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中印冲突一触即发,印度突然撤回进攻,为何自己先怂了?


印度作为我们的老邻居,并没有像巴基斯坦一样和我们友好相处,反而在多年以来,与我国纷争不断,多次因边境问题产生冲突。

1962年,中国曾因印军侵入我国领土而对印度展开自卫反击战,在那场战争里印度伤亡惨重,可是他们不仅不吸取教训,还在1987年故技重演,又差点与我国开战。

当时我军已经调遣了大批人马赶往边境,谁知就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印方突然主动求和,灰溜溜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此后的35年里,印度没有再敢搞出什么大动作。

1987年中印冲突一触即发,印度突然撤回进攻,为何自己先怂了?

那么为什么印度主动叫嚣要与我国开战,最后又自己先怂了呢?在最关键时刻,中印之间发生了什么呢?

中印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印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冲突。曾经,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多年来一直受到英国的控制和影响。

1935年,英国伪造了一条英属印度和中国的边境线,史称“麦克马洪线”,在这伪造的边境线里,英国无耻地将部分藏南地区划属印度,侵占了我国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而印度在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建国以后,他们又搬出了这条“麦克马洪线”,认为自己拥有对藏南地区的控制权,企图继承英国的政治遗产,哪怕这份遗产从来都不属于印度和英国。

1987年中印冲突一触即发,印度突然撤回进攻,为何自己先怂了?

麦克马洪线的区域图

在五十年代前后,中印两国关系还不错,但由于我国和平解放了西藏,原本想要坐收西藏的印度见无利可图,便对我国产生了不满的情绪,屡屡骚扰藏南边境。

1962年,为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我军决心赶走藏南地区的印方入侵者,并发动了自卫反击战,印度在此战中大败。

1987年中印冲突一触即发,印度突然撤回进攻,为何自己先怂了?

在此战过后,我国也撤了军,并释放了印军俘虏。

可是令我国没想到的是,印度仍不死心,还一直在暗地里积攒兵力,妄想卷土重来。

1980年,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再次当选印度总理。

或许是继承了父亲想要夺取藏南争议地区的遗志,又或许是为了追求更加大的权势,她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印边界的藏南旺达地区。

1987年中印冲突一触即发,印度突然撤回进攻,为何自己先怂了?

英迪拉·甘地

在1982年,英迪拉·甘地批准了一份来自印度陆军参谋长贡献的军事计划,这份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扩大印度在中印边境的兵力规模,从而增加印度在该争议地区的军事实力。

从这份文件可以看出,印度的扩张之心正在蠢蠢欲动。与此同时,印度内部也大力搞起了国防基础设施建设。

上头下了命令,下面自然要执行。在1983年,印度为了完成这项计划,事先组织派遣了一个情报小组,潜入桑多洛河谷地区侦查。

并且还在争议边界线的中国的那一侧设立起了观察哨,凭此监视中国军队的行动并搜集情报。

次年,英迪拉·甘地身亡,她的儿子拉吉夫•甘地上任。并任命克里希纳斯瓦米·桑搭吉为陆军参谋长。

1987年中印冲突一触即发,印度突然撤回进攻,为何自己先怂了?

克里希纳斯瓦米·桑搭和妻子

这是一位作风非常强硬的将领。他一上任,就鼓动印度政府进行军事演练,演练的内容就是如何让位于阿萨姆平原的印军能够快速部署到与中国接壤的实际控制线。

这场演习的规模非常之大,动用了印度的10个陆军师以及无数的印度空军中队,甚至还使用了直升机。

如此大的阵仗自然引起了中国的警觉,为了阻止印度入侵我国领土,我军当机立断,直接派兵前往实际控制线的另外一侧与印军进行对峙。

1987年中印战争一触即发

1987年,由于印度的态度愈发嚣张,我国发出了几次抗议,一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西方媒体便断言,中印两国之间又将爆发出一场像1962年边境冲突那样的战争了。

而印度内部也很自信,认为经过了数年的历练,印度的实力早已经不同往日。

终于在1987年5月的某一天,战争即将爆发。

那天,我国西藏军区山南军分区边防某团副团长依照惯例,抽调了一个步兵连及加强侦察班,将他们组成了临时的巡逻队,命其前往桑多洛河谷地区执行巡逻任务。

在出发前,副团长命巡逻队的队员们带上4门82无后坐力炮、3门82迫击炮以及3挺重机枪,组成了一支可以随时进行战斗的队伍。

1987年中印冲突一触即发,印度突然撤回进攻,为何自己先怂了?

而除了副团长以外,这支队伍的指挥组里面还有一名作战参谋、一名通信参谋以及一名步兵营副营长和一名侦察参谋。

当巡逻队到达目的地时,天已经擦黑,副团长便命令小队就地扎营休息,第二天休息好了以后再出发前往南端进行巡逻。

晚上九点时,部队的警卫兵发现山口有微弱的火光,便立刻报告给了副团长,后经副团长观察,确认了印军正在前方活动。

为了摸清印军的情况,副团长派侦察小组前去侦察,自己与副营长还有作战参谋等人商讨作战计划,一时间,整个小组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1987年中印冲突一触即发,印度突然撤回进攻,为何自己先怂了?

不过糟糕的是,经过侦察兵的侦察以后,确认了对面的印军有一个连的兵力,这还只是乐观情况下的估计。

再加上他们已经占据高地修筑了战斗工事,工事中配备了约60台迫击炮以及很多的重机枪武器。

所以一旦印军先有动作,我军就很可能陷入被动,而且由于时间太晚,错过了十点之前能和军分区联络的时机。

那么这个巡逻小队也将陷入了无法上报敌情、也无法接受上级指令的两难境地。

可即便情况如此艰难,在边境的问题也决不能有任何拖延和懈怠。在让通讯参谋继续联系军区请求志愿后,副团长重新部署了手下兵力,随时准备向印军发起攻击。

第二天上午七点左右,副团长令副营长组织一个小队前往印军的阵地,这个小队里包含了翻译、侦察兵、报话员等共7人。

到达印军占领的高地后,我方对其进行喊话,要求他们退出该阵地,没想到印方不但气焰嚣张,还反过来让中方的军人离开,所用的言辞也非常具有侮辱性。

眼见交涉失败,我方便准备先行撤离,没想到此时印军队伍中突然射出了一枚子弹,直直打中了我军副营长。后来,这名副营长因失血过多,不治身亡。

1987年中印冲突一触即发,印度突然撤回进攻,为何自己先怂了?

眼看我军副营长被打伤,倍感屈辱和仇恨的我军再也忍不下这口气,直接向印军发起了攻击,并派出了一个小分队包围后方,在前方主力军的迫击炮的炮火支援下。

该分队仅仅用了半小时,就顺利将印军所占领的高地攻占。在这场战斗中,印军死亡13人,被俘虏8人,而我军4人死亡,11人受伤。

当天下午两点,不甘心高地被占领的印军带着一个加强连卷土重来,但由于我军的奋力抵抗,印军再次大败。

入夜,印军又开始对我军进行骚扰,但我军仍然坚守阵地,加固工事,并向上级宣告了即便战斗到最后一人,也绝对不会让阵地失守的决心。

在接到了副团长的报告和求援后,我国的山南军分区立刻抽调兵力组织增援,并同时将情况上报给了更上一级的军区,上级军区也紧急派兵前去支援。

在第三天时,印军又向我军发起了进攻,在遭遇了数十人的伤亡后,他们决定动用直升机和战斗机来监视我军。

当晚,由我军通讯参谋联系的山南军区派来的一个步兵营前来增援,我军的防御力量一下子增强不少。

战前印军为何主动认怂

到了第四天,我军西藏军区派遣的山地步兵53旅也赶来支援,与此同时,印方调动的约7个旅的兵力也赶来集结,战事一触即发。

眼看着印军部队增援越来越多,我方决不能坐以待毙,在经过研判以后,中央军委调遣了第13、21/54共三个集团军前往西藏,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

并命成都军区前往西藏开设前沿指挥所,做好对印军进行大规模反击的准备,可以说,此时我军已经下定了要与印军一决胜负的决心。

可是就在我军已经部署好了兵力,甚至已经坐上直升飞机勘察好了地形以后,印度内部突然“认怂”,撤回了进攻命令。

得到这一消息后,我军很是错愕,前一秒还来势汹汹的印军,怎么转眼就灰溜溜跑走了?

1987年中印冲突一触即发,印度突然撤回进攻,为何自己先怂了?

原来,印度撤军是出于这两方面的考量:首先,印度之前一直认为我国军队正在云南与越南打得不可开交,所以没有余力再去应付他们的骚扰。

可是当我军派出3个集团军增援时,他们立刻傻眼了。在意识到事态比自己想象得要严重时,印度赶忙向苏联求助,可是此时的苏联也处于内忧外患中,哪有心思去管印度呢?

面对苏联的拒绝,印度彻底绝望了。面对意志坚定的中国军人,印度军方没了底气。

哪怕是一直坚持开战的强硬派也开始犹疑,这一仗要是再输,加上1962年的惨败,届时,印度将颜面尽失。所以,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印度还是决定撤军。

虽然此次印度认怂,导致我军暂时失去了彻底收复藏南争议地区的机会,但与此同时,此举也给中印边境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这样一想,倒也不算坏事。

本期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记得关注加收藏带你了解更多历史故事,我们下期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印度   甘地   麦克   南军   营长   西藏   英国   我军   兵力   军区   参谋   边境   年中   副团长   冲突   我国   地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