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狂涨12倍,刷新科创板首日涨幅记录,中签股民赚翻了

一天狂涨12倍,纳微科技无疑是年内最猛新股了。


狂涨近1300%!上市首日即成10倍大牛股


昨日(6月23日),纳微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8.07元/股,开盘即大涨1052%,刷新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开盘涨幅纪录。午后,纳微科技股价再度发力,盘中一度大涨1400%触发临停。截至当日收盘,纳微科技报110.88元/股,涨幅为1273.98%。值得注意的是,纳微科技的涨幅还打破了科创板公司上市首日的涨幅记录,此前新股涨幅最大的是国盾量子,首日涨幅为923.91%。


一天狂涨12倍,刷新科创板首日涨幅记录,中签股民赚翻了

纳微科技股价走势图


今日,纳微科技未能向昨日一样暴涨,盘中甚至一度跌幅超7%,之后股价有所回暖。截至收盘,纳微科技报115.29元/股,涨幅为3.98%,总市值为461.3亿元。


一天狂涨12倍,刷新科创板首日涨幅记录,中签股民赚翻了

来源:网络


投资者中一签最高获利超5万


纳微科技股价的暴涨,无疑让公司高管和一众投资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上市公告书显示,本次发行前纳微科技总股本为3.56亿股,本次向社会公众发行4400万股普通股,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开发行股数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数的比例为11.00%。


纳微科技的实控人为江必旺、陈荣姬夫妇,二人合计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发行前52.0837%股份。


从股本结构来看,在纳微科技本次公开发行结束后、上市前的前十大股东之中,元生创投持股比例3.64%,位列第七大股东,高瓴益恒持股比例3.62%,位列第八大股东。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高瓴近一周收获的第6个IPO,今年以来,高瓴共收获16个IPO。


此外,纳微科技的股东中还包括红杉智盛、惠每基金、上海药明康德、国投创合等知名公司及投资机构。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12月,高瓴益恒、惠每基金、红杉智盛、上海药明康德和国投创合分别以货币形式认缴公司355.18万股、87.72万股、221.45万股、184.54万股和129.18万股股份,增资价格22.80元/股。


一天狂涨12倍,刷新科创板首日涨幅记录,中签股民赚翻了


除了赚得盆满钵满的高管和一众投资机构,纳微科技的中签股民也随之赚翻,按照昨日收盘价110.88元计算,中签股民每签收益达51405元。一天赚十几倍,简直不要太爽。


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纳微科技股价暴涨,与公司业绩是分不开的。


据招股书内容显示,2018年-2020年,纳微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8239.58万、12970.09万和20499.2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65.99万、2342.61万和7269.28万。其中生物医药方面是纳微科技的主要应用领域,相关产品和服务收入分别占纳微科技主营业务的71.24%、76.76%和83.64%。


今年一季度,纳微科技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公司单季营收为6654万元,同比增长161%,净利润为2205万元,同比增长497%。其中一季度生物医药营收为5432万元,占比超80%。主要营收来自国内,境内营收占比接近90%。


纳微科技还结合当期经营状况及在手订单情况,预计公司2021年1-6月可实现营业收入14200万元至15600 万元,同比增长81.46%-99.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900万元至5400 万元,同比增长105.46%-126.43%。


一天狂涨12倍,刷新科创板首日涨幅记录,中签股民赚翻了


突破技术难题 打破长期国外垄断的竞争格局


纳微科技业绩之所以能保持增长态势,在于公司的“内力深厚”。资料显示,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需要一提的是,高性能微球材料是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材料,其制备与应用被《科技日报》列为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


纳微科技董事长江必旺此前向媒体表示,看上去微球就是个简单的球体,但跟芯片一样,尺寸越小精准制造难度越大,一旦尺寸降到纳米和微米级,那么所需要的技术难度也是巨大的。江必旺称,“如果没有微球,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一片药也无法制造出来,就连手机、电脑的显示屏也无法制造。此外,在核酸检测、体外诊断以及核电站水处理等领域所需的微球也都依赖进口,一旦进口渠道出现断供,这些产业都将面临巨大影响,危险系数非常大”。


通过持续十余年的研发创新,纳微科技建立了全面的微球精准制备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体系,自主研发了多项核心专有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家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


目前,纳微科技可提供粒径范围从几纳米到上千微米、孔径范围从几纳米到几百纳米的特定大小、结构和功能基团的均匀性微球。核心产品包括用于生物制药大规模分离纯化的色谱填料/层析介质微球、用于药品杂质分析检测的色谱柱以及用于控制LCD面板盒厚的间隔物微球等。


纳微科技称:“公司的核心产品打破了生物医药及平板显示等领域关键材料长期由国外厂商垄断的竞争格局,对内已与恒瑞医药、丽珠医药、复星医药、倍特药业、海正药业等多家大型知名药企形成合作关系,对外已推广至欧洲、美国、韩国等发达市场。”


券商机构评价: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纳微科技首日暴涨后,深受市场关注,券商机构给出的评价也相当高。


东吴证券研报表示,纳微科技是国内纳米微球材料行业龙头,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公司突破微球精准制备的技术难题,打破长期国外垄断的竞争格局,未来随下游生物制药市场的高景气度以及进口替代趋势,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但也有市场竞争加剧、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等风险。


兴业证券表示,纳微科技产品技术优势显著,核心技术壁垒较高:公司的微球产品有更集中的粒径分布和孔径分布,作为色谱填料分离性能更佳,产品稳定性和重复性更好。公司还具有多项纳米微球表面改性和功能化技术,能够生产多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董事长江必旺博士长期从事技术研发相关工作,直接负责产品研发,经过多年的技术开发,公司积累了大量独特技术经验。


中泰证券表示,纳微科技是专注于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领军企业,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公司 2021 至 2023 年收入分别为 3.19 亿元、4.91 亿元、7.32 亿元,同比增长 55.8%、53.7%、49.0%;净利润 1.16 亿元、1.84 亿元、2.81 亿元,同比增长 59.1%、58.7%、52.8%。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首日   涨幅   色谱   新股   体外   净利润   股价   股民   纳米   生物医药   核心   机构   材料   财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