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数孩子“上瘾”的手机游戏,遭到了监管的“重锤”

让无数孩子“上瘾”的手机游戏,遭到了监管的“重锤”

来源:中产先生


不要误伤。


- 1 -


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的文章,把网络游戏定义为:


精神鸦片,电子毒品。


这形势感觉教培之后,下一个挨锤的就是游戏了。


作为一个没上学就玩黑白掌机,小学玩小霸王,初中玩街机,高中玩传奇、生化危机、梦幻西游、西山居剑侠情缘、流星蝴蝶剑,后来高三没时间了,大学重新拾起来,天龙八部、剑3、魔兽世界,到如今Steam里还有近百款游戏。


可不要误伤啊。


我感觉网络游戏主要是针对学生群体,对我们成年人,多玩玩游戏更利于搬砖。


果不其然,看了下原文:


两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


“有的同学有时一天玩8个小时王者荣耀。”“手机被我摔了5、6个,孩子不吃早饭,把钱攒起来买手机,继续玩游戏。”“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


点名了王者荣耀,看起来确实在学生群体中比较火,虽然手机游戏我基本不玩,不管是吃鸡还是原神,不太感冒。


将游戏定义成毒品,我记得好像还是20年前的事情。


2000年,《光明日报》出了一篇报道,里面有一段话印象深刻:


这电脑游戏就是毒品,就是电子海洛因,孩子一迷上了,自己就会变坏,整天在游戏室里的孩子,只有一个结果,男孩子最后变成抢劫犯,小偷,女孩子最后变成三陪小姐。


我记得那一年还有一个《千年虫》的电视剧,讲计算机和网络的,很新鲜很开眼界,我们都以为新世纪什么都是新的,看来并不是。


- 2 -


怎么看学生玩手机游戏这件事呢?


我觉得要分两方面来看。


第一个确实有必要纠正成瘾性的游戏。


青少年自制力差,容易对游戏陷入沉迷,但是这要分开说的。


首先是游戏本身,比如原神,原神我没玩过,塞尔达倒是接触过,这种游戏别说学生了,大人也会沉迷。


所以需要防沉迷机制,大人不用防沉迷,养家糊口就能让他们防沉迷,还得留点力气搬砖。


据我所知,现在网络游戏基本都是实名制,而且防沉迷机制做的都挺好,比电影分级执行利索多了。


然后其实是外部干预,家长或者学校的干预。


小孩子沉迷游戏,除了游戏本身,其实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独生子女、双职工父母、留守儿童。


这些是游戏在学生群体中流行的根本原因。


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没有玩伴,手机就成了兄弟姐妹。


双职工父母,没时间陪孩子,丢给老人,老人丢给手机让孩子自己玩。


留守儿童就更是这样,完全野生放养的状态,这个群体才是最需要关注的。


让无数孩子“上瘾”的手机游戏,遭到了监管的“重锤”

让无数孩子“上瘾”的手机游戏,遭到了监管的“重锤”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不止是游戏,某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一起下沉到他们手里,我每年回老家几次,就看到邻居家孩子捧着手机刷快手,笑得不行,想和他父母说,都在附近工厂上班,没时间管孩子。


让无数孩子“上瘾”的手机游戏,遭到了监管的“重锤”


所以,你看这个问题是手机游戏行业的问题吗?


和教培一样,本质还是社会问题,然后挨锤的还是行业。

- 3 -

结语


行业的监管必须精细化,不要矫枉过正,然后社会的问题必须要配套措施。


怎么做呢?


1、游戏行业必须分级,必须实名制加防沉迷,手机系统最好也和电视一样设置一个儿童模式,游戏、抖音、快手就不要有了。


2、对于双职工、独生子女家庭要有配套政策,比如加班休假问题,留出时间陪孩子,去户外,去少年宫,这样就不会沉迷游戏。


3、留守儿童绝对是个大问题,不止是游戏,我觉得国家应该重视了,6100万之众,周末、暑期托管要不要先考虑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


对于游戏,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


要适度。


玩得好了,就是生命和生活的拓展,特别是一些大厂的沙盒游戏,可以让你穿越时间和空间,沉浸其中领略不同的人生体验。


玩得不好,沉迷了,不但生活连健康都会受到损害。


所以,我支持学生非假期少玩或者不玩游戏,但是不要妖魔化游戏产业,我玩了十几年游戏了,好像也没被毁掉。


你怎么看?评论区里聊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双职工   荣耀   孩子   快手   独生子女   实名制   上瘾   毒品   群体   父母   儿童   时间   学生   行业   财经   手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