六百多年前,国粹京剧也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任萌生、发展、繁荣、衰落。但是总体来说,戏曲没有灭亡,证明其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保持着生命力的内在动力便是不断的创新,进而得以发展。

戏曲从未停止过创新

梅兰芳大师算是京剧领域创新的典范人物。好多戏都是经过去其糟泊,留其精华之后,才成为经典。他有一个著名的创新理论,至今仍被推崇便是“移步不换形”。我理解的是:守住京剧的根本,改其枝叶,让京剧之树更美!但是,对于创新者有一个最关键的要求:你得博学多才,融汇贯通。梅大师书法,昆曲,都有极大的造诣,诸如这些都是创作的营养。没有营养,戏曲的创作就像是一个小孩儿,不会健康的。

谈谈流派,其实流派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余三胜的基础上有了谭鑫培,在谭鑫培基础上有了余叔岩,而后又出现谭富英。这些都是在把前辈的玩意儿学通了,透彻了之后,结合自身条件,创造出来的流派。再比如周信芳大师,伊始那是直弓直令的谭派,而后嗓子出现问题,但是无巧不成书,就是这有“有问题的嗓子”成了麒派的特点,并且,周大师在表演上下功夫,形成了表演精致,嗓子有特色的麒派。

以上是历史的精彩,在看看今日的“辉煌”。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已然成为了国家战略。因此,戏曲在不创新,那必是死路一条。

一种便是创排新戏,加上现代化的灯,光,电效果,智能化的背景,弄得演员都不知道干嘛了,京剧本身就是一门写意的艺术,显然不行。事实也证明是失败的。

一种是小剧场京剧。最近两年挺火的一个概念。这条路,方向正确,只要不走偏还是有希望的。以吸引年轻观众为己任的小剧场京剧,剧目,创作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很大的前提是有艺术基金会的资助。但是到如今,能出来《碾玉观音》《惜娇》也已经不错了。继续在正确的方向上,精耕细作,会开花结果的。

还有一种创新是演出模式的创新,也是我认为目前最成功的,也吸引了大部分年轻观众,那便是瑜老板的清音会。

戏曲从未停止过创新

这种演出形式,有说有讲有互动,完全是一种“体验式消费”,瑜老板的票都是真金白银卖出去的,而且上座率特别高。她以及其他的年轻演员也经常去大学校园讲课,传播京剧。特别好,定位人群准确,也是引入流量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目前为止,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典范。日前,老板正在全国各地巡演,颇有一番“商业老板”的气氛。好!

文化自信基于好的文化本身。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是拿得出手的,艺术含量是经得起推敲的。我们应该在深究其内的前提下去发扬光大,让它在这个时代依旧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戏曲   梅兰芳   融汇贯通   财经   流派   京剧   典范   生命力   嗓子   前提   观众   大师   老板   年轻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