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败走!苟延残喘2年,巨亏超1万亿韩元后将彻底告别中国

在国内苟延残喘近两年的乐天百货,终于熬不下去,要撤出中国市场了。

据财经君了解,乐天集团于上月底决定把百货店业务撤出中国市场,乐天玛特在华93家门店宣布向利群股份、物美集团出售的基础上,余下未能出售的12家店铺,也拟在年内彻底关店。这意味着,乐天玛特就此将彻底告别中国市场。

2年亏损超亿万韩元


2008年,“乐天系”就进军中国市场,距今已整整10年。

但从2016年起,乐天百货在华业务就开始亏损,当年销售额为97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9亿元),但亏损达7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财经君发现,乐天百货业和其他韩国零售商一样,经营方式比较简单粗放,策略基本沿用韩国模式,就造成了乐天百货业在中国市场上的水土不服和成本高企。

2017年,中韩萨D矛盾爆发,乐天百货业在中国经营更为困难,销售额锐减到76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亏损额为7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完全入不敷出了。乐天玛特超市在华亏损更是高达268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3亿元)。

乐天败走!苟延残喘2年,巨亏超1万亿韩元后将彻底告别中国

为了降低亏损额度,乐天系只有在中国频频关店,但在今年第一季度,疯狂关店的乐天百货在华依然亏损了16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0.98亿元)。

曾经,乐天方面为了“抢救”中国市场的业务,曾于去年3月和8月分别紧急调动36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和34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7亿元),但依然无法挽救“乐天系”在华颓势。从2016年至今,乐天系在华亏损总额已超过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1亿元)。

总的来讲,“乐天系”退出中国市场,并不能只归因于萨D。中国零售市场竞争加剧,电商挑战,加上本土化程度差和经营僵化等原因也是乐天失去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败走中国的零售商大有人在


其实,乐天并非是唯一一家败走中国的外资零售商,随着国内零售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电商巨头崛起,便利店经济兴盛,那些裹足不前、经营不良的外资零售商在亏损多年后只有壮士断腕,忍痛退出中国市场。

在去年9月,来华20年的韩国超市品牌易买得(e-mart)转让了上海5家卖场给卜蜂集团,并于去年底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自1997年进入中国以来,易买得在中国的店铺数量一直到2011年达到最高峰的27家,与沃尔玛、家乐福几百家的门店数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乐天败走!苟延残喘2年,巨亏超1万亿韩元后将彻底告别中国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易买得在中国的本土化经营实在是差得可怕,其在装修卖场、商品布置等方面都照搬韩国模式,在用人方面也以韩国人居多,开店成本极高,人力成本无法下降,连年亏损也很正常了。

在2016年11月,英国最大的跨国零售商玛莎百货宣布关闭中国内地所有商铺,开启全线退华行动。这家百货零售商用了8年时间在中国先后开了15家大型门店,却没有在中国建立起应有的品牌知名度,其在中国热度最高的一次,就是它宣布“全面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

乐天败走!苟延残喘2年,巨亏超1万亿韩元后将彻底告别中国

在中国依然保持着英式严谨、稳重风格的玛莎百货,目的是吸引中国中产阶级的顾客,却被目标客户狠狠地嫌弃。在服装方面,玛莎百货的过于严肃拘谨,被大家吐槽为“太老气”;在日用品方面,中国80、90后消费者早就通过海淘代购用上了全球好物,玛莎百货提供的商品没有突出的竞争优势;在食品方面,玛莎百货最受欢迎的零食业务在中国并没有重点推行,财经君慕名而去买玛莎零食,却只有失望而归。

纵观这些以失败收场的外资零售商,其败走中国市场的原因并不复杂,除了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多的是他们自身的故步自封,不愿意进行本土化改革,从而为落败埋下了最大的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韩元   玛莎   乐天   中国   百货业   苟延残喘   韩国   本土化   中国市场   零售商   外资   百货   人民币   成本   原因   业务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