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公交车爆炸:如果民心不齐,就会恐袭不断长期混乱

今天,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发生一起公交车爆炸,爆炸后公交车掉入峡谷,车上有很多中国同胞。

这件事情是不是恐袭还在调查中。

但巴基斯坦国内恐怖袭击事件确实从2006开始激增,此后呈逐年上升趋势。

比如2016年,巴国共发生785次恐袭,死亡955人。

再比如2007年是最丧心病狂的一年,这一年巴国共有三千多人死于恐袭,连前总理都被刺杀之后不治身亡。

去巴国援建工作的人可能会遇到哪些恐袭风险?为什么巴国一直这么乱呢?

1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北和中国接壤,东边为印度,南边为大海,西边是伊朗,西北是阿富汗。

巴基斯坦公交车爆炸:如果民心不齐,就会恐袭不断长期混乱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较高,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

往南边是出海口,拥有980千米海岸线。如果在此有军事基地,就能控制住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道。

往东和我国接壤,影响着我国西南地区的稳定。

往西又是火药桶的中东地区,那里有大量的石油国。

处于东亚和西亚的枢纽,拥有这么好的地理位置,如果自身实力足够,那自然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但如果自身实力不够,就是小娃娃抱着宝贝过大街,必然会被大国盯上,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2

其实大国博弈在巴基斯坦带来的问题,不只是现在才有,而是在它建国的时候就一直存在。

巴基斯坦与印度原本是一个国家。16世纪开始,英国开始入侵印度。

1757年,印度与英国发生一场大战,印度战败,从此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把印度分为英属印度和560多个印度土邦。

成为殖民地以后,印度人不断反抗英国统治。1942年,英国疲于对付第二次世界大战,无力维持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同意让印度独立。

然而在当时的印度,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由于宗教信仰问题,印度领袖们发生了内讧:

巴基斯坦公交车爆炸:如果民心不齐,就会恐袭不断长期混乱

甘地说:我们要建立统一的印度,不要分裂。

但另一个领导阿里真纳说:你们是信印度教的,我们是信伊斯兰教的,不如我们各自成立一个国家。

甘地找阿里真纳谈了好多次都谈不拢,最后谈崩了。

英国采取了阿里真纳的方案:既然大家信仰不同,那就按照宗教信仰来分地盘好了。

1947年6月,时任印度总督宣布了印巴分治方案,并于当年的8月15日分家。

其中,英属印度按照宗教信仰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印度教居多的地区分为印度,穆斯林居多的地区分为巴基斯坦。

对于562个土邦,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否独立,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这个方案得到了双方的同意,然而实际执行时却出问题了:怎么样划分哪里是信仰印度教多的地方,哪里是信仰穆斯林多的地方?


3

为了公平公正,双方要求英国找一个从来没有到过印度、并对印度毫不知情的人来划线。

一个叫雷德克里夫的律师被选中完成这一任务:他把自己关在房间,在手里只有一张草图的情况下,既没有查阅任何资料,又没有和任何人请教,就把边界线给划出来了。

巴基斯坦公交车爆炸:如果民心不齐,就会恐袭不断长期混乱


更糟糕的,这条线是在8月15号当天才公布,老百姓都慌了:两个教徒之间的斗争本来就一触即发,假如你信其中一个教,但你家被划分到另一个教统治的地区,那还不赶紧跑路?

于是,两边的教徒分别跑向自己的新家,并在混乱中互相屠杀,至少造成了50万人丧生,1200万人无家可归。

巴基斯坦公交车爆炸:如果民心不齐,就会恐袭不断长期混乱

即使逃过了这一劫成功跑到对面去的人,也马上陷入赤贫:到了一个一无所有、举目无亲的新地方,找工作都找不到,要如何重新融入?

于是,在一场血流成河的分家后,两国之间自此产生的仇恨难以磨灭。


4

以上这个边界线只是仅解决了英属印度的问题,别忘了还有562个土邦的归属还没有解决,这是一个更大的坑。

此时,大部分土邦都已选择了自己的归属,但还有一小部分没有决定,比如克什米尔。

这个地区将近80%的人为穆斯林教徒,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但克什米尔邦主是印度教徒,他想加入印度。

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了争夺克什米尔主权,于1947年10月在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也就是第一次印巴战争。

两个月后,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给联合国解决。

1949年1月,联合国裁定:将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印巴双方都表示接受该裁定。

然而过了没几年,印巴都觉得不划算。于是在1953年8月进行会谈,决定让克什米尔采取公投的方法来决定克什米尔的去向。

可是公投并没有解决问题,1965年6月,围绕克什米尔地区双方又发生了第二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胜利。

巴基斯坦公交车爆炸:如果民心不齐,就会恐袭不断长期混乱

印度气不过,双方在1971年又爆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从此被分裂为两部分,其中东边的一部分独立为孟加拉国,印度又占领了部分克什米尔土地。

此后至今,教徒冲突和种族清洗仍然时不时发生。


5

巴基斯坦不光有外患,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印巴分立的时候,大家都是为了对付印度而硬凑在一起,但这并不代表在其它问题上各方也能达成一致。

巴基斯坦内部原本为五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一定的势力,谁也不服谁。

建国的时候,连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的名字(Pakistan),也是这五个地区各自取了几个字母凑成的。

此外,印巴分立的时候,印度军队中的大部分穆斯林都选择到巴基斯坦,组成了一直军队。在第一次印巴战争中获得了群众的支持,成为了统治巴国的重要力量。

几股不同的力量无法形成强力有效的中央政府。

1947年到1956年,各种力量始终没有团结起来,甚至连一部宪法都无法制定出来。

1956年,陆军总司令上台,实施军政府统治,但由于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丢失了孟加拉,引咎辞职。

1971年,阿里布托民主政府上台,他决定实施西方民主,然而伤害了工业。从此巴基斯坦就陷入了军队统治-民主政府-军队统治-民主政府的循环中。

1977年,陆军总参谋长齐亚哈克推翻阿里布托,建立军政府。1988年,齐亚哈克被炸死,民主政府再次上台。

巴基斯坦公交车爆炸:如果民心不齐,就会恐袭不断长期混乱

1999年,穆沙拉夫上台,再次建立军政府。2008年,穆沙拉夫下台,民主政府上台,直到2018年。

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巴基斯坦几乎丧失了对地方部落的控制权,尤其是西北省份经常想独立。

这次爆炸案发生的地点,正是统治薄弱的北方地区。


6

除了大国博弈、印巴矛盾之外,塔利班势力也是重要的因素。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是邻国,在相邻的边界线上,很多村子的村民之间都是亲戚。

塔利班组织在阿富汗成立之后,很容易向巴基斯坦扩散。

巴基斯坦公交车爆炸:如果民心不齐,就会恐袭不断长期混乱

阿富汗内乱之后,塔利班不少人都跑到巴基斯坦边境,以至于巴基斯坦内部的塔利班人数进一步增加。

此外,巴基斯坦大部分都是山地,并且温度高雨水少,使得经济很落后。社会贫富不均,很多人没有生活出路,不得不加入塔利班谋生。

巴基斯坦公交车爆炸:如果民心不齐,就会恐袭不断长期混乱

2001年,911事件发生,巴基斯坦宣布跟随美国,加入反恐阵营,激怒了当地的塔利班势力,被列入恐怖袭击名单。

自此,恐怖袭击如同家常便饭一样。

最受苦的还是老百姓,民不聊生。

巴基斯坦公交车爆炸:如果民心不齐,就会恐袭不断长期混乱

7

巴基斯坦这个国家,一直置身于内外交困的漩涡之中。

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是大国角力的斗场。由于宗教问题和领土问题,和印度又有世仇。

国家内部几大势力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执政机构。

经济贫困,社会又不公,导致老百姓没有活路,成为恐怖主义的摇篮。

以上种种,导致巴基斯坦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当我们还在忧虑工作和房子的时候,他们的老百姓在担心能不能活过明天。

而我国援建巴基斯坦的同胞们,更是冒着巨大的人身风险。这次的事件,我们一定会追责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   印度教   塔利班   土邦   穆斯林   阿富汗   军政府   阿里   印度   英国   民心   教徒   不齐   大国   公交车   民主   混乱   地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