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死的H&M到盘活的鸿星尔克:消费者的地盘我们自己做主

01

本月初,H&M集团发布了今年的Q2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H&M集团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额同比暴跌了28%,损失也超过了7400万美元之巨。

就在此前,中国市场可是H&M的第三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

更为重要的是,在欧美市场尚未复苏的同时,中国是其唯一的销售增长的市场。

一方面在中国市场赚钱,另一方面又严重伤害我们的感情。

这其实不止H&M,也是很多外资品牌在华的一贯做法。

只是这次,H&M打错了算盘。

线上产品下降,线下门店关闭,这一次消费者用实际行动告诉了这些品牌:

互联网也许没有记忆,但中国的消费者有记忆!

从作死的H&M到盘活的鸿星尔克:消费者的地盘我们自己做主

02

如果说H&M是作死的代表,那么鸿星尔克则是另一面的代表:

有担当则一定有未来。

之所以本次引起巨大影响,甚至一度被人称“濒临倒闭”多少也说明了不少问题。

曾经的鸿星尔克不是没有过辉煌。

2005年,鸿星尔克作为国内的运动品牌先锋率先在新加坡上市;

随后,鸿星尔克先后出现在上海ATP 1000大师赛、中国网球公开赛、WTA伊斯坦布尔年终总决赛等知名赛事的赞助商中。

但随后的盲目扩张和市场原因导致了鸿星尔克瞬间跌入谷底:

2011年,鸿星尔克停牌并持续至今。

这大概是“濒临倒闭”的核心愿意。

再看另外一组数据:

2020年,鸿星尔克营收是28.43亿元,安踏是355.1亿元,李宁是144.57亿元,特步是81.72亿元,361°是51.27亿元。

从这个角度看,鸿星尔克确实令人心疼。

从作死的H&M到盘活的鸿星尔克:消费者的地盘我们自己做主

03

H&M产品就一定好,鸿星尔克就一定不好么?

实则不然。

比如,在今年人民日报曾经点赞过鸿星尔克的“奇弹lite系列”。

也就是国产的部分品牌虽然价格低,但并不意味着质量低、科技含量低。

那么,我们关注的恐怕更多的是企业的担当和责任了。

虽然捐多捐少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但很多外资品牌的眼中中国市场是赚钱的金牛,但却未见他们担当了什么。

比如此次河南的捐款中,很多外资品牌可能只是100万元的“重在参与”,甚至一毛不拔!

老实说,作为消费者我很难理解,也没有那么大的格局。

想一下假如现实中你的朋友、客户家里出现了点问题,你会不会关心一下呢?

绝大多数都是会的。

那视消费者为上帝的企业是不是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呢?

从作死的H&M到盘活的鸿星尔克:消费者的地盘我们自己做主

04

从H&M得不购买到鸿星尔克的野性消费,我们的消费者在精神上更成熟了。

我们应该让更多的国货之光企业走得更远,至少多一点选择。

而对于只想赚钱、不想回报甚至不尊重我们感情的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就不应该让其有选择。

在我们的地盘,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才是做主的人!

—————————————————————————————

读后点赞、月入百万!

我是@财经朱八戒,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伊斯坦布尔   消费者   金牛   人民日报   中国市场   中国   外资   地盘   感情   记忆   代表   集团   品牌   更多   财经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