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核电主管道制造工艺难度大 2021年我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核电主管道制造工艺难度大 我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核电主管道,是连接反应堆一次冷却剂系统主要设备的管道,反应堆至蒸汽发生器之间的管道称为热段,蒸汽发生器至主泵之间的管道称为过渡段,主泵至反应堆之间的管道称为冷段。核电主管道是核岛关键设备之一,是核电站的“主动脉”,其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

行业研究:核电主管道制造工艺难度大 2021年我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核电主管道在核岛设备中起到连接作用,主要功能是输送反应堆冷却剂。核电主管道在工作时长期处于高温、高压、高腐蚀、高液体流速环境中,条件极其恶劣,因此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在材料选择上,核电主管道一般采用高强度、高韧性、高耐腐、高抗疲劳的原料,例如奥氏体不锈钢、碳钢、低合金钢、耐热钢、高镍合金等。

  核电主管道的制造工艺难度高,发展到现阶段,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已经成熟,第四代核电技术正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代核电技术的更迭,对核电主管道的力学性能、几何尺寸等要求均会大幅提升,其制造技术难度仍在不断增大。在我国市场中,具有核电主管道制造能力的企业数量少,主要是东方电气、中国一重、台海核电、中国重工、渤海重工、二重重装、吉林中意等。

行业研究:核电主管道制造工艺难度大 2021年我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我国核电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作为核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核电主管道实现自主生产、能够迅速推出新一代产品意义重大。2012年3月,二重重装生产的全球首套第三代核电主管道出厂,用于山东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2020年4月,宏润核装承担制造的第四代核电一回路核主管道完成制造。在全球范围内,我国核电主管道技术处于领先水平。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核电主管道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核电主管道投资规模在20亿元左右,在核岛设备总投资规模中的占比约为20%,是投资规模第二大的核岛设备细分产品。2020年,我国核电机组审批工作重启,未来国内核电站建设规模将继续扩大,对核电主管道的需求将保持上升态势。同时,我国核电产业开发海外市场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未来核电主管道出口规模也有望呈现增长趋势。

行业研究:核电主管道制造工艺难度大 2021年我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核电主管道是核电项目的“主动脉”,是核岛关键设备之一,为保障核电站安全、可靠运行,核电主管道在原材料选择以及制造工艺方面要求严格,行业进入壁垒高。我国核电主管道生产企业数量少,为给我国快速进步的核电技术提供配套服务,我国核电主管道研发及生产能力强,自主生产的第三代核电主管道已用于核电站建设中,并具备第四代核电主管道生产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耐热钢   核电   冷却剂   难度   我国   主动脉   全球   反应堆   核电站   重工   发生器   管道   地位   规模   设备   行业   财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