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影响了猪价?

猪价一直是养猪人最为关心、乐于研究、谈论的话题,各种平台、媒体也充斥着很多对于猪价的分析与预测。

如果说如何养好猪是一个生产实操的问题,那么如何把猪卖出好价钱就是一个经营性的问题。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猪价?

猪价走势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会有一些阶段性、突发因素。

总结一下,对猪价影响较大的因素我们重点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猪肉供应量变化,也就是说能够进入到最终消费市场的猪肉的量有多少!

l 进口猪肉量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0年肉类进口量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近千万吨。其中猪肉进口量相当于2019年的2倍多,是发生非瘟前的3.6倍多。而且2020年进口猪肉量占国内猪肉供应量的比重达到10%以上,在2017年仅为2.3%!

l 储备肉投放量

每当猪价上涨过快,相关部门都会向市场投放储备肉平抑猪价,尤其是重大节庆,消费需求旺盛的时间。

在2020年1—12月,储备猪肉的投放量达到了67万吨。

l 屠宰量

在2020年1—12月份,生猪屠宰量超过1.6亿头,按照头均出栏体重120—150公斤,出肉率78%左右计算,大约能够提供1680万吨猪肉。

2019年各地新建猪场、复产猪场、扩张猪场等,产能集中释放以及在疫病高发期,受疫病影响,猪场出现恐慌性抛售,屠宰量会有明显上升。

l 猪肉替代品

从2019年开始疯狂的猪价,导致猪肉在肉类消费量的比重出现了明显下滑。随着猪肉消费量的下降,其他猪肉替代品的消费量随之增加。简单说就是高猪价迫使许多消费者转向更多的吃禽肉、牛肉等。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猪价?

消费量,整个市场对猪肉的需求有多大,这决定了猪价的上限。

猪肉消费当然摆脱不了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间,经济生产受阻,整个市场的消费也都陷入低迷状态。

但是所谓“猪粮安天下”,猪肉消费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依然会是肉类消费C位,生猪产业也会是朝阳产业。

我们在考虑猪价影响因素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生猪产能整体恢复速度。

在千年等一回的2020年,很多养猪人一年时间赚到了之前十年才能赚到的钱。在如此暴利的驱动下,大量资本进入生猪产业,表现为规模的疯狂扩张,猪出栏体重增加(养大肥)也加快了生猪产能恢复速度,因此生猪产业会逐步回到和以前一样的正常轨道,正常的盈利空间,最终比拼的还是成本控制和生产成绩!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会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比如非瘟、环保(拆迁)可能会导致部分地区因为集中出栏,价格短时间的波动。

上半年猪价下降非常快,可以称得上是断崖式下跌,许多猪场感觉猪价已经跌破了成本线,进入亏损期。下半年后,虽然猪价有所恢复,但是很多养殖户仍然心有余悸,担心猪价进入一个长期下行区间,都在观望猪行情走势等。

其实,大家不必过于担心,首先大家要清楚,在非瘟后,整个养猪的成本是明显上升的,之前可能是6-7元区间,但是现在大约是8.5—10元甚至以上的区间。

因为非瘟导致了多方面的成本上升:

生物安全成本(消毒、检测、洗消、烘干设备等,防疫、保健成本)

母猪成本(纯种二元母猪一猪难求)

原料成本(新冠等因素导致的原料成本上升)

人工成本的上升

环保成本

养猪成本决定了猪价的底线。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长时间突破底线运行,因为那会伤害到整个行业的基础,何况是生猪产业和国计民生联系如此紧密的行业!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猪价?

文章转自龙昌公众号“养猪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进口量   消费量   疫病   猪场   生猪   供应量   母猪   产能   区间   肉类   猪肉   因素   成本   产业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