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弃医掏粪”获1.1亿元融资,支持开发国内首款活体生物药

从科研到产业化,刘洋洋博士一直都围绕肠道微生态系统展开研究,微生态研究是指对活体微生物群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宿主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而这些活体微生物的来源不可避免会涉及到粪便,于是刘洋洋博士戏称自己的过往研究经历是“弃医掏粪”。

博士“弃医掏粪”获1.1亿元融资,支持开发国内首款活体生物药

知易生物联合创始人 刘洋洋博士

刘洋洋是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多年从事消化疾病治疗手段的研究与开发,是2017年广州市创新领军团队核心成员、2018年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9年广东省100位博士博士后创新人物,同时也是国家863项目骨干成员,主持或参加了国家及省市科技课题10项,发表SCI论文14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件,已授权7件。

也是在南方科技大学这段珍贵的“掏粪”经历,让刘洋洋博士课题组在科研期间幸运发现了一株特殊的脆弱拟杆菌,存在治愈消化科相关疾病的潜力,这株特殊的菌株也成为了后来知易生物诞生的源头,被命名为SK08。

2013年,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知易生物)注册成立,SK08也从科学研究推进到产业化研究,公司同步启动了SK08的安全性评价和临床前研究。知易生物也成为了国内最早一批进行微生态研究的企业。


SK08:国内第一梯队进入临床的活菌药物

不过在知易生物成立之初,国内对于活菌药物开发的环境并不友好。刘洋洋博士告诉动脉网,公司前期尝试寻找一些能够进行活菌药物相关服务的CRO公司,但是整个CRO市场在这一部分上都十分匮乏,知易生物不得已一步步自己摸索,最终搭建起了自己完整产线的GMP车间。

博士“弃医掏粪”获1.1亿元融资,支持开发国内首款活体生物药

知易生物的SK08活菌散

2017年,知易生物在广州科学城建设完成研发中心和车间,获2017广东省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公司二代益生菌研发进展在Nature子刊刊登,SK08相关研究成果随后陆续在国际上发表;2018年,SK08获得了IND批件;2019年,SK08展开临床研究,成为目前临床上除了妇科产品(常用菌株开发)外,唯一一个获得NMPA批件的活菌药物,也是国际上首次采用新菌种脆弱拟杆菌、并按LBPs(活体生物药)进行开发的口服制剂。

目前,国际上按药物批准的活菌药物极少;但国际上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活菌药物管线有40个左右,有粪便菌、微生物组合物、复合菌、单菌和工程菌;而临床前活菌品种更多,适应症探索领域覆盖了自身免疫疾病、肿瘤、感染类疾病等;处于早期发现的活菌药物适应症探索领域则更广,例如治疗代谢性疾病、肿瘤治疗的联合用药、工程菌导入抗体治疗肿瘤等。

SK08属于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主要拟适应症为肠易激综合征(IBS)和溃疡性结肠炎(UC)。目前,知易生物已经将SK08临床管线推进到临床二期阶段,公司正在积极进行临床试验。

而反观国外,临床上进展最快的活菌药物也仅到临床三期,知易生物的研发速度基本能够保持与国外同行齐头并进的状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位于活体药物研发的第一梯队。


专注微生态创新成果产业转化,搭建从菌株到药物“Know-How”平台

知易生物致力于NGPs(二代益生菌)与LBPs(活体生物药)的研究与开发,是国内领先的微生态创新成果产业转化平台。公司核心团队包括消化领域临床专家、微生物基础研究的专家、药物开发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以及以博士、硕士为主的一线研究团队。

依托前期技术和产业化平台优势,知易生物公司正逐步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人体致病栖生菌谱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新功能菌株筛选与靶标确定以及产品化开发技术平台。目前,公司在微生物与致病菌谱、新功能菌株分离与靶标确定、新活菌药物、活性成分药物开发上建立了完整技术体系,同时拥有完整的从临床前到NDA的产业化平台。

博士“弃医掏粪”获1.1亿元融资,支持开发国内首款活体生物药

知易生物实验室

刘洋洋向动脉网介绍,知易生物经过数年的发展,在推进SK08进入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已经逐步搭建起了一个活菌药物的know-how系统,可以覆盖活菌药物剂型开发和稳定性研究、相关分析方法开发、发酵与制剂生产工艺研究、细菌活性成分分离与开发、风险因子评价与控制、活菌药物GMP体系建立等方面。

基于这套平台,知易生物已经可以快速进行候选菌株的成药性评价、临床前研究,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目前,知易生物还搭建了其他新型的活菌药物和具备细菌活性的生物制品、化学药品的临床管线,其适应症将拓展到肿瘤等领域,目前都正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凭借成熟的技术平台,公司计划每年1-2个IND的速度推进,快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与此同时,知易生物还有上万菌种组成的备选菌库,每年可以保持产出1-2株具备成药性的候选活菌药物,丰富临床管线。刘洋洋也坦言,活菌药物的成药性研究是最关键的部分,关系着后续该菌种是否适合疾病治疗,但相反的,活菌药物相对于化学药剂而言,也存在更高的安全性。此外,相较于化学药剂“点对点”的治疗方式,活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更为复杂全面,对待一些复杂性高的疾病更具备治疗优势。

目前,知易生物已经建成5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和车间,包括国内领先的50L-500L-5000L发酵、活性产物分离纯化与制剂GMP车间,是华南地区第一条从发酵到制剂的完整GMP生产线,与各高校、企业开始了产业化合作,合作包括活体生物药的筛选、功能评价及产业化开发。

据悉,知易生物在2020年年底完成了1.1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公司计划将新品种菌株的活体药物IND批件拿下来之后,再启动新一轮融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活体   菌株   博士   批件   成药   菌种   适应症   管线   制剂   微生物   融资   药物   阶段   疾病   生物   国内   财经   平台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