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与现代诗歌之比较,论大语文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代诗词与现代诗歌之比较,论大语文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白话诗歌在我国也差不多有百年历程了,但远不能与流传千古的古代诗词相提并论。唐诗宋词很多人都能背上几首,现代诗歌有几首是能被大家记住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人可能会背上几句。这首诗与其说是诗使诗人有名,倒不如说是因为诗人丰富的情感生活而广为人知。

有人说这是学校课本教育的结果,固然没错,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古代诗词经过历朝历代,能留存下来的必然是经过大家审视考验的经典,古代诗词简洁的文字所表达的意境,能让人感叹,情不自禁的去吟诵。网上的段子,面对类似的景色,王勃的《滕王阁序》写出:“看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还没有现代诗歌能描述出这般意境。用网上的话来说,我怎么只能说出这么苍白的语言:“哇塞,景色怎么美啊!”


以下列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号称诗仙的李白的节选部分诗以及现代诗人浪漫主义诗人,号称现代诗歌奠基人的郭沫若的诗歌。你品,细品到底哪种诗歌让你更能感受到此间意境,会让你发出由衷的:“哇塞!”的赞叹?


李白

将进酒 节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梦游天姥吟留别 节选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郭沫若

天狗 节选
(一)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三)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郭沫若诗歌二:《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

  (一)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四)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古代诗词与现代诗歌之比较,论大语文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人文字功底尤其是文言文的衰落自然是原因。白话文是简便了书写,方便了沟通,但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断了层,所以现今的人是完全写不出古诗文那样言简意赅,充满韵味的文字作品来了,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有人说没必要,现代社会人,写写当代小说,看看当代小说得了。就拿小说来讲古代有四大名著,现代还没有和四大名著相当水平的小说面世,也只能尴尬了。因此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有时间经常性背背唐诗宋词,经典古文,无论是提高自身文字素养,陶冶心性都有裨益的,甚至是聊天吹牛都可作为谈资。

白话文毫无疑问提升了人们沟通的便利性,但是也极大了弱化了人们对古诗词等传统文化中经典的传承。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初,日本人捐助的抗疫物资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的标语想必让很多中国人汗颜和感叹。日本人在中文尤其是古诗文的运用上给中国人好好上了一课。古诗词表达的意境,现代词语用复杂的描述也难以体现。以至于中国在后来对外援助的抗疫物质的包装上也都写着贴上类似的古诗词。说到底还是对中文教育的不够重视,文化不自信的结果。如今英语培训机构随处,可见家长们对英语比中文更重视。

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大语文的提出。是看到了对中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的重要性,当然不是只学习古代文言文,而是要多学习经典,中国文化在东亚根深蒂固。我们不老说韩国人,抢中国人的东西么,尤其是非物质文化方面,可以嘲笑他们,但是我们不加以重视保护的话,很多东西可能就真的不属于我们了。但韩国人千方百计,要设计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是始终摆脱不了姓名的书写还是用得用汉字,中国人还要有文化自信。


古代诗词与现代诗歌之比较,论大语文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小品散文。当代玄幻修仙、穿越、后宫、霸道总裁类小说大行其道。印刷术发明后,文字作品不计其数;电脑的发明,更是让文字记录内容如浩瀚星辰。但真正经得住历史的考验,长久留存的才是灿烂的文化。


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古代诗词的学习,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去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改善我们苍白的语言。而不是再回过头来去学习怎么写古诗词,再怎么写也不可能比古人写得更好,因为一是文化的断层,二是每个时代有各自文化的鼎盛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郭沫若   诗词   古代   白话文   古诗词   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   中文   意境   重要性   诗人   诗歌   语文   重视   中国人   传统   文字   现代诗歌   经典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