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停止供货华为后,华为仍有三条退路可走,每条路都充满艰辛


台积电停止供货华为后,华为仍有三条退路可走,每条路都充满艰辛

7月16日,台积电召开投资人会议,董事长刘德音表示,从5月15日起,台积电就再没接受华为的新订单;如果现状未有改变,等过了120天的宽限期,即9月14 日之后,台积电将无法继续向华为供货芯片。不过,刘德音用很委婉的方式对外暗示,美国可能放宽规定,让台积电等公司向华为供货通用型产品。至于通用型产品的定义和范围,外界尚未可知。台积电很少对客户做公开评论,此次刘德音直接点名华为,可见台积电很可能跟华为一样,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从商业的角度考虑,华为肯定是台积电十分重视的客户,台积电真正想要的,当然是始终保持中立,并与华为长期保持业务上的合作关系。

短期内,华为可以凭借足够的库存维持正常的运转。自中兴事件发生后,华为其实就已经意识到了自身供应链面临的潜在风险。为此,华为实行了多元化的供应策略,通过多技术方案、多供应商选择、多生产基地、多运输路线等手段来保障整个供应链的连续性。对于现网运行的产品,华为根据产品生命周期预测做足了备件储备。

台积电停止供货华为后,华为仍有三条退路可走,每条路都充满艰辛

据华为财报显示,2018年底,华为整体存货达945亿元,较年初增加34%,明显是一个囤货信号。其中,2018年底,原材料余额为354.48亿元,较年初增长86.52%,增幅创近9年新高。原材料占存货的比例为36.72%,创近10年新高。

到2019年末,华为整体存货同比增长75%至1653亿元,原材料一项较2018年末增长了65%,占所有存货的比例达35%,总价值585.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的原材料库存在2017年末时为190亿元。

虽然华为未透露具体的芯片库存,但据传出的消息,华为已经囤积了一年半到两年的芯片,供自己的基站和服务器所用。另外就是智能手机芯片,有消息人士透露,台积电将如期向华为出货5纳米麒麟系列芯片。然而,在2020年秋季,华为发布新款旗舰机后,按照华为以往新款旗舰机的销量数据推测,在2021年上半年里,华为手机芯片存货将逐渐耗尽。

综合最近网上多篇文章分析,如若台积电停止供货华为,之后华为仍有三条退路可走,每条路都充满艰辛。

华为可走的第一条退路是:芯片外购

当华为自家库存快要耗尽时,其中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向联发科、紫光展锐、三星电子等公司购买芯片。在外界传出台积电为华为向美国上书求情后,高通也传出向美国递交出货华为的申请,而且知情人士称,“最近高通在台积电和三星都增加了不少订单,不知道高通是否有拿到什么美国的内部消息?”

一直以来,华为高端旗舰机用的是自研处理器,但低端手机也有用高通的芯片,如畅享8、畅享9、荣耀8X max等。2019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说过,“尽管某些领域华为已经开发出可以取而代之的产品,但如果美国允许英特尔、高通等公司继续供货,华为会继续向他们购买产品。”

近来在华为新发布的中低端5G机型中,也都采用了联发科的芯片,华为从2020年第二季度启动了备选方案,旗下智能手机开始大量转向联发科手机处理平台。其实,华为已有多款智能手机采用联发科曦力(Helio)4G芯片和天玑(Dimensity)5G芯片,包括华为Enjoy 10e和Honor Play 9A采用联发科4G手机芯片Helio P35,Enjoy Z、Enjoy 20 Pro、Honor Play 4、Honor 30 Lite、Honor X10 Max采用联发科5G手机芯片天玑800系列。

5纳米麒麟芯片1000可以满足华为2020年底850万到900万台5G旗舰级手机Mate 40系列的需求;2020年下半年,华为将加速采用联发科5G手机芯片,2021年会推出多款搭载联发科5G芯片的新款手机,从而维持住华为在5G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全球出货量。据机构预估,2020年下半年,在华为扩大采购联发科芯片的情况下,联发科5G手机芯片出货量可望达到7000万套;2021年,华为若有60%的5G手机采用联发科芯片,预估联发科明年5G芯片出货量在1.7亿套左右,华为由此成为联发科在2021年最大的芯片客户。

尽管华为通过外购芯片的办法能够让自身继续运转下去,但选用这一办法确实又存在一大隐忧。简而言之就是,华为无法使用自研芯片,一方面会让自己的产品失去有别于友商的独特竞争力;另一方面,依赖他人的芯片,在一定程度上被他人扼住了自己的命门。

华为可走的第二条退路是:找他人为自己代工芯片

且不说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是否能够为华为代工芯片?实际上,据中芯发布的招股书显示,若干自美国进口的半导体设备与技术,在获得美国许可前,可能无法用于为若干客户的产品进行生产制造,而其中的若干客户被普遍认为包括了华为。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芯可能仍会继续为华为生产,并且使用国产设备完成一些芯片订单。据彭博预测,作为国产芯片公司中工艺相对成熟的中芯,受到的主要影响或在于14纳米工艺的芯片组,而其他订单组受到的影响较小,原因主要在于其他订单更易被国产化设备替代生产。

台积电停止供货华为后,华为仍有三条退路可走,每条路都充满艰辛

鉴于中芯目前仍处于14纳米工艺阶段,远水解不了华为的近渴。也就是说,对于先进工艺的需求,华为当前能够依赖的只有台积电一家,可能是华为最大的命门所在。

有知情人士透露,华为在国内已经找到一条130纳米不含美国技术的代工线,可以当即生产产品。不过,华为海思内部人员称,8英寸130纳米以上能做的有限,例如面板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及其他SoC类芯片还必须到40纳米、28纳米,多媒体类的28纳米工艺其实都有点辛苦,竞争力较差。

先前有传言称,华为在与台积电、三星洽谈,旨在打造一条不含美国技术的产品线。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在7月16日的会议上已明确表示,台积电追求的是技术领先,在半导体领域,如果不采用最好的设备,将难以达到技术领先水平。如果要考虑美系设备以外的选项,那不是台积电目前努力的方向。

华为可走的第三条退路是:转型为一家IDM厂商,集自研自产芯片能力于一身

最近,网上传言,华为欲朝着IDM厂商转型,自建芯片生产线,就像三星电子那样,集自研自产芯片于一身,且把自研自产芯片用在自有品牌手机等终端产品上。华为转为一家IDM的生存计划并非不可行,只是难度也最大。

在8英寸及以下生产线中,设备主体以翻新的二手设备为主,并且国内支持能力也比较强。半导体专家莫大康表示,采用翻新加国产设备配套是理想方案,即便在美国重压下,国内至少在8英寸130纳米生产线仍能生存支持下去。就8英寸产线而言,华为投资一条非美系8英寸产线为自己所用,是可以做到的。

举例来说,青岛芯恩用的就是自行翻新二手设备的方法,通过聘请日本、韩国等多位有经验的设备维护工程师,带领国内工程师,自已采购二手设备,自已进行翻新。据芯恩创始人张汝京说,在翻新二手设备上,通过有经验的高手带领年轻人成长,可培养国内青年的设备维护工程师。另外,通过翻新二手设备,还可以规避禁运风险。

台积电停止供货华为后,华为仍有三条退路可走,每条路都充满艰辛

对于12英寸产线?半导体专家莫大康曾分析,现阶段国内12英寸芯片生产线以进口设备为主,国产化率在15%左右。此类设备现阶段的困难尚离不开原厂的技术支持,包括软件升级等,一旦受阻,几乎无还手之力。

“就算集日韩等的设备能打通生产线,但是工艺和设备密切相关,成本很高,花费时间,而且其中如果日系设备占比太多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莫大康表示,即使采用日韩的设备,也不排除美国在某个时间点出手干预。

此外,更换设备后,工艺也要重新研发,工作量非常大,良率调试更是耗时耗力。“一条可以符合先进工艺要求的产线,不是搭积木那么简单。设备验证周期都长,即使日本欧洲韩国的设备技术上和美国差距没有那么大,一条产线更换核心设备再跑工艺,调通,爬坡良率这些都是消耗时间的。”

作为以重资产为主的芯片制造,自建晶圆厂投入极大,且周期长,况且,华为在此领域并没有技术和人才积累。所以,即便华为打算长期转向IDM模式,大规模生产在短期内仍要依靠其他芯片代工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三星   华为   退路   存货   美国   纳米   二手设备   生产线   芯片   手机芯片   艰辛   订单   工艺   设备   财经   产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